APP下载

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4-05-20周艳李万琼文达梅

中外医疗 2024年7期
关键词:布地阿奇奈德

周艳,李万琼,文达梅

贵州省黔西南州妇幼保健院儿科,贵州兴义 562400

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P)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在5~15 岁的儿童中发病率最高[1]。MPP 患儿病情程度差异较大,大部分的患儿早期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恶化为难治性MPP,甚至导致心肌炎、脑膜炎等多种炎症,损伤身体器官,而炎症反应会促进疾病发展。MPP 的主要发病原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因此MPP 的治疗应从控制感染入手[2]。阿奇霉素作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MPP 治疗中往往作为首选药物,但因支原体对阿奇霉素较为敏感,长期的静脉注射下患儿可能会产生耐药性,从而降低治疗效果,对于难治性MPP 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序贯疗法是采用前期滴注,后期控制病情口服用药的方式,使患儿身体更易接受,从而达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提高患者依从性。布地奈德是一种糖皮质激素,主要作用有抗炎、调节免疫等,能够在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减少炎症反应的同时抵抗肺部损伤,收缩支气管黏膜血管,从而改善呼吸困难、憋气等症状,保护患儿肾脏功能[3]。因此,本研究便利选取2022 年1—12 月贵州省黔西南州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 例MPP 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MMP 患儿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本院收治的120 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中男30 例,女30 例;年龄4~14 岁,平均(8.41±2.35)岁;病程3~14 d,平均(8.62±2.41)d。观察组中男31 例,女29 例;年龄4~13 岁,平均(8.37±2.42)岁;病程3~14 d,平均(8.67±2.19)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研究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TMCHQ20230911-01)。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4]中有关于MMP 的诊断标准;年龄4~15 岁;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有哮喘、肺结核等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患儿;存在免疫系统疾病的患儿;不配合研究者;对本研究内的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基础对症治疗,如止咳、退烧、化痰等。

1.3.1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19990136;规格:0.25 g),取10 mg/kg混入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1 次/d。连用5 d 后停药4 d,再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国药准字H10960112;规格:0.1 g),取10 mg/kg 溶于水中后喝下,1 次/d,连用3 d 后复查。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国药准字H20203649;规格2 mL:1 mg)治疗,2 mL/次,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2次/d,连用12 d。

1.4 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中关于MPP 的临床治疗标准。显效:临床体征完全消失,胸片、血常规等全部恢复正常值;有效:临床特征有所改善,胸片提示吸收率≥70%;无效:临床特征改善不明显、完全无改善或恶化,胸片、血常规等改善不明显、完全无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退热、止咳、啰音消失时间。

呼吸困难指数。分别于治疗前后测试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分级,主要分为5 级。4 级:患者有严重困难且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呼吸困难;3 级:患者行走大约100 m 后需停下喘气;2 级:患者行走缓慢且行走过程中需要休息;1 级:患者在快走或者爬小坡时容易出现气短的情况;0 级:患者仅在负荷运动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血清炎性因子。治疗前后,空腹采集患儿3 mL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放置于-20℃的冰箱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采用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PHX-60 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试剂盒。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例如:头晕、胃肠道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等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行t检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属于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67%,低于观察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s),d]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s),d]

组别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 值P 值退热时间9.45±1.23 6.75±0.91 13.669<0.001止咳时间11.23±1.39 7.75±1.03 15.581<0.001啰音消失时间13.12±1.51 12.31±1.69 2.769 0.007

2.3 两组患儿呼吸困难指数对比

观察组呼吸困难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呼吸困难指数对比(n)

2.4 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对比

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对比(±s)

表4 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对比(±s)

注:CRP:C 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

组别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 值P 值CRP(mg/L)治疗前5.42±1.63 5.44±1.69 0.066 0.948治疗后4.53±0.71 3.05±0.22 15.423<0.001治疗后3.49±1.81 2.75±1.46 2.465 0.015 PCT(μg/L)治疗前8.79±0.77 8.75±0.82 0.275 0.784

2.5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小儿MMP 是因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支气管和肺泡急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可通过飞沫和接触进行传播,占小儿肺炎的10%~2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地区以秋冬为主,南方地区以夏秋为主[5-6]。主要临床表现为咽痛、头痛、发热、咳嗽等全身症状,有几率发展为难治性MMP,且随着病情不断进展,可导致脑膜炎、心肌炎等疾病的发生,对身体的多种器官均有损伤[7]。近年来MMP 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因其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目前MMP 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相关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为发病的主要原因[8-9]。因此,MMP 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感染和抑制局部炎性反应。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MMP 的首选药物,例如阿奇霉素,为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支原体对其较为敏感,具有抗菌作用持久、半衰期较长的特点。治疗MMP 的作用原理为:与细菌核蛋白体50 s 亚基相结合,阻碍RNA 的转肽过程,抑制合成支原体细胞蛋白质,从而发挥抗菌的作用[10-11]。但单独应用阿奇霉素的临床疗效也未能达到理想效果,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也会增加,因此使用序贯疗法且联合用药至关重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够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有效控制炎性反应,减轻患儿临床症状[12]。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退热、止咳、啰音消失时间更短(P均<0.05);呼吸困难指数更低,炎症水平更低(P均<0.05),说明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治疗MMP 效果显著,减轻患儿身体的炎症反应,有效改善MMP 患儿的肺功能。由于阿奇霉素半衰期较长,用药后体内药物浓度分布复杂,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因此临床提出了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概念,序贯疗法前期采用滴注的方式,控制病情后改为口服的用药方式,静脉滴注药物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药效更加迅速,但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也较高,对患者的损害增多,当病情得到控制后改为较为舒缓的口服方式,使患儿身体更易接受,以此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布地奈德是有较强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类激素类药物,能够通过改善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增加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机体防御的效果,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能够在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的同时抵抗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等富集导致的肺部病灶损伤,抑制体内炎症信号通路被激活从而导致的肝肾功能的不良影响,缓解肺部损伤,保护患儿的肾脏功能。其治疗MMP 的作用原理为:促进脂皮素的合成,同时抑制磷脂酶A2 等细胞因子的合成,进而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症介质和PCT 等炎性因子,从而达到改善呼吸困难、憋气等症状的目的,此外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直接将药物送到发病部位,富集在支气管肺泡处,具有松弛气道、抑制炎性因子释放、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既降低了入血药物的使用量,也避免了全身用药的弊端,起效快且作用强度高[14]。布地奈德还可抑制组胺H1 受体,溶酶体膜和平滑肌细胞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抑制收缩物质合成,抵抗血小板激活,减少过敏性介质释放,使平滑肌舒张,缓解咳嗽、气喘等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CRP、PCT 等炎性因子是评估MMP 患儿感染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上述炎性因子的改变可引起患儿平滑肌的痉挛,导致肺部病变的发生。炎症刺激的效果导致炎性因子的升高,造成机体感染、损伤,而CRP 为急性反应时由内脏产生,对身体具有保护作用。白细胞具有与细菌或病毒斗争从而杀死病原体维护人体正常的防御功能的作用,在炎症反应中,随着病情的发展,白细胞会不断增长且释放到血液中,从而起到调节人体免疫的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CRP、PCT 等均明显下降(P均<0.05),赵妍[11]的支原体肺炎患儿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儿血清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中血清炎性因子的研究结果[CRP 水平:对照组:(11.6±3.1)mg/L,观察组:(8.6±2.1)mg/L;PCT 水平:对照组:(4.60±0.70)μg/L,观察组:(3.00±0.20)μg/L](P均<0.05),与本研究一致[CRP 水平:对照组:(3.49±1.81)mg/L,观察组:(2.75±1.46)mg/L;PCT 水平:对照组:(4.53±0.71)μg/L,观察组:(3.05±0.22)μg/L](P均<0.05),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为:布地奈德对患儿体内的炎性因子释放具有抑制作用,且能够降低肺部间质成分细胞的凋亡及坏死,抑制肺部血管的损伤和痉挛,且布地奈德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能够降低疾病的复发率。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MMP 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于治疗小儿MMP 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呼吸困难指数、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布地阿奇奈德
一半大王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阿奇,出发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撤机后咽喉疼痛缓解作用的观察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疗效观察
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效果观察
布地奈德结合综合护理治疗支气管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