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效果分析

2024-05-20宋立

中外医疗 2024年7期
关键词:肿物乳房微创

宋立

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兖州区人民医院),山东济宁 272100

良性乳腺肿物属于女性的常见疾病,并且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中纤维腺病结节、乳腺脓肿均属于此病的常见分类[1]。在疾病治疗中,临床主要应用手术方案。既往应用的传统手术操作可将肿物有效切除,在降低疾病恶变风险方面优势显著。但是此种操作形式的恢复情况不佳,不仅容易引起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会遗留明显的瘢痕[2]。因传统手术操作影响患者的乳房形态,不利于美观性,所以一些患者对此种操作接受程度不高。针对此种情况,临床应选择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其中微创旋切术,具有微创特征,可对深部肿块进行定位、切除,除操作较为简单外,还存在切口小的优势。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旋切手术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维护其乳房美观度方面作用更为显著[3-4]。在手术切口方面,微创旋切术约为3 mm,比开放手术的切口更小。受此影响,患者机体受到的损伤减少,进而降低术后发生血肿、切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此情况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速度加快,疾病治疗效果提升。本研究便利选取2022 年1—12 月山东省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0 例接受手术干预的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不同手术方式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择本院收治的150 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n=75)中年龄25~52 岁,平均(38.96±5.39)岁;患侧分布:左侧40例,右侧35例;病灶直径:11~21 mm,平均(17.23±2.48)mm。研究组(n=75)中年龄为24~51岁,平均(39.04±5.42)岁;患侧分布:左侧41 例,右侧34 例;病灶直径:12~23 mm,平均(17.19±2.52)m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获取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YL2024038)。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5]中良性乳腺肿物诊断要求;②签署知情同意书,主动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乳腺癌患者;②既往具有乳腺手术史患者;③乳腺癌转移患者;④凝血功能检查严重异常患者。

1.3 方法

参照组治疗过程中,选择传统手术方式进行干预。患者术中以平卧位为主,麻醉选择气管插管全麻。基于B 超诊断结果,去肿物所在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逐层将皮肤组织切开。针对包膜清晰的肿块,将其全部剥除。再将包膜不清肿块、乳腺组织切除。最后缝合切口。

研究组选择微创旋切手术作为本组的干预方案。患者术前,基于彩超定位,明确患者乳腺肿物的所在位置。标记肿物的部位。患者手术中,让其保持仰卧位。确保患者上肢外展,将乳腺充分暴露。对局部进行充分消毒,然后连接旋切装置。以肿物位置为依据,选取适宜的进刀点。值得注意的是,为尽量提高操作的美观性,可选择乳晕旁、乳腺下皱襞部位作为切口。选择局部麻醉方案。基于超声引导,完成乳腺肿物的浸润麻醉操作。麻醉起效后,作大小为3 mm 的切口。然后置入真空旋切刀,并观察超声下的视野,将其送到乳腺肿物的后方。刀槽处于乳腺肿物的正下方。将旋切系统开启。逐步切除乳腺肿物。完成操作后,对术区进行加压包扎。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乳房外观美容效果。以院内自制乳腺外观美容评分量表进行评估。从4 个维度分析,分别为乳房形状、色素沉着、切口瘢痕、乳头乳晕感觉。各项最高为3 分,最低为0 分。评分高说明美观程度优异。该量表信度为0.87,效度为0.86。

②比较两组血清疼痛因子水平。术前、术后3 d,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约为3 mL,以3 000 r/min 速度离心处理,时间为10 min。测定指标:前列腺素E2、5-羟色胺、神经肽Y。测定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③比较两组手术操作结果。包括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等。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乳房外观美容效果、血清疼痛因子水平、手术操作结果为计量资料,且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乳房外观美容效果比较

两组术后1 个月的色素沉着、乳头乳晕感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1、3 个月的切口瘢痕形成评分、术后3 个月的色素沉着、乳头乳晕感觉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乳房外观美容效果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n=75)参照组(n=75)t 值P 值乳房形状术后1 个月2.37±0.04 2.20±0.03 29.445<0.001术后3 个月2.51±0.17 2.49±0.23 0.606 0.546色素沉着术后1 个月2.01±0.45 2.03±0.38 0.294 0.769术后3 个月2.50±0.28 2.21±0.13 8.135<0.001切口瘢痕术后1 个月2.12±0.18 1.78±0.13 13.261<0.001术后3 个月2.50±0.12 2.23±0.10 14.969<0.001乳头乳晕感觉术后1 个月2.23±0.14 2.24±0.13 0.453 0.651术后3 个月2.69±0.11 2.50±0.08 12.098<0.001

2.2 两组患者血清疼痛因子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疼痛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 d 的前列腺素E2、神经肽Y 指标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疼痛因子比较[(±s),ng/L]

表2 两组患者血清疼痛因子比较[(±s),ng/L]

组别研究组(n=75)参照组(n=75)t 值P 值前列腺素E2术前115.23±13.26 115.19±13.82 0.018 0.986术后3 d 120.23±14.73 132.92±14.92 5.242<0.001 5-羟色胺术前252.09±20.12 252.02±20.26 0.021 0.983术后3 d 265.20±11.31 276.49±15.17 5.167<0.001神经肽Y术前163.09±7.23 163.10±7.37 0.008 0.993术后3 d 175.50±10.12 186.23±11.10 6.186<0.001

2.3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结果比较

研究组的手术操作结果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结果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结果比较(±s)

组别研究组(n=75)参照组(n=75)t 值P 值手术时间(min)19.20±2.63 35.23±4.48 26.723<0.001术中出血量(mL)16.87±2.48 26.23±4.76 15.103<0.001切口长度(cm)0.71±0.11 4.10±1.27 23.031<0.001切口愈合时间(d)3.69±0.27 6.80±1.26 20.901<0.001

3 讨论

良性乳腺肿物属于女性的常见疾病之一,并且近些年发病率呈现出显著的升高趋势。此病对女性的生命健康影响严重,需要尽早采取合适的方案进行干预[6]。但是就以往应用的手术方案而言,虽然在切除肿块方面优异性明显,但是所造成的损伤大,容易残留瘢痕。同时,此种手术形式所致的并发症多,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因此,为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提高手术切口的美观性,还应选择更适宜的手术方案。

现阶段,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是旋切刀、真空抽吸构成的旋切系统在临床外科治疗中获得广泛应用[7]。孟玉梅等[8]在治疗良性乳腺肿物方面,分别应用微创旋切手术、常规手术,开展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应用微创旋切手术的情况下,患者术后乳房外观美容效果更为优异,切口瘢痕评分为(2.48±0.12)分,与本研究结果有一定的相似性。此种手术操作过程中,借助于真空抽吸的形式,可吸出病灶,让其在旋切刀凹槽内。通过内套针,可将病灶切除。而基于旋切刀外套针,能够取出切除的标本。针对同一病灶、相同一侧的乳房多发病灶等,微创旋切手术能够实现对其连续性的切割。而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不需要退出旋切刀。另外,因不用逐层钝性分离乳腺组织,所以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发生乳房塌陷的风险,可最大程度上保留乳房的形状[9-11]。术中应用的切口较小,对减轻患者机体受到的创伤也具有显著意义。在此情况下,患者乳房美观度能够获得最大化保留。值得注意的是,基于超声引导,完成各项操作,可进一步提高病灶切除、定位的准确性。受此影响,患者术中血管受到损伤的风险降低。而患者残腔积血获得更为彻底的清除,对降低其发生局部血肿的可能性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切口瘢痕评分为(2.50±0.12)分,比参照组较高(P<0.05)。由此可见,乳腺微创旋切手术的应用,基于超声监视完成相关操作,创伤小,不需要缝合,可降低对患者乳房美观度的影响[12-13]。本研究提示,通过对不同小组术后3 d 前列腺素E2、神经肽Y 等血清疼痛因子水平进行分析,可见研究组升高趋势不明显,说明患者的痛感较轻(P<0.05)。前列腺素E2等作为疼痛相关的因子,在其高表达的情况下,会引起剧烈疼痛。而通过微创旋切手术的干预,虽然患者上述疼痛因子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与传统手术相比,此种手术的创伤性更轻,所以各指标波动的幅度较低[14-15]。本研究发现,对两组手术操作结果进行统计,提示在手术与切口愈合用时方面,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低于参照组(P均<0.05)。究其原因,此种手术方案以超声进行引导,各项操作的精准程度均能够得到保证,这就使得患者手术耗时减少。与此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对血流信号进行控制,能够避免旋切刀造成大血管损伤。基于此,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16]。

综上所述,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临床手术过程中,选择微创旋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更为显著。

猜你喜欢

肿物乳房微创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长着乳房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