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牧区畜产品销售新渠道建设与优化探究

2024-05-17刘小燕图雅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销售渠道牧区畜产品

刘小燕 图雅

摘要  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内蒙古按照“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思路,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聚焦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优质畜产品有效供给,在畜产品产量继续提升的同时,销售量也持续增加。草原牧区是内蒙古畜产品主要来源地,在保障畜产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牧区畜产品在销售渠道环节存在问题,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足,可供牧户选择的便捷、稳定、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比较少,因而影响了畜产品竞争力和收益的提升。牧区畜产品营销需要更具有针对性,把产地市场与消费地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加快由“运牛羊”向“运肉”转变,缩短流通环节,最大程度降低销售成本。牧区畜产品销售渠道需向多元化、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销售渠道;畜产品;牧区;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9-0203-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9.04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New Distribution Channels for Livestock Products in Pastoral Area of Inner Mongolia

LIU Xiao-yan, Tuya

(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10)

Abstract  Since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animal husbandry, Inner Mongolia adjusted and optimized the regional layout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 to ensure the supply of livestock products. Inner Mongolia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livestock products base, and increases the supply of quality products. Grassland pastoral area of Inner Mongolia is the important green livestock products base. But its product is less competitive because of many problems in the distribution channels of pastoral area livestock products. For example there are few convenient stable and diversified sales channels for livestock products in pastoral area. The market of origin livestock product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market of consumption, and the circulation link should be shorten.The distribution channels for livestock products in pastoral area of Inner Mongolia should be more pluralistic organized and normalization.

Key words  Distribution channels;Livestock products;Pastoral area;Inner Mongolia

作者简介  刘小燕(1980—),女,内蒙古包头人,研究员,硕士,从事农村牧区经济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6-20

我國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呈现为粮食消费降低、肉禽蛋奶消费增加趋势[1]。2015—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中肉类消费量持续增加,肉类中牛羊肉消费量增长了39.3%,国内消费市场对牛羊肉的需求不断增强。同时,我国主要畜产品的自给率程度较高,其中羊肉自给率自2011年以来维持在95%的水平[2]。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已发生转变[3],消费者对绿色的、特色的畜产品的需求趋于增加,对畜产品销售的经营主体的组织化,对畜产品的安全性,对监管服务的规范化等都有更高的要求。

1  内蒙古牧区畜产品销售现状

内蒙古产出的牛羊肉中80%销往区外市场,是我国牛羊肉畜产品净调出地区。内蒙古103个旗县中有33个牧区旗县、21个半牧区旗县,是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地。2015年以来,54个旗县的牛羊肉产量占全区牛羊肉总产量比例均在60%以上,54个旗县的牛奶总产量占全区牛奶总产量近50%。内蒙古牧区为我国畜产品市场提供了近10%的牛羊肉和牛奶,供给能力超过了国内大部分省市。内蒙古牧区销往区外的畜产品有2种形式,分别是活畜、冷鲜(藏)肉。活畜主要销往河北、山东、吉林、辽宁等地。冷鲜(藏)肉主要销往周边省市以及广东、北京、上海等牛羊肉净调入地区(从近3年全国各地区的牛羊肉产量和牛羊肉消费量对比来看,国内牛羊肉净调入地区有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福建、天津)。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居民对内蒙古畜产品的品质比较认可,接受度较高。同时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居民的家庭食品消费中牛羊肉消费量较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无论是消费量还是购买力都高于国内大部分省市。内蒙古牛羊肉在这些地区主要通过门店、超市专柜出售。

我国天然草原畜产品的主要产地有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这7个省区都拥有别具特色的绿色畜产品,并且都把发展畜产品生产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是国内草原畜产品的主要竞争者。2015—2021年,内蒙古牛羊畜产品经营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7省区中居于最低的水平,内蒙古牛羊畜产品的竞争力较弱。与经营效益直接相关的两项指标分别是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内蒙古牛羊等产品畜出售价格与新疆等省区相比:本地种绵羊产品畜出售价格中等,比价格最高的新疆低近30%;改良绵羊产品畜出售价格中等,比价格最高的宁夏低近20%;山羊产品畜出售价格低于其他省区,比宁夏低近15%;牛产品畜出售价格较高,比新疆高近60%。内蒙古牛羊畜产品总成本与新疆等省区相比:本地种绵羊产品畜总成本最高,是最低的甘肃省的2倍;改良绵羊产品畜总成本最高,是最低的青海的2.8倍;山羊产品畜总成本最高,是宁夏的2倍;牛产品畜总成本最高,是新疆的2.5倍。因而内蒙古畜产品在国内消费市场上处于2种状态:一方面,内蒙古畜产品的供给能力很强,在国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多年来由于产品总成本始终居高不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大降低,畜牧业经营者的利润空间缩小;另一方面,内蒙古牧区的畜产品具有天然绿色、污染少的特点,是符合人们需求的健康食品,但是由于产品销售环节的问题,如销售渠道不充足、原产地与消费市场之间的链接通道不通畅等,而使得消费者获取优质畜产品的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

内蒙古牧区畜牧业的生产地位于地域广袤的草原,以牧户分散经营为主。牧户在出售牲畜时比较关注成交价格、出售成本、运输方式等因素。但是现阶段这几个因素并不是影响牧区销售渠道选择倾向的主要原因,因为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足,可供牧户选择的便捷、稳定、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比较少。目前牧区销售渠道主要有经纪人(俗称二道贩子)、加工企业、活畜交易市场和其他(包括合作社、订单式、电子商务等)等[4]。调研资料显示:销售牛的渠道由多到少分别是经纪人、活畜交易市场、其他,销售羊的渠道由多到少分别是经纪人、加工企业、活畜交易市场、其他;牧户销售牲畜的渠道很单一,以1种居多,经纪人仍是承担牧区畜产品外运、销售的主要力量;有多种畜产品销售渠道的地区,牧户自由选择的渠道相应增加。牧区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牧户销售畜产品的自主性不强,牧户在交易过程中的讨价还价能力受到限制,交易中收购方主导着最终成交价[5]。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牧户所能了解到的市场信息量越来越多,牧户在交易过程中的讨价还价能力有所提升,但收购方仍对成交价有很强的控制力。

2  内蒙古牧区畜产品新渠道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1  牧区畜产品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因其普遍性、便利性、丰富性等特点而成为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有助于原本市场潜能较小的地区更便利地连接市场,降低销售成本[6-7]。2016年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8号)下,内蒙古颁发了推动农村牧区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培育电子商务示范旗县,建设电商产业园区、成立电商服务中心,在农村牧区推进物流快递服务、电商扶贫等。首先,内蒙古各旗县积极建设区域电商公共服务机构。截至2022年5月已有37个牧区、半牧区旗县成立了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或开设电商产业园。12个旗县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开设了网上服务平台,建设云数据监控、产品溯源等信息库。其次,畜产品销售是内蒙古电子商务公司的重要经营业务之一。截至2022年5月,在营、在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电子商务公司中,呼伦贝尔市有28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通过互联网销售肉类或乳类”,锡林郭勒盟有29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通过互联网销售肉类或乳类”。再次,内蒙古牧区电子商务发展依托的电商平台种类丰富。天猫、淘宝、京东、苏宁等知名度较高的第三方电商平台、“美村网”等专业农村电商平台都来自内蒙古牧区的电商企业入驻。一些旗县打造了地方的线上展示、销售平台,如正蓝旗的“上都域购”、太仆寺旗的“甄选太旗”、四子王旗的“特色四子王”、科尔沁左翼后旗的“后旗味道”、开鲁县的“开鲁记忆”、额济纳旗的“世纪胡杨”、突泉县的“品味突泉”等平台。越来越多的牧民专业合作社和牧户通过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销售自有畜产品。

内蒙古牧区畜产品虽然具有供给量季节性显著的特征,但消费者的需求量相对稳定,属于重复购买类商品;畜产品在检验检疫、安全性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有相当数量的各具特色的、知名度较高的地理标志畜产品。因而内蒙古牧区畜产品很适宜通过电子商务来销售。通过对各类电子商务平台的商品信息检索可以看到,内蒙古通过电子商务销售最多的产品种类是牛肉制品和乳制品。国内消费市场上,畜产品特别是来自草原的畜产品被认为是最具“内蒙古特色”的产品。内蒙古大部分牧区、半牧区旗县成立了公共电商服务机构,注册了很多电子商务公司,可供选择电子商务平台越来越多。但是牧区电子商务的现实发展状况不佳,大多数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机构、自有平台处于初建状态;公共服务机构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支持,不能为电商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自有平台知名度不高,访问量和下单量都很低。目前没有牧区电子商务发展的销售类统计数据,但内蒙古整体的电子商务发展就已经明显滞后国内其他地区。2021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15年的10.8%提高到24.5%,而2015年内蒙古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是0.6%,2021年比重是6.0%。2019年内蒙古网上零售额中实物商品占57.7%,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是82.5%。内蒙古电子商务在推动内蒙古特色产品“卖出去”方面发展严重不足。

2.2  牧区活畜交易市场

内蒙古牧户家庭出售畜(产品)以活畜交易为主。活畜市场因其开放性、便利性,越来越成为牧户与消费市场之间的重要交易渠道。活畜交易市场上同时有多个售卖牲畜的牧户和购买牲畜的商贩,买卖双方在公开竞争的交易活动中能够较快地“博弈”,达成双方满意的成交价格和交易量,大大提高了牲畜出售流通速度和交易成功率。活畜交易市场上通过定期、定点交易,买卖双方都获得了稳定的交易渠道。很多交易市场为商贩提供吃、住便利,为他们节省了收购成本,因而市场上有了一批稳定的客户群。还有很多交易市场为牧户提供了免费牲畜饮水、免费牲畜寄存的服务,以方便没有卖掉牲畜的牧户在下一个交易日继续进行交易,为牧户节省了运输成本。通过活畜交易市场,牧户不仅以比较满意的价格出售了牲畜,同时也对市场对牲畜的需求量、需求品种有了一定了解,今后牧户能够通过这些信息对畜种等进行主动的调整。

近年来内蒙古牧区、半牧区旗县的活畜交易市场发展较快,截至2022年5月,牧区、半牧区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或工商管理部门在册在营的活畜交易市场129家。但目前牧区活畜市场以中小型为主,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内蒙古现有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定点市场28家(2018年),其中仅有7家畜产品市场,不足1/3。7家畜产品定点市场均为产地市场,其中5家位于半牧区旗县,1家位于牧区旗县,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都没有带头型活畜市场。近年来牧区活畜交易市场数量显著增加,在册在营的市场中约有2/5的市场是2019年之后开办的。但牧区现有的活畜市场发展很不规范。首先,在册在营的市场中有相当数量的是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的活畜市场,这些市场名为市场,实际上是经纪人登记注册的经营点,并不能发挥市场交易的功能。其次,多数活畜市场是小型交易市场,配套基础设施较为简陋,市场内仅设有简易棚圈和少量的水、电、房设施,只能提供摊位出租、简单交易服务等,无法提供牲畜寄养等附加服务。再次,很多活畜市场缺乏防疫设施、措施,没有设置隔离场、无害化处理场等防疫设施,防疫程序不规范,存在疫情隐患。

2.3  牧区牧民专业合作社组织

将小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起来、有效组织农民进市场,实现产品和信息的高效流通,最有效、最现实的解决途径就是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8]。而牧民专业合作社是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重要培育对象之一,是促进小牧户和现代畜牧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畜牧业牧区发展的重要动能源泉[9]。“销售”是多数牧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经营内容之一。有的专业合作社组织牧户出售活畜,即“生产+销售”,有的专业合作社组织牧户进行畜产品加工后再出售,即“生产+加工+销售”。不论以何种方式,专业合作社都具有统一把控牲畜的选种、育种、饲养等便利条件,能够带领牧民直接参与到畜产品销售环节,获得更多畜牧业产业链利益。专业合作社能够组织起合作社成员进行规模生产、批量供应畜产品,为市场提供货源稳定、来源可追溯的产品,提高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从而与需求方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稳定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截至2021年10月,锡林郭勒盟在册在营的54家牧民专业合作社中有32家、呼伦贝尔市在册在营的56家牧民专业合作社中有31家的经营范围中明确包含组织畜牧业生产和销售,另有部分牧民专业合作社将“为社员提供市场信息,推进标准化养殖和品牌化经营”纳入经营范围,“销售”是牧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经营内容之一。但是,自200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内蒙古牧区牧民专业合作社仅从数量上发展迅速,多数规模有限,交易量小,辐射带动能力弱。目前内蒙古现有牧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挂牌多、实际运营少”,多数合作組织处于停滞状态,尚在运营的合作社则经常性面临资金短缺、人才短缺等问题。

3  促进牧区畜产品销售新渠道发展的思考

3.1  牧区畜产品销售新渠道的特点和优势

随着牧区畜产品进入消费者家庭的渠道越来越多,销售新渠道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首先,销售渠道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主体的身份可能是复合型的。调研中走访的一些活畜交易市场是由牧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开办的,还有一些牧民专业合作社同时注册经营着屠宰加工厂、或销售门店、或电子商务网店等。如,苏尼特左旗巴彦淖尔镇柴达木嘎查活畜交易市场是一家由牧民专业合作社申请、经苏木审核批准后开办的交易市场,合作社的成员们担任着市场负责人、交易登记员人、消毒员等工作人员,交易市场的运营全部由牧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再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是一家经营范围涉及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合作社,该合作社注册经营屠宰加工厂、销售门店等,并且生产基地、加工厂、直营店等机构的负责人、工作人员都由合作社成员担任。其次,销售渠道经营手段多元化,经营方可能通过多种方式销售畜产品。如,柴达木嘎查活畜交易市场在开展线下市场交易的同时,通过微信平台创建交易信息群,市场开市时在微信群发布市场交易信息和现场视频,市场闭市时为群友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交流信息种类多样,包含了牲畜交易信息、农牧机具信息、饲草料信息等)。再如,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通过自屠宰加工和代屠宰加工产出冷鲜牛肉、风干牛肉和奶制品,合作社销售畜产品除采用线上(京东商城、快手直播等)、线下销售(直营店、加盟店)方式外,还通过三产融合模式(餐饮服务、生态旅游等)实现了畜产品的产值增殖。

无论电子商务、活畜交易市场还是牧民专业合作社,这些畜产品销售新渠道都呈现出能够向组织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特征。如,牧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经济组织能够参与到畜牧业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在产业链中拥有多重身份,并且这些身份间具有天然紧密的利益关系,通过统一生产、加工、销售,不仅能获得稳定、畅通的销售渠道,还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空间。如,活畜交易市场作为交易平台,市场方不直接参与和干预交易活动,进入市场的大量牧户之间虽然是独立的、相互竞争的,但面对购买方他们又自然而然地结成无形组织,形成集体议价的能力。

3.2  促进牧区畜产品销售新渠道优化发展的建议

我国的畜产品供给已经从总体短缺、供不应求过渡到结构性供需矛盾的阶段,畜产品的销售竞争趋于激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买方和卖方的数量扩展到极大,一方面经营者的销售渠道拓宽了,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参与度提高了,因而产品营销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应加快由“运牛羊”向“运肉”转变,把产地市场与消费地市场紧密结合起来,缩短流通环节,最大程度降低销售成本。在保证和提升牧区畜产品安全性的同时,要遵循市场规律来发展畜产品销售新渠道。

未来应引导电子商务、活畜交易市场、牧民专业合作社这些销售新渠道成为牧区畜产品销售主要渠道,并进一步提升其组织化、专业化、规范化程度。如电子商务方面,目前内蒙古牧区与大电商平台的合作度不高,区域性电商平台的知名度和服务能力又比较低,应将现有区域性电商平台进行适度整合,打造权威平台,注重提升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知名度;同时大力引进电子商务相关专业技术服务公司或专业技术人才,有计划、分层次培训电子商务实用人才[10]。如专业合作社方面,随着专业合作社规模的扩大、业务范围的拓展,需要引入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大批专业人才,提高集体决策的能力、管理的能力,保障专业合作社良性运行。牧区畜产品新销售渠道需向规模化、规范化运营方向发展,才能成为稳定、便捷的渠道。如活畜交易市场方面,保障市场良性发展必须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和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旗

县区应对地区内的交易市场进行规划布局,明确市场监督管理主体,明确市场准入条件,明确市场设施和防疫设施的最基本条件要求。如牧民合作社方面,合作社培育的重点应集中于提升组织的规范化运行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和带动效应,同时提供一定政策性扶持。

参考文献

[1] 尹业兴,贾晋,申云.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变迁及趋势分析[J].世界农业,2020(9):38-46.

[2] 王加亭,智荣,赵之阳,等.中国畜禽产品自给状况与预测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22,58(4):263-268.

[3] 石明明,江舟,周小焱.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J].中国工业经济,2019(7):42-60.

[4] 侯淑霞,林海英,李文龙.农牧户生计资本对农畜产品销售渠道选择影响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3):74-84.

[5] 焦志君,罗鹏飞,张琦.新疆阿勒泰地区畜产品销售渠道研究[J].草食家畜,2020(3):62-67.

[6] 汪阳洁,黄浩通,强宏杰,等.交易成本、销售渠道选择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J].经济研究,2022,57(8):116-136.

[7] 王奇,牛耕,赵国昌.电子商务发展与乡村振兴:中国经验[J].世界经济,2021,44(12):55-75.

[8] 李旺泽.加快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步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有效组织形式[J].甘肃农业,2021(11):15-22.

[9] 张亚茜,杜富林.内蒙古牧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1):14-15,23.

[10] 黄治春.新时代背景下农产品电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5):234-236.

猜你喜欢

销售渠道牧区畜产品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电子商务平台在农产品销售中的作用探究
哈尔滨市湿巾市场调查
基于战略视角下我国线下销售渠道发展研究
凉山州喜德彝族漆器的产品定价策略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