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探究

2024-04-26林志萍

英语教师 2024年5期
关键词:志愿育人目标

林志萍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把握好作业的内容、难度和数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教育部 2022)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作业负担较重仍是当前义务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它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作业功能被扭曲,倾向应试,以“刷题”等机械性重复为主,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出现抵触甚至厌恶作业的情绪;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脱节,未把握作业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作业布置存在随意性,导致学生作业量大、完成时间长,效果欠佳;作业形式单一,缺少可选择的作业,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作业批改时间较长,缺少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反馈和跟踪评价,难以充分发挥作业的诊断、反馈功能,学生受益少。因此,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设计和实施单元作业对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发挥英语作业的育人功能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一、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单元作业不是课时作业的累计,教师应基于单元教材教法分析和单元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综合规划单元作业内容、作业类型、作业水平和作业时间(徐淀芳 2021)。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整体设计和统筹分配,有助于发挥作业与教学、评价等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王月芬2019)。为了贯彻英语学习活动观及教学评一体化的课程改革理念,实现单元总体教学,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单元整体化

单元作业是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在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教师要围绕单元教学目标,立足核心素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设计高质量的单元作业。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巩固类、延伸类、实践类等作业,注重课时作业之间的关联性和递进性。

(二)类型多样化

改变单一的书面形式,依据作业目标,适量增加口语作业和听力作业,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技能;丰富作业完成形式,既可以个人独立完成又可以小组合作完成,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提高其英语学习兴趣;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机会和拓宽其语言学习渠道。

(三)选择差异化

教师要依据学情的差异,针对同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形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对应难度层级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业成就感。教师要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分为必做和选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四)评价多元化

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教育部 2022)。单元作业设计一方面,要明确作业要求和设置作业评价标准,以便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改进学习。教师针对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反馈。另一方面,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师评、生评、组评等,引导学生成为评价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二、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作业设计与实施

设计单元作业有四个步骤:首先,从研读语篇开始,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学生能力关键点。其次,单元教学目标和单元作业目标应相辅相成,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作业设计内容为单元目标服务。再次,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作业。此外,依据课时目标,分解单元作业,让学生完成课时作业。课时作业匹配相应的评价标准,在作业难度方面体现分层性,作业差异方面体现针对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分析统计学生的作业结果,监控和诊断其学习过程,为改进教学和改进作业设计指明方向。下面,以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2“志愿服务”(Volunteering)为例,通过呈现该单元的完整作业设计与实施过程,探析上述框架的有效性。

(一)探究主题意义,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指出,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确定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教育部2022)。本单元的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其子主题内容是“志愿服务与公共服务”,主题意义为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格和积极参与公益的生活态度。构建如下单元结构图,“志愿服务”为单元大观念,“志愿服务活动”“慈善”“志愿服务精神”为单元小概念。研读单元各语篇后,对单元内容进行适当重组和整合,从“志愿服务类型”“志愿服务计划”“接受帮助后表达感激”“参与志愿服务的理由”到“参与志愿服务的好处”,逐步加强对单元的完整认知,构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单元育人蓝图。依托单元育人蓝图,把核心素养的预期表现融入单元目标,以期通过单元教学促成核心素养的达成。

单元结构图

本单元的内容为志愿服务与公共服务;单元总目标设定如下:语言能力目标设定为通过目标语言的学习,学生能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方式,表达如何提供帮助及给出帮助他人的建议,并深刻理解志愿者工作的意义。文化意识方面有两个目标:一是通过对志愿者活动和志愿者工作意义的学习,学生能提升劳动意识与道德修养;二是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思维品质目标一方面是通过从不同角度(如个人兴趣特长、个人收获、情感方面等)表达参与志愿活动的意义和理由,提升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方面有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视频的录制、问卷调查等手段,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的深度融合,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激发兴趣和内驱力;二是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及师评激励学生调试英语学习策略。

(二)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单元作业

基于单元教学目标,教师确定了本单元作业的设计思路(见下表)。通过创设“志愿者修炼手册”情境建立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志愿者服务话题之间的关联,设计复习巩固类、拓展延伸类和综合实践类等作业,如书面表达、课外阅读、调研采访、拍摄视频等,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同时,结合劳动教育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写建议信,建议开设志愿服务的相关课程,树立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

单元作业

(续表)

1.复习巩固类作业

复习巩固类作业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巩固和操练目标语言,重点关注语言运用情况。此类型作业主要体现为知识理解类作业、复习归纳类作业。

【案例1】本单元的知识理解类作业是情境写句,给出志愿者人设,让学生使用情态动词could给艾伦(Allen)、迈克(Mike)、威廉(William)等提供志愿服务建议,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未来职业规划等选择志愿服务活动。

【案例2】复习归纳类作业可在复习课使用,借助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同时,锻炼学生整合和概括信息的能力,促进其思维品质的发展。

2.拓展延伸类作业

拓展延伸类作业在复习巩固类作业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多种语言运用的机会和补充的语篇材料,加深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考查其在新语境中迁移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案例3】引导学生通过扫作业中的二维码,完成听力训练,拓宽其对国内外慈善机构的认识,帮助其认识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通过听力的输入,学生能够对机构UNICEF 有初步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

3.综合实践类作业

综合实践类作业围绕主题,延伸课内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新情境中将所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多维度地展示对知识的理解和对主题的认知,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案例4】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他们青睐的志愿者活动、理由和想法等数据,通过图表形式进行数据分析,使其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同时锻炼其分析和整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其合作意识。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认识到志愿服务是参与劳动的一种形式,培养他们的志愿服务意识和道德修养,引导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突出单元作业的育人功能。

(三)创新评价方式,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在单元作业评价中,评价目标应符合单元目标,并贯穿单元作业的全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单元作业的结果,还要关注每个课时作业的反馈。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评价方式和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明确作业要求,提供评价量表、显性教学内容和评价目标,搭建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的“脚手架”,使其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反思和调整学习行为,调适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

本单元的单元评价设计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单元育人蓝图为背景,将每个课时作业的反馈设计为玫瑰花的收集,通过统计玫瑰花的数量,了解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使评价更全面和客观,帮助其反思和总结学习情况,促进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结语

在新课标推行的单元整体教学的时代背景下,单元作业设计以单元目标和作业目标为引领,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及实施情境化的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实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双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作业的评价功能,一方面,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充分预设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另一方面,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记录与统计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作为作业反馈的有力依据。

猜你喜欢

志愿育人目标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志愿……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我们的目标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