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逆向设计的高校体育俱乐部课程构建

2024-04-24田章飞武昌桥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运动体育课程

■田章飞,武昌桥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01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4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为了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未来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将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系作为研究重点,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文件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角度提出教育改革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 年10 月25 日印发并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夯实基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新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积极参与运动、掌握一定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改善心理状态以及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人才发展的重要途径,响应了教育改革及强国建设的文件要求。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要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较之前有显著成效,尤其是课程改革,不固守传统教材为本的课程,而是根据学情不断更新课程体系,“应用转型背景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仅需要改革体育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还要对教材内容、教师队伍教学方式及手段等进行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1]。传统课程局限体育功效本身,教学评价集中在总结考核上,对学习延续性关注不足。鉴于此,本文所探索的高校体育俱乐部课程,其主要思想导向体现在增强学生体质为其一,将运动融入生活为其二,坚守信念而将体育贯穿终生是意义的升华和考验。课程考虑学生职业特性,根据逆向设计思路而夯实教学实施基础,分析学情而优化教学方法,综合反馈而进行动态评价,注重与生活的关联,助推职业素养全面提升。

二、概念解析

(一)逆向设计

逆向设计由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专家维金斯(Wiggins)和麦克泰(Jay Mctighe)共同提出,也称“后抛鱼线设计”,即“从终点——想要的结果(目标或标准)开始,根据标准所要求的学习证据(或表现)和用以协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形成教学”。“逆向教学设计是以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的设计路向展开的”[2],“评价先行,是把教学评价置于学习经验与学习活动之前,是逆向教学设计的突出特征”[2]。这种模式可以有效规避体育教学中错误动作巩固后难以纠正的弊端,有力地回补教学设计初期漏洞,实现技术过渡到自动化阶段,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三有”课程

体育作为人类活动的现代文明形式,本身具有驱动力,其发力点是运动项目本身具备的,即“三有”之首的“有兴趣”。持续展现项目本身魅力,需要教师组织有效的活动呈现,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心理响应。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解析和体能强化的有力结合,获取身心愉悦的良好反馈,进入项目运动“有意义”环节。基础环节夯实,师生共同构建“有可能”的实施方案,针对项目本身拓展的可能性进行实践操作(见图1)。

图1 课程路径

课程目标具体实现路径:项目特性激发兴趣练习,巩固训练至有效掌握,灵活反应可较好控制动作,实现“兴趣”点燃,继而设定初期目标;逐级提升训练强度,跨越“最近发展区”,实现不同强度及对抗的变化应对,让学生深度参与,体会克服困难的自我超越,实现可以达成目标的“有意义”;最终确定内容进行实践操作,调整场所、强度、赛事等多维度场景,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让学生广度参与,获得团队合作的“高峰体验”。

三、课程构建思路

(一)理论基础

“动机是人们从事行为的起点和原因,源于人们的内部需要(内驱力)和人的外部条件(即诱因)。”[3]挖掘内部动力,通过外部组织诱发主动行为方是动机实践意义所在。诚然,从内驱到践行往往存在间隔,“学生的知识、技能界限除了最低界限(现有水平)之外,还存在着最高界限(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最近发展区为教学发展的最佳期限”[4]。体育教学过程中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教学效果是从技术掌握和体能强化两个层面集中体现。通过形式和强度调整,了解学生具有的技能水平,科学预测他们的潜在发展水平,确定最近发展区。

从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分析,本课程构建的初入点是师生共同设定具备可提高的兴趣目标,即学生能够通过近距离观察及深入体会到运动项目本身魅力,进而模仿体验初步掌握的成就,通过不断实践,结合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及“最近发展区”的阶梯式的目标不断达成,教师在过程中予以有效的综合评价,汇总可以达成目标的逐项证据,将练习的意义和可能性逐级升华,从而选择针对性较强的项目内容,学生将体验到通过不懈努力的终极目标实现的心流。

(二)实施路径

根据我们在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改革实施成效,同项目内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要保证不同基础学生有对应的兴趣激发点,再根据运动规律和项目特点进行不同形式的循环重复,最终达到自动化的灵活掌控。

1.逆向“分层”

大学生学习具有较强的主动性,但体育学习需要体能付出及技术呈现,应有对应的任务及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之初分析划定“最近发展区”。

目标设定同时,根据技能观测和质性访谈等综合评价,结合对学生的科学体能数据分析,进行有效分层分组。根据分层将学习任务分为基础组、中级组和提高组,不同组别对应强度要求,由此进行内容定量和定性选择。教学不同阶段根据循环练习强度和师生评定,及时进行组别升级。当技术和体能组练习达成预期目标,重新回到基础组稳定和检验动作标准,实现所谓的“证据”验证,继而不断重复循环直至自动化形成(见图2)。实施过程中,课上不同组别完成阶段目标,同时会有线上任务布置,课外训练及活动打卡完成常规任务。

图2 分组循环练习模式

2.激发并维持学生“兴趣”的课程设置

课程目标的达成,以兴趣激发为导引,以科学实践为手段。

(1)关注动作练习初始体验

课程初始目标是动作初步掌握的“快乐体验”,这种体验是深刻并持续的愉悦,能够激发内心驱动力,表达了对运动技术学习的强烈期待,这是技术体验的“有兴趣”。课程目标在技能定性基础上,学习者的情感体验作为目标的重要因素,即主动获取技能提高体能、锤炼能乐于坚持练习、善于团队合作的精神品质。教学内容确定之前,学生所具备的这些感受和掌握能力应有证据体现,即体能与技术的综合呈现。

在获得初始体验后,及时跟进练习节奏和强度。“ANP(心钠素)和具有镇静作用的内啡肽以及内源性阿片类的增加,都有助于解释在中等强度运动后你会感到轻松和平静的原因”[5],“斯帕林的研究清楚地表明,我们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后感到放松和满足的原因之一,就是体内大麻素浓度的增加”[5],这提醒教师在设计中的密度和组织强度尤为重要。这个阶段如果不能有效过渡到“巩固掌握”阶段,容易对学习动机产生较大的阻力,因此,教学初期可考虑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镜像展示、动作定型、分级训练等让学生迅速实现动作连接,激发并维持主动尝试练习的兴趣,结合自我效能感提升动机。根据所做分层分组练习效果,教师及时关注学生在练习中的最新体验及强度困境,针对练习中的技术瓶颈制定有个性化的提高方案,以此为基础制定新阶段目标。确定课程阶段目标,根据实情革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初步掌握的技术兴趣点,不断重复训练,实现“高原现象”的连续突破,持续稳定兴趣动力。例如,羽毛球的鞭打动作体验,重点是重复侧身转体抬肘的练习,将技术动作链条分解为侧身转体徒手、挥拍、旋转等系列动作,这体现出教师分解突出关键技术环节的能力要求。

(2)注重练习内容系统性和逻辑性

课程内容在设置上,应根据课程标准在不同阶段有对应的内容,涵盖技术和体能指标,内容组合及先后关系具有明显的力学逻辑性及符合技能迁移特征,尤其以核心技术环节的力学原理融入贯通全程。各技术项目内容能体现出学生根据自身水平状况进行难度的可选择性,即设置难度梯度,有效实现“最近发展区”跨越。

学生获得基础动作掌握体验之后,学习的动机会显著提高,“通过对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研究发现,学习过程处于改进与提高阶段时学生运动兴趣最为强烈”[6]。获得水平提高的学生组,适时到基础组传递分享已有经验;高水平学生组要发挥协助教师指导的学习协作作用,并在各种比赛中体现技术水平,激发其他人跟进。当中高水平练习组稳定动作后,及时返回初始练习组,检验动作关键要点的理解和复述要领,实现实践和理论的系统联系,如图2 的反馈循环模式。

从系统角度分析,每个目标的进度都是在围绕最终目标不断渐进,其逻辑性应该是在逐级提升角度上螺旋攀升及相互关联。

(3)监测练习效果并及时反馈优化

此过程重点在于教师进行量化及定性的观察分析,及时收集可以达成目标的数据,以证实学生学习能力适应什么项目内容及教学方法。这要求在教学实施前及过程中,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反馈,结合实际需求而调整内容和方法,也是指导学习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然,课程标准中的评价指标在各个阶段有对应难度梯度。练习行进至中期,动机维持效度实际是学生学习兴趣强度的体现,这要从课堂学习的积极程度和阶段学习目标的分析获得。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不同时期对应主要内容的辅助性练习项目,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动机是否维持的信号,如动作速度、活动连续性、情绪状态等,并结合各项目的特殊性,将体能、游戏等辅助融入,使项目练习多变有趣,并将学生个人意愿和目标承诺量化为可观察量表,呈现在阶段学习任务中,激励并监督完成。

3.连结并升华“意义”的教学组织

学习“有意义”,在于体验到技术掌握的成就感和身体锻炼产生的良好感受,其维系要从组织方法上持续体现。

(1)运动心理及生理的有效介入

从研究看出,“当某运动项目能够提供给运动员适当的挑战,而且运动员的应付能力相当的情况下,运动过程就可能达到心流体验的状态”[7]。运动心流的体验在于获取理解技术和体能的强化带给身体机能的良好改善,这需要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组织,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运动活动中能够将速度、灵敏、力量等发挥好,并能在持续练习中身心一致,对自己表现非常满意。心理作用的效益需要生理基础支撑。运动功效主要呈现在各种机能的优化,其中循环系统改善发挥着长期稳定身心的作用,“微循环健康离不开运动对人体技能的刺激”[8],“失去一定的刺激,身体的某些方面的功能就会因无需反应而逐渐退化”[8]。强化体能、增强技能水平的学习过程使得体内激素发挥平衡身体机能的作用,而且合理强度的运动“能通过缓解肌肉紧张以及增加血清素和GABA(Y- 氨基丁酸)来治疗状态焦虑”[5]。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断提升,这进一步稳定了运动动机水平;而体能的持续强化伴随技术的提升,这种相辅相成的不断爬升,让学生体验运动本身的积极意义。

当技术和体能同步达到一定程度,两者相互促进发挥较大效益。此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动机理论和需要理论适度调高阶段目标,并将强度维持一段时间,利用动作学习的第二关键时期“动作巩固”过渡到自动化阶段,让练习效果不断循环接近目标。学生理解“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努力,体会最终成果的成就,其意义升华到主动锻炼行为的产生。

(2)课程思政元素的适时融入

改进与提高阶段的强烈动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练习和锻炼,但限于技术提升的“高原现象”,教师及时调整活动组织策略是必要的,而此时最宜融合课程思政元素,详细阐述动作原理、讲述名人励志案例予以激励。贯通思想同时,优化练习方法是思政元素融合的主轨道,应以循环重复及循序渐进为主,并将技术环节归类为若干模块,将各个模块间易于连接的技术点迁移形成逻辑链条,此时,可充分利用大脑的自我观察学习单位—镜像神经元系统—给学生建立清晰可模仿并内化的动作图像,“该系统(mirror neurons system)提供了观察- 执行匹配机制,在动作理解、动作模仿、运动想象起关键作用”[9]。

除“竭须尽力”的个体学习教育之外,团队合作是另一重要的体育教育思政元素。促使活动连续不断行进的活动组织中,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效益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这是因为学生间的学习交流也是一种积极的相互激励,“在体育运动的参与过程中,文化教育也能帮助学生顺利解决一个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时刻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10]。因此,教学设计中要能呈现出学生间的交往需求,比如,大球类练习中攻防配合、竞赛中的各种接力等,在技术难度上要匹配相近水平组,并实现不同组间的互通。融合的社交元素,替代了教师讲解和学生间的沟通起到了相互激励的积极影响,没人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愿意承认“我不行”,这样会极大鼓舞他们。

4.拓展突破“可能”的组织设置及评价

兴趣稳固则意义提升,教师应根据学生体能与技能水平状态,激发他们突破技能、彰显自我的主动性,以便参与更高维度的活动而获得较高自我效能感。

(1)组织等级赛事组

课程中的任务等级设置有利于实现意义的升华。学生所谓的“不可能”“不愿意”等,和强度设置有关。根据不同课程的技能提升状态建立学生个人训练档案,构建初级、中级、高级课程,将内容和任务强度合理设置,优化教学组织方法,指导学生分组参与不同等级的赛事,是体验意义的重要环节。在形式组织上,课内与课外结合,以学校俱乐部为例,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中高级课程要在每学期定期开展两次以上的全员参与的课内赛;课外赛事,是每年5 月、10 月开展的选拔校赛,及11 月份参加的省级大学生联赛。“常赛”不仅是组织运动员参与的比赛,更多是全员参与的影响与辐射,例如,2023 年3 月贵州“村BA”,在传统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充分融合下火出全国,这种赛事的组织影响力极大推进体育文化的高扬,对于有潜在意愿的学生着实起到极大的内驱动力催化。

(2)贯通终身体育的动态综合评价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一文中阐述:“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他自述“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且“运动之时,心在运动,闲思杂虑,一切屏去”,亦如其本人所述,毛泽东同志也确实做到了终身坚持运动;钟南山院士几十年始终如一的坚持运动,及在疫情期间的体育推崇也是典范。推动全民终身体育是体育人的梦想,而此梦想起点应是学校。“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要从体育教学改革做起,选择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教材, 增加能够终身受益的体育理论课程内容, 提高体育理论内容的可读性, 利于学生自学。”[11]“教会、勤练、常赛”是学校推动终身体育的思想践行,而驱动学生自身坚持不懈的内心动力,非良好的自我感知而不可。弱化分数评价,转而由师生共同参与的综合动态评价方才与时俱进,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在体育教学中如果采用单一的评价方法势必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 并且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教学效果”[12],尤其这种多级难度梯度的课程设置模式,应充分考虑“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把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的评价相合”[12]。

四、结语

高校体育在承担综合育人方面应多维度着力,而“三有”课程的构建,在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体育技术、科学健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推力。师生共同参与构建课程,真正实现大学生自主决策、自觉参与、实践坚持、合作探究等重要品质。诚然,课程本身为理论方面的理想设计,需要不断验证和优化。

猜你喜欢

运动体育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不正经运动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