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

2024-04-22马音喆

家长·中 2024年3期
关键词:群文古诗词诗词

马音喆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史的明珠,是华夏文明的瑰宝,蕴含着感人至深的思想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词是最常接触到、最基础的古典文献,阅读与学习古典诗词的过程也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能够培育小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对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义教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学习作出关键指示,不仅要求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还对各个学段的学生作出诵读、理解、鉴赏等古诗词学习建议。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古诗词阅读教学,以创新理念与变革精神,灵活运用多种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与手段,引领小学生在古诗词阅读学习中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多方面地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水平,发展小学生的文化修养。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意义

(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下,素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关键话题,其中培育学生的阅读素养与文学素养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在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课堂中,小学生不但能够增加自身诗词的储备量,拓宽自身的文学视野,还能够对古诗词开展深度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为文学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同时,在对多篇古诗词的反复诵读中,学生不仅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知古诗词中叙写的意象、体会古诗词中营构出的意境,对古诗词进行整体性把握,增强对整首古诗词的情感体验,还能够从更为微观的角度出发,对古诗词中的诗眼、关键词、经典名句等进行字斟句酌地细读与赏析,从细节信息的分析中理解古诗词更为深邃的思想情蕴、把握诗人隐含在字里行间中思想态度、体会诗人的言外之意、感受古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这样的古诗词阅读过程是一次深度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对于培育学生对古诗词的感知力与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发展学生的文学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阅读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获取语言知识、收获语言学习经验、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形式。在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中,学生既能夠接触到大量、极具文学价值的古诗词文本,从诗人字斟句酌的创作成果中学习古诗词的“炼字”“酌句”,学习众多的词汇知识与句型知识、收获丰富的语言学习经验,还能够从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诗词中了解各种各样的语法结构,逐步完善自身的语法知识体系,为实践语法知识、灵活表达语言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在长期的古诗词诵读中,学生既能够感知诗歌语言的节奏与韵律、把握不同诗歌的语言特点、了解诗歌多种多样的语言风格、熟悉诗词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还能够将对诗歌语言的理解与感受迁移到其他文体的语言学习中,进一步提升对语言的整体感知力,在后续的语言表达活动中更加得心应手。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课堂,区别于传统的浅阅读、窄阅读的古诗词课堂,是一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精细、细腻的文本鉴赏的阅读课堂。在这一古诗词阅读课堂中,教师能够从纵向拓展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深度,即指引学生由外及内、追根溯源地开展古诗词阅读,使学生能够以阅读为桥梁到达古诗词的深处,发现古诗词中的美学元素、品析古诗词中的优美意象、感受古诗词深刻的美学内涵与美学意义。同时,教师还能够从横向入手,拓展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广度,在充分利用教材古诗词资源的基础上,引入众多课外、极具审美价值的古诗词文本,为学生聚焦丰富的美学资源,助力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审美意识、提升审美水平。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

(一)营造阅读氛围,品读古诗词的意境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关键的一步,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感知诗歌的艺术风格、体会诗歌独特的意境。教师要立足于具体的诗歌文本,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之上,根据诗歌的基本内容与情感基调确定阅读氛围的创设方向,优化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感,使学生感知到古诗词优美深邃的意境。

以人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宿建德江》为例,本首诗歌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孟浩然,主要记叙了诗人停船夜宿江心洲时的郁闷孤寂的心情。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与本首诗歌画面内容相呼应、情感基调相符合的“江畔月夜秋景图”,引导学生根据图画上的相关信息,说一说图画中有几个人、有哪些景物、能从图画所呈现的画面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充分讨论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思考成果进行汇总,并用散文式的语言将诗歌中的画面生动地描述出来,使学生形成对本首诗歌的初步感知。在学生感知本诗的基本内容后,教师还应当为学生介绍本诗的创作背景,即本诗是诗人孟浩然离开故乡去往洛阳、漫游吴越时所作,帮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为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做准备。

随后,教师根据本诗中的意象,如“江水”“明月”“客船”,选取与本诗意境相符合的较为轻柔舒缓、抒发淡淡哀愁的音乐,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诗歌阅读氛围。同时,在学生正式阅读之前,教师还应当提醒学生借助课前讨论的成果,在自主阅读中将自己想象成本诗的作者,并结合生活体验、基于诗歌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知诗歌的意境。在舒缓轻柔的背景音乐所营造的浓厚氛围中,学生能够增强代入感,并将自己想象成诗人正在乘着小船漂流在江水之上。在日暮时分,将小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旁,独自看着江畔边来来往往的行人,遥望着远处无边无际的旷野与明月,听着江边流水潺潺的声音,顿时感觉无比伤怀。通过这样的沉浸式阅读,学生能够充分结合课堂学习成果与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诗中的意象展开丰富生动地联想,并结合文本将诗中的各个意象生动地融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总体意境、感受本诗的意境之美。

在学生阅读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说一说自己在阅读古诗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对本诗有何新的体会等,引导学生将阅读与表达结合起来,多方面地探究诗歌的内涵、感知作者的思想情感、深化对本诗的理解。

(二)设计群文阅读,品读古诗词的情感

群文阅读是创新教学方法的“产物”,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开阔学生阅读探究的思路。教师可以在古诗词阅读教学课堂中引入群文阅读模式,依据新课标对群文阅读的实施要求,增强群文阅读的主题性与教育性,设计明确的阅读主题统领群文阅读,并紧紧围绕群文阅读的主题为学生呈现多个文本,使学生基于多样的古诗词文本展开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对比探究,增强学生对群文主题意义的感知,提升学生的古诗词赏读能力。

以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出塞》为例,本首诗歌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主要内容是感叹边乱不断、国无良将,抒发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依据本首诗的主题思想以及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设计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活动。同时依据这一主题,从课内课外丰富的教学资源中,为学生添加其他有关爱国主题的优质诗歌文本,如陆游的《示儿》、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使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体会这四首诗歌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在“爱国情怀”这一主题的统领下,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群文阅读的任务,即“读一读爱国诗”“找一找爱国情”,引导学生在阅读与赏析古诗词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家国情怀,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理念。

在任务一“读一读爱国诗”的探究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阅读提供专业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准诗歌的字音与节奏,并在阅读中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出塞》时,教师可以针对文本中的多音字“将”“教”开展字词教学,向学生讲解“将”在诗歌中是“将领”的意思,因此应读作四声,而“教”在诗歌中是“令”的意思,因此也应读作四声。通过这样的字音教学,学生能够扫清阅读中读音方面的障碍,同时结合对字义的理解加深對全诗的理解。在这之后,教师还应当为学生划分诗歌阅读的节奏,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的情况下,进行有感情、抑扬顿挫地朗读,促使学生读出作者的爱国情感。

在任务二“找一找爱国情”的探究中,学生需要结合上一环节阅读学习的成果,并立足于群文阅读的主题,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探究四篇诗歌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内涵与意义。为了高效探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四位诗人的生平经历,讲解这四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促使学生从不同的历史背景中提炼出“爱国情怀”这一中心概念,体会诗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开展阅读活动,增强古诗词的活力

虽然古诗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但是由于历史的久远、语言表达习惯与现代不同等众多原因,与新时期的小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距离,难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使古诗词在语文阅读课堂中迸发出新的活力是语文教师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新课标强调学科实践活动的落实,这为古诗词阅读教学带来了灵感,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古诗词阅读实践活动,为古老的诗词文化增添时代气息,助力古诗词在现代课堂中彰显出全新的活力,引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古诗词的当代价值与超越历史时空的永恒艺术魅力。

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九课中的三首古诗词为例,本课包括《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诗都紧紧围绕本单元“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这一人文主题展开,分别描写了我国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三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的景象。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以及各个篇目的主要内容,为学生设计基于本单元古诗词阅读的实践活动,如“节日诗词大会”“主题诗词大赛”等,引导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积极阅读古诗词、深入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节日文化、体会古诗词的当代价值、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在“节日诗词大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诗词共读、创新编排等环节,引导班级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在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准备,引导学生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诗词、了解我国重要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等,助力学生高效地展开探究。

在“诗词共读”活动中,学生需要利用课上学到的关于诗词朗读的多样技巧,与小组成员饱含深情地朗读三首诗,读出三首诗歌的音韵美,并结合表情与动作来传达出诗歌中蕴含的节日内涵。在学生读完以后,教师可以从多个维度出发对各个阅读小组的表现情况进行打分,如阅读的语速、节奏的把控、感情的传达等,为学生提供有益的阅读建议。

在“创新编排”活动中,学生需要对三首古诗进行回顾学习,运用创新编排的方式将三首古诗中表现的节日场景演绎出来,并在演绎活动中表达自己对传统节日的独特理解。如,在《元日》这首诗歌的创新编排中,学生可以在原诗歌描写的放爆竹、贴春联、饮屠苏酒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资料搜索成果以及过春节的真实经历,加入打扫屋子、发红包、吃团圆饭等场景,使情境演绎更加富有现代生活的气息,为古诗词注入活力。通过回顾学习诗词与开展创意编排,学生不但能够增强自身的创意意识与实践能力,还能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感受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古诗词知识大赛”活动中,教师可以围绕本单元的主题设计与传统文化或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参与竞赛。教师既可以围绕传统节日出题,如询问:“哪些诗句描述了端午节的景象?哪些诗句与传统音乐紧密相关?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写了元宵节的哪些风俗习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我国哪个传统节日有关?诗人是如何庆祝这一传统节日的?”让学生进行抢答,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的成果与课外学习的成果结合起来,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素养,助力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落实好古诗词阅读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灵活运用阅读教学的策略,设计丰富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在古诗词阅读的课堂中培育浓厚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群文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群文活动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