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人们总是双向奔赴

2024-04-21周云龙

家长 2024年7期
关键词:护工周记病房

□周云龙

从上海到南京,一天之内出院、转院,再出院、再入院……在第三家医院,章先生推着大病手术后的妻子见到徐阿姨时,已经心力交瘁,但脑子里还是闪过一连串问号:不过一米五的个子,能搬得动病人?能24 小时陪护吗?

章先生一边想着“不行再换吧”,一边从口袋里摸出100 块钱递过去:徐阿姨,这个给你零花。徐阿姨手一摆,语气很坚决:要你什么钱?你们不是给工资的嘛。

章先生有点尴尬地缩回手。后来,他在陪护妻子的周记里写着:“在其他医院都给护工小费的。当时,我被上了一课,是我小看了人家。”章先生的陪护周记断断续续敲了十万多字,“徐阿姨”出现过200多次,其中谈到“钱”的地方有两三处。

那年春节前,医院按医保规定通知他们转院,因为在这里康复治疗已接近3周。院方帮助联系了周边一家社区医院,考虑到大病康复的需求,选择的是单人间,当时有且只有一间高档病房。会客室、长沙发、大彩电,条件不错,费用也不低:800元一天。

睡在豪华、宽敞的单人间,徐阿姨却不舒坦,想想康复治疗一天得砸进多少钱,想想住院开支一天又要花费多少钱……越想越觉得心疼。白天照料病人的间隙,徐阿姨主动和医院的保洁大妈套近乎,她们最了解病房的入住情况。一聊就有了惊喜发现:一个病人刚出院,空下一个小单间,一天只要200元!

徐阿姨立即“通报”章先生。在电话那端,章先生足足愣了5 秒:“转到那里你又要受苦了,只能睡陪护的单人床……”徐阿姨反过来开导他:“黄老师目前只能躺在床上,空间再大也没有意义,还浪费钱。至于我,能有地方休息就行。”转病房时,章先生决定和徐阿姨讲个条件:省下的费用至少一半要留给徐阿姨零花!徐阿姨又是连连摆手:“你们用钱的地方多啊!”

章先生一开始也觉得她“傻”,不过近距离观察发现,徐阿姨其实是真正的与人为善,善解人意。一次和章先生聊天时,徐阿姨交过心:“我们做护工的,用力不用力,用心不用心,还是不一样的。要我偷懒耍滑,做不到。”

黄老师爱干净爱美,徐阿姨一天至少给她擦洗两遍,隔两天洗一次头,每天要按摩手、按摩脚无数遍。脑部手术之后,语言和肢体部分功能丧失,黄老师有时说的话像是“外星语”,徐阿姨连蒙带猜竟能理解七八成。两人一起追剧、一起唱歌、一起说笑、一起自拍、一起散步……朋友们送来新鲜水果,徐阿姨小心翼翼喂给黄老师,而黄老师有时会冷不丁地用她不灵活的左手塞一个到徐阿姨嘴里。在与疾病抗争的病榻旁,她们渐渐处成生死相依的姐妹。

895天,两年多的时间,章先生说自己“打了一场注定要失败的仗”。不过,他觉得幸运的是,遇见了朴实、善良、本分的徐阿姨。而从事家政服务8 年多的徐阿姨觉得是自己运气好,碰到了知性、安静的黄老师,碰到了儒雅、亲和的章先生,见识了患难夫妻重情重义的样子。徐阿姨永远记得那次要命的牙疼,章先生半夜开车跑了几家药店找药。平时有个头疼脑热,他们也都当自己是家人问寒问暖,加菜加餐。徐阿姨同样记得,自己的儿子住院手术时,章先生强令她去照顾几天,并且给了红包,表示慰问。

在与黄老师最后告别时,徐阿姨哭得特别伤心,她是被人扶着走出去的。可是在陪护的日子里,徐阿姨从来没有在黄老师面前流过泪。黄老师化疗最痛苦的那几天,60岁的她会变回一个小女孩,调皮地喊“加油”。

有人说,人这一辈子最放不下两样东西,一个是“钱”,一个是“情”。“钱”和“情”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让那么多人牵肠挂肚?保姆兼护工兼翻译的徐阿姨,用800 多天的默默陪护给出她的答案:“钱”,满足生存的需求;“情”,感受生命的意义。

猜你喜欢

护工周记病房
北京护工故事
更正
主题式周记活动的实施与探索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写进梦里的周记
便宜的病房
上海市护工行业市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帮忙
模范护工
周记辅导应符合学生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