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幼儿午睡习惯养成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

2024-04-18杨敏鹭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如厕小班环节

杨敏鹭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才能教人积极向上。午睡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一环,充足的睡眠是幼儿保持全天精力充沛、身心健康的重要前提。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还不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其生理特点及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在午睡习惯的养成方面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合理、积极有效地引导,从而帮助幼儿提高午睡质量,达到身心愉悦。

一、小班幼儿午睡现状:随心所欲

午睡时,小班幼儿常常出现以下三种状态:安静入睡、半睡半起、无法入睡。安静入睡固然是最好的睡眠状态,但班内只有部分幼儿能达到这一状态,另有部分幼儿睡到一半就爬起来,试图与同伴交头接耳、说悄悄话。还有个别幼儿则在整个午睡时段几乎没有真正进入睡眠状态,午睡质量欠佳。上述情况也从侧面反映出以下问题。

1.幼儿午睡概念浅薄

小班幼儿离开父母的怀抱,来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教师提醒午睡时间到了,幼儿总是慢慢悠悠,讲话声和笑声此起彼伏。睡到小床上后,他们更是经常东张西望、交头接耳。这从侧面反映出幼儿对午睡概念的认识浅薄,并不理解为什么要午睡,导致重视程度不够,午睡时总是随心所欲。

2.家长缺乏重视

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家庭是幼儿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育儿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与幼儿共同成长的过程。所以,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当幼儿还未进入幼儿园时,父母就应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引导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养成一些基本的习惯,如按时进餐、午睡、社交礼仪等。对于午睡,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在家就不爱午睡,在园所不睡觉也是正常现象。虽然幼儿园不强迫幼儿必须午睡,但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会统一安排午睡时间。正因有些家长对幼儿午睡的重视程度不够,引导不够,故幼儿午睡时才会过于随心随性。

3.幼儿安全感的缺少

为了营造安静、舒适的氛围,幼儿在园午睡时,教师一般会拉好窗帘、关上灯,停止一切有声音的活动。而当小班幼儿接触这样一个安静、灰暗的环境时,身边又没有父母的陪伴和话语的抚慰,幼儿的安全感很容易缺失。所以,就会通过睁眼、与同伴说悄悄话等方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寻找安全感。这也是导致幼儿不愿安静午睡的原因之一。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及时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相关目标及关键经验,试图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提供适宜的支持策略,从而帮助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二、了解午睡的意义:重视午睡

虽然小班幼儿从教师和家长口中听过很多次“午睡”一词,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午睡”却不一定清楚。午睡前进行的准备工作,如盥洗、如厕、脱衣等环节会让一部分尚不习惯午睡的幼儿感到慌乱和抗拒,因此常出现“老师,我不想午睡”“老师,我睡不着”等状况。

1.了解午睡的概念和好处

面对上述情况,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幼儿了解为什么要午睡。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绘本等方式,较为直观、形象地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午睡,引导幼儿感受午睡的快乐,能愉悦地爱上午睡。面对个别实在不愿午睡的幼儿,可采用个别谈话的方式,了解其心中的想法和不愿午睡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指导,尽量让每个幼儿都能接受午睡。

2.保持午睡前的心情愉悦

幼儿在园期间,午睡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午睡能很好地补充幼儿上午活动的体力消耗,对其生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教师应结合生理特点、发展水平等,通过适宜有效的方式,让他们在午睡前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午餐后可组织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散步,到户外晒晒太阳,和好朋友聊天等,为即将到来的午睡做好准备。

三、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午睡

3~6岁是幼儿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做好幼儿午睡习惯养成的引路人,帮助幼儿做好午睡准备。

1.午睡准备之“如厕”

教师要固定午睡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其中,如厕环节是第一步,且需在上床午睡前完成,否则很容易出现刚上床就要小便的情况,这样幼儿不仅无法安静入睡,长此以往还容易影响自己和他人的睡眠质量,甚至导致其他幼儿“跟风”。因此,午睡前,教师需先提醒幼儿到盥洗室如厕,为良好的睡眠做好准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多点耐心,避免使用催促和命令的口吻。

2.午睡准备之“脱衣裤”

小班幼儿还不完全具备自主动手的能力,教师在幼儿午睡准备之“脱衣裤”环节中,需加强引导,敏锐地发现幼儿的需求,选择时机适时介入,尽量让他们有机会、有条件自己动手尝试。在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幼儿愿意自己动手,在不断练习和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穿脱衣裤的方法。

3.午睡进行时

幼儿园的午睡时间相对固定,对于幼儿午睡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午睡时,教师要做幼儿安全的“巡视人”,给予幼儿充分的安全感。此外,有的幼儿习惯趴着睡,有的幼儿喜欢蒙头睡,还有的幼儿会把腿伸到旁边小朋友的身上……当出现类似情况时,教师要及时帮忙调整,在其睡醒后加以提醒、引导,帮助幼儿安全、舒适地午睡。

4.一日生活之渗透

培养并强化幼儿的午睡习惯,除了午睡时间,教师也可在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不断渗透与午睡相关的内容,如在生活区提供一些幼儿衣物,拉链式的、套头式的、纽扣式的等,充分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练习独立穿脱衣服,学习正确、便捷的穿脱方法。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幼儿在观看、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辨别睡姿,懂得不良睡姿的危害,并有意识地自我规避。

四、创设温馨的环境:爱上午睡

环境虽然不会说话,却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午睡时,温馨、舒适的环境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睡意,提高其睡眠质量。

1.温馨、柔和的环境

午睡时,需帮助幼儿先将情绪安定下来,因此午睡房的布置要温馨、色彩要柔和,也可将墙面进行简单的装饰,让幼儿进入午睡房时身心得到放松,情绪变得平稳,有种回到家的感觉。若是一些对比强烈的色彩,或是色块较大的装饰,则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导致其入睡困难。

2.简单、清晰的图示

小班幼儿年龄小,教师在创设午睡室环境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图示,引导幼儿的行为。如在床头贴上黄色的五角星标志,代表幼儿午睡时头的方向;在地板上贴上可爱的小脚印标识,提醒幼儿此处是放置鞋子的地方;利用网格架和卡纸,将如厕、脱鞋、脱衣、盖被等睡前几件事采用悬挂的方式展示出来,帮助幼儿不断巩固相关经验。

3.优美动听的声音

美妙的声音总能带给人愉悦的体验和感受。午睡环节,教师可播放一些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故事或轻音乐,通过优美动听的声音,向幼儿传递准备入睡的信号。挑选故事内容时,教师可优先选择篇幅适中、文字清晰、普通话标准并带有舒缓背景音乐的故事。而轻音乐的选择方面,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兴趣,选择一些钢琴曲、哄睡曲等类型,帮助幼儿愉快入睡,并伴有美好的午睡体验。

4.教师亲切的话语

午睡时,心理环境的营造也十分重要,紧张和不适感都不利于幼儿午睡。教师应学会“察言观色”,及时发现幼儿的困难和需求,比如衣服脱不下来、被子铺不开、裤子拉不下来等情况,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当上述情况司空见惯时,教师应做好情绪管理,避免急躁和不耐烦,多用温和、亲切的话语进行指导和帮助,只有这样幼儿才会真正地放松身心、顺利入睡。

猜你喜欢

如厕小班环节
下期预告:如何帮助幼儿愉快、轻松地进行如厕训练?
论跨性别者如厕权实现的困境与方式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策略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