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回译在文物公示语翻译中的应用

2024-04-17桑雨心雷简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4期
关键词:公示语

桑雨心 雷简

摘 要: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背景下,博物馆展品的英文公示语至关重要。妇好墓出土文物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张特色名片,其公示语的英文翻译却有所缺失,未能有效發挥其文化传播的作用。基于此,文章着眼于妇好墓出土文物的英文公示语,依循回译性原则,浅析回译在英文公示语中的应用及可能性,进而为英文公示语在传播展品内涵与文化方面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同类文物公示语的英文翻译提供可能性。

关键词:回译;文物翻译;公示语;中国国家博物馆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4.020

博物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愈加频繁,博物馆中越来越多的文物增添了英文说明。为文物增添英文说明能够增强加强国际游客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是对外宣传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物翻译不仅要考虑历史学、考古学知识,更要考虑翻译文本的信息准确性和文化互动性。师新民在《考古文物名词英译探讨》一文中提出文物翻译需遵循回译性;陈志杰和潘华凌认为,回译法是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价和研究两种语言间中相互关系的方法,它不但可以检验译文的准确性,还可以为观测不同语言文化差异提供一个远景视角。探讨回译在文物翻译中的应用有助于借译文进行文化传播与交互。

本文搜集分析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古代中国展区妇好墓展品介绍,发现部分文物缺少英文译文或存在译文不准确的问题,因此通过回译对其英文译文进行补充、改进,并探讨回译在文物翻译中的应用及作用。

1 回译的概念

回译(back translation)是一种翻译活动,沙特尔沃思(M. Shuttleworth)和考伊(M. Cowie)的《翻译研究词典》(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中对“回译”的界定是:Back-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in which a text which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a given language is retranslated into SL(回译是一个将被翻译为某种语言的文本重新译回源语的过程)。冯庆华先生认为回译是以译文为原文的翻译。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其过程是从译文回归到源文本。李全安等则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指出回译就是“将甲语种译入乙语种后又再作为素材引用从乙语种译回甲语种或从第三第四语种译回原始语种”。

回译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有本回译,一类为无本回译。顾名思义,有本回译即有原文可供参考,故而可以通过回译检验译文是否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含义,而无本回译则无完整原文可考。由于同一时代或同一类型的文物存在相似性,其文字介绍亦存在相似性,故仍有相似原文可视作局部原文作为参照。此外,无论是作为“缺乏原译的回译”,还是作为异语写作的回译,都不是绝对的“无根回译”。无本回译虽没有原文,但其传达的文化是有根的。故笔者认为,若无本译文回译后能够较为明确地传达源语本意和文化,且与同类型文本的表达无较大出入,则可视为优质。聂佳伟基于王正良的“未至译”理论提出的“无本无至译”,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本文搜集整理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妇好墓出土文物公示语,通过研究发现,部分公示语的翻译存在缺失、翻译不当的问题。本文将运用回译对其中的文物公示语进行改进,并通过对回译过程的研究分析翻译对文化交流的作用。

2 对回译在妇好墓文物公示语翻译中的分析

回译一直被看作是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价和研究两种语言间相互关系的方法。在文物翻译中运用回译法不但能检验翻译的准确性,还能根据语言关系研究中英文化的差异,也能为文物翻译的“归化”和“异化”提供思考途径。因此,本文将应用回译法检验妇好墓出土的三件藏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所公示的英文介绍。其分别是“妇好”青铜偶方彝、“妇好”青铜鸮尊、“妇好”青铜三联甗。

例1:“妇好”青铜偶方彝部分简介

源文本:器由器身与器盖两部分组成,形似两尊方彝联成一体。器身呈长方形,口部微敛,方唇长边一侧有7个方槽,另一侧有7个尖槽;肩部内凹为弧形;腹部呈长方形,体腔中空,两端置附耳,腹下部略内收;整器以云雷纹为地,饰鸟纹、夔龙纹、饕餮纹及三角纹,异常华美。

译文:“Fu Hao” Bronze Paired Fangyi (wine vessel)

The vessel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the body and the cover, which together resemble the combination of two fangyi. The body is rectangular, with a slightly converging mouth. There are seven square grooves on one side of the long edge of the square lip and seven pointed grooves on the other side. The shoulders are concave and arc-shaped. The abdomen is rectangular with a hollow body cavity, the two ends are attached to the ears,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abdomen is slightly retracted. The entire vessel is covered with cloud and thunder patterns and decorated with birdpatterns, kui dragon patterns, taotie patterns and triangle patterns, making it exceptionally gorgeous.

分析:可以看出,源文本较为简洁客观,所以回译后大部分能与源文本对应。但由于源文本包含一定具有强烈的古语特色或中文专有的词汇,如“四转角均置扉棱”“腹下部略内收”,故在汉译英时需先将中文意译再进行汉译英,如此会使源文本有一定的变形。所以回译后专有词的英文并不能完全对应其源文本,而更多对应的是源文本的二次加工文本,如对“The vessel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the body and the cover, which together resemble the combination of two fangyi”进行直接回译则为“容器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是身体和盖子,它们一起像两个方彝的组合”。王克非基于对汉英/英汉对应语料库的考察,发现译本扩增现象。也就是说在汉译英时,英文译文出现了一定的显化(explicitness),即译者增添了解释性语言、连接词以增强译文逻辑性,这导致回译后相比于源文本,回译文略显冗长。

柯飞提出,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可以说是检验翻译优劣的永恒标准。但是忠实并不代表刻板,故不能将以回译检验准确性的标准定为字字对应。正如穆善培先生所认为的:“要忠于(或基本忠于)原著精神而又英文通达为目的。”

例2:“妇好”青铜鸮尊部分简介

源文本:“Fu Hao” Owl-shaped Bronze Zun (wine vessel)

This marvelous artifact can be regarded as the pinnacle of bronze art in the late Shang period. The shape of this zun is a standing owl balanced with a tail and two feet arranged both functionally and aesthetically. After the technical exploration of the pre-shang period the bronze casting of the late Shang witnessed a huge leap forward in both smelting and pattern-making techniques. (By Huang Yi).

译文①:这件神奇的工艺品堪称商代晚期青铜艺术的巅峰之作。该尊的造型是一只双脚平稳站立、带有尾巴的鸮,这种造型设计同时兼具功能性和美感。经过商代前期的技术探索,商代晚期的青铜铸造在冶炼和纹样技术上都有了巨大的飞跃(笔者译)。

译文②:妇好鹄尊可谓商后期青铜器造型艺术的鸿篇巨制。整器外形呈站立的猛鹄,下垂的鹄尾在构思上匠心独具,形成与双足平衡的三点,功能与审美二者兼备。经过商前期的技术探索,商后期的青铜器铸造无论在冶铸工艺还是在纹样制作工艺方面,均有巨大飞跃(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译)。

分析:该段英文介绍回译后与原文绝大部分内容重合,无较大出入,故而可认为英文译文较好地、基本完整地传达了原文内容。值得注意的是,“鸮”一字虽指猫头鹰,却为古称,蕴含了古代文化内涵,与今名不完全相等,故在展品名称和介绍中应将其拼音添注在旁。此外,原文中不存在需要进一步解释的专有名词或文言表达,故翻译难度较小,能较好地与原文对应。

例3:“妇好”青铜三联甗部分简介

源文本:“Fu Hao” Triple Bronze Yan (steamer)

The “Fu Hao”triple bronze yan (steamer)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upper part (three cauldrons) and the lower part (the joint rectangular body). It is similar infunction to the modern stove, lending it its name “the triple yan.” Fires can be lit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yan, which can also function as a steaming apparatus. The triple yan is able to cook several kinds of food at the same time, and represents one of the earliest ancient bronze cookers with multiple vessels existing today.

译文①:“妇好”三联甗(蒸锅)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三鼎,下部—相连的长方体。它在功能上与现代火炉相似,因此得名“三聯甗”。甗的下部可以生火,也可以用作蒸设备。三灶能够同时烹饪多种食物,是最早的同时具有多个容器的古代青铜炊具之一。

译文②:此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用以盛物,下部为鬲。该甗由并列的三个大圆甑和一长方形承甑器组成。

此段介绍在官网并无完整的相应的原文,属于较为特殊的无本回译类型。由上文笔者翻译可知,该英文公示语回译基本能完整传达其所想表达的含义。

但与其部分原文对比后,可见“甑”“鬲”二字在英文公示语中的缺失,虽无碍表意,却在传播文化的层面上有所缺失,无法回溯到“文化的根”。回译视角下认为这属于文化未返回,应该将二字的拼音以括号的形式分别注解在“上部”“下部”一旁。

分析:以上三件展品名称的英文翻译均在原有中文上增加了对展品原功用的注释,如“wine vessel”“steamer”,以便于英文读者更好理解展品的基本信息和内涵。

除展品介绍以外,可对展品介绍中的部分生僻字、文言文、相关背景、同类展品基本信息和隐性文化内涵进行补充讲解。就妇好墓出土文物而言,以下内容可作为回译后与源语相比多出的补充讲解:“鸮”“甗”等字的解释;青铜器的产生、没落、基本技法、常见器物等信息的介绍;礼器的定义、用途、重要意义、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等。以上信息对于大多源语为母语的参观者而言是常识,而对于外国参观者而言是充分理解展品应当具备却实际不具备的背景知识,故是相当重要的。这正如江慧敏、王宏印采用无本回译法研究高罗佩翻译《狄公案》时所发现的一般,高罗佩为外国读者增补部分中国文化背景(狄仁杰作为侦探却能一变成为拥有较多医药知识的行医进行查案的原因)以助理解。额外提供背景相关信息有助于更好地传达原文所蕴含的内涵。此亦是回译带给我们的新的启发。

3 回译在文化翻译与交流中的作用

回译一般被认为是检验翻译准确性、有效性的方法,用回译法对译文进行检验有利于提升译文的准确性,提升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此外,师新民提出回译性原则是文物翻译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此处的回译性原则是指英文译名的形式与结构应尽量与中文相似。这样中文母语者听到其英文译名时能想到其对应中文,有利于文化与信息传播的双向性。

但是,在回译过程中会发现,译文并不完全与源文本对应,有时甚至会出现偏离。一个文本被翻译为目的语后,会渗透、吸收、利用目的语文化,又重新翻译回源语可能会对源语言文化产生影响。故翻译的偏离不符合回译性原则,但这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反而反映出文化的交织和互相影响,从而提供一条观照本文化的途径。

翻译活动是一种文化交流、关照并且融合的过程。通过翻译的“异化”,源语言的文化被转化为具有译入语特色的一种文化交织体。“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作用下,任何译本都是不同文化/文学体系间冲突和妥协的结果”,故将文化交流与传播看作原封不动的输出是一个伪命题。翻译学就是要研究“文学现象穿越语言的界限通过翻译而在目的语环境中得到接受的过程”。在翻译中,译者需要参考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知识,并对译入语文化进行研究,经过这一系列加工,译文会发生变化,重新译回源文本时就会出现文本的变异。回译者往往要通过一系列过程复现文本变异的发生轨迹。因此,回译成了一种逆向思考、探寻并且能再现文化交往发生轨迹的过程。

总而言之,回译不仅是一种翻译方法,也是一条文化观照的路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强,译出的任务也会越来越重。王宁先生指出:“翻译的重点就应该从外翻中转变成中翻外。也就是说要把中国文化的精品、中国文学的精品翻译成世界上的主要语言—英文,使它在世界上拥有更广泛的读者。我想这也是全球化时代文化翻译的另一个方向。”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了解中国文化,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应将更多的中国历史文化珍宝介绍给世界。英文公示语将文物作为一张名片展示给世界,更好地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未来,随着译出文本的增多,回译活动也会愈来愈频繁。译者不应机械地使用回译法,仅仅将其当作文本检验的工具,而应通过回译法发掘文化之根所在,深入理解本国文化,同时觉察不同文化特质。将译文作为文化融合的产物来看待,在翻译工作中融合理解,产出更好的译本,在推进文化全球化的同时,坚持本国文化的民族性与独特性。

4 结论

妇好墓出土文物多为青铜器,中文公示语具有古语色彩浓厚、重复词汇多、短句多等特点,与英文用语习惯有着较大出入。因此,回译后的文本与源文本存在一定偏差。通过笔者分析,这些偏差的存在不一定证明了译文不忠于原文,故回译法不应被机械地视为检验英文译文的工具。但同时,从回译视角来看,在文物翻译中是否达成以下两点要求尤为重要:一是能简明扼要地传达文物原有内涵和文化;二是能保留文化根源。倘若可以实现以上两点目标,则可以较好地实现以英文公示语传达中国文化的目的。

文物翻译是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不仅要保留本民族的文化內核,还需让译出语国家的读者清晰明了地领会译文。这需要译者运用回译对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进行观察、观照、对比、分析,以挖掘二者之间的不同及联系,在此基础上译出忠于原文且具有文化融合特质的译文,较好地传达文物所蕴含的内涵和文化。■

参考文献

[1]Mark Shuttleworth,MoiraCowie.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陈志杰,潘华凌.回译: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交汇处[J].上海翻译,2008(3):55-59.

[3]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江慧敏,王宏印.狄公案系列小说的汉英翻译、异语创作与无本回译:汉学家高罗佩个案研究[J].中国翻译,2017(2):35-42.

[5]柯飞.翻译中的隐和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303-307.

[6]李全安.文学翻译275问[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7]穆善培.历史文物汉译英的忠实与通顺问题[J].上海科技翻译,1991(3):11-15

[8]聂家伟.回译的类型与意义探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8-105.

[9]石春让,肖佳丽,赵秋苹.回译理论指导下中国古代建筑术语的翻译策略[J].翻译与传播,2022(2):144-164.

[10]师新民.考古文物名词英译探讨[J].中国科技翻译,2007(3):61-62,35.

[11]王建国.回译与翻译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之间的关系[J].外语学刊,2005(4):78-83,112.

[12]王宁.翻译的文化建构和文化研究的翻译学转向[J].中国翻译,2005(6):5-9.

[13]王宏印.从“异语写作”到“无本回译”:关于创作与翻译的理论思考[J].上海翻译,2015(3):1-9.

猜你喜欢

公示语
浅析赣州市景区公示语的翻译
公示语翻译探究
提高全民语言意识 发展城市软科学建设
嘉峪关文物景区公示语英译研究
探析长沙岳麓山韩语公示语误译现象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关联理论关照下的公示语翻译考究
从合作和礼貌原则谈商业场所公示语的翻译
公示语的功能及其翻译原则
公示语汉英错译的原因分析及其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