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任务群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4-04-10汤艳仙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排头校区

教育 2024年9期
关键词:设置阅读教学情境

汤艳仙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排头校区

在新课改背景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教师采用任务群设置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新课标提出了六个关键学习任务群,包括阅读与交流、阅读与表达、文字梳理与积累、思辨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这些任务群贯穿于整个小学,并展现了层次递进的特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习任务,为学生巧妙设置学习任务。通过围绕任务主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构建更全面、更高效的语文课堂。

学习任务群的特征

任务的引导性 学习任务群凸显了课堂教学中任务的导向作用。通过设置具体的学习任务,教师能够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内容和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任务群的设置尤为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明确教学主题和内容,并在主题的引导下,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划分为多个子任务群,每个子任务的完成都推动着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流畅进行。在设置这些子任务时,教师应确保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紧密的逻辑联系,还要体现出层层递进的特征。在任务群的引导下,学生得以高效利用课堂时间,系统地学习基础知识,并完成教师精心布置的学习任务。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思维路径,进而将阅读中的真实感触和宝贵经验迁移至写作练习中。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锤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任务群视角下所设置的阅读任务,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的阅读情境,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得以深入交流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诸多弊端。

学习的自主性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强调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任务群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也注重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应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和语文经验,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语文探究的积极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语文学习任务群整合了阅读、写作、探究等实践活动,将教学情境、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有机融合,使学生在任务群的驱动下自由探索和思考,进而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创新。这样的任务群设置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情境的真实性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置重点在于创设学习情境,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情境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应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已有学习经验。情境的设置还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素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在真实任务情境的引导下,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探究任务来减少传统的知识点讲解,使学生在参与阅读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同时也能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整合教学素材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置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方向,并整合课堂教学素材。在整合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灵活调整,确保课堂教学内容的均衡性和有效性。这有助于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理念,深入探究语文阅读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层次化训练。学习任务群理念还为教师重新组合教学资源体系提供了基础。在任务群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首先明确课堂学习主题。主题不仅应包含单元主题,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灵活调整,巧妙设置学习任务群的主题,根据主题整合教学资源,最终形成学习任务群。学生在任务群的引领下,利用教师整合的学习资源进行深入探究,在完成任务群的过程中提升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优化教学氛围 在新课标中,鼓励教师灵活运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为学生创设真实丰富的学习情境,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意识和学习主动性。学习任务群理念的提出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方向指导。例如,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情境设置时,教师可以立足于家庭、学校、社会等交际场景展开阅读实践,以现实文本为依托,帮助学生开展深入阅读和探索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认知,提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在参与阅读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记录整合有价值的信息,达到阅读、写作和交际融为一体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学习任务群的实施策略

明确任务主题,挖掘阅读素材 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人文主题与语言主题双线组合是其内容编排的显著特征。教师在设置学习任务群时,应将编者的编写意图转化为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其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的任务主题,并立足于主题引导深入挖掘阅读教学素材。设置学习任务群时,还应确保有计划性和目标设置,避免随意性。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整个单元包括《文言文二则》《真理诞生于100 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呀》等内容。在讲解《文言文二则》时,教师可将学习任务主题设置为:从物理学的角度解答两小儿的问题;对于《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教师可设置任务群:寻找科学历史上能从生活发现真理的真实事例。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只是简单地向学生讲解教材,学生机械化地理解教材当中的内容,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新课标指出,教师必须要深入拓展阅读资源,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综合性和自由性,为学生开展深入思考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设置学习任务群时,必须要首先明确任务主题,以主题为引导,深入挖掘阅读教学素材。

在讲解《真理诞生于100 个问号之后》时,文章当中主要列举了三个科学事例,这三个事例在科学历史上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主要表现的是“以事明理”的道理。人文学科侧重于呈现内涵与思想,所以作者在讲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也包含化学、地理和心理三个学科,教师就必须要立足于“以事明理”这一主题,为学生整合其他学科的阅读素材,帮助学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科学意识。而这也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在深入研究教材的过程中,挖掘丰富的阅读教学素材,进而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细化任务目标,创设阅读情境 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素材与教学方法。在学习任务群理念指导下,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获得怎样的能力和素养,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构建怎样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使学生在参与阅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升收集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学习任务群的应用价值,制定细化的任务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任务目标真正服务于阅读教学。

在讲解“阅读古典名著,体味人生百态”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任务目标:一是从情节、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等要素出发,梳理古典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框架;二是能够立足于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个要素对故事情节进行复述,并且能够有创造性地转述故事;三是能够熟练地应用精读和对比等不同的技巧,提取文章当中的关键信息,并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剖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而达到概括文章主题的目的;四是感悟在古典文学名著当中所蕴藏的历史元素和文化内涵,并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五是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会通过书面写作和口语表达的形式展现出来;六是能够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并且能够从单篇阅读转化为群文阅读,将课堂上所学到的阅读技巧灵活应用于课外阅读拓展当中。教师应当根据以上细化的任务目标为学生设置学习任务群,组织学生开展有序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积累阅读素材与表达相结合。

在设置学习任务目标之后,教师必须明确,要想实现学习目标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开展阅读活动和表达实践,而教师必须以学习任务主题和目标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景当中,完成学习任务。同样以“阅读古典名著,体味人生百态”这一单元为例,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习古典文学名著的创作魅力,并且能够积极地展开创意表达,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式的语言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例如,中华古典名著是传统文化的优秀结晶,在古典名著当中每一个人物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文学名著能够看到诸葛亮、孙武、武松等经典的人物形象,他们也给人们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此时教师就可以将阅读的重点设置为“人物形象的分析”,使学生立足于某一个或多个经典人物形象,对文章进行细读,从品格和言行等多个角度入手,解析人物形象特征。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样也能够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

巧设实践任务,品味文学魅力 在新课标当中,同样明确了阅读与表达之间的关系,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写作能力。通过学生的真实感知和深入联想,感悟文学的魅力,进而获得极具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通过描述实践来塑造人物形象,进而揭示文章的主旨。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使学生首先进入文本,通过故事和场景本身感知人物形象的特征,并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真实情感,明确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而帮助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

在教学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可以从设置实践任务的角度帮助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魅力。例如,教师设置的任务可以是:大家能不能画一个父亲在雨雪天背“我”上学的场景,让大家体会到父亲对“我”的爱?在你画这个场景的过程中,你要突出的细节是什么?完成绘画实践之后使学生通过口头交流和复述的方式,用文学的手法对故事进行描述。通过这种图文结合的形式,更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学习是服务于日常生活的,进而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说说我的心里话”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生活当中最希望对他人倾诉的心里话通过写信的方式传递出去。学生倾诉的对象可以是亲人、朋友,也可以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学生所表达的情感可以是感谢,也可以是敬佩,同样也可以是建议。通过这种活动能够使学生学习不同的情感表达方法,进而使学生学会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真实看法,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创意表达平台。

明确小组任务,总结阅读经验 以学习任务群为导向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分组分工合作,整合学习经验进行阅读,进而提升阅读水平。首先,在前期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整体学情制定合作任务,例如让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共同学习。其次,在学生具备一定写作基础后,鼓励他们分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或绘画任务,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小组学习任务可以是:自己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并完成调查报告。具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负责设计问卷内容,性格外向的学生负责调查采访,而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则负责统计调查数据。这种合作形式可以使学生充分交流学习经验,达到锻炼语文思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的目的。

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通过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设置学习任务主题,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言堂”的现象。通过实际任务的驱动,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学习方向,更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实践中。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从多个角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从而构建以核心素养为主体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学科知识,还培养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此外,教师也能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猜你喜欢

设置阅读教学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护患情境会话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