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专业文化的策略研究

2024-04-09河源理工学校黄国珍

广东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职素养职业

文/河源理工学校 黄国珍

“专业文化”是中职学校特有文化,指的是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面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专业文化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抓手。笔者将“专业文化”分为职业素养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引领示范教育四个层面,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专业文化渗透在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策略,即将职业素养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及引领示范教育贯穿于中职语文课程教学全过程,形成与本专业发展匹配的中职语文课程体系。

一、中职学校艺术与设计制作专业的顶岗实习生存在的问题

1.专业文化认同感不足

笔者通过对本校19级艺术与设计制作专业近200名顶岗实习生展开调查,暴露出来的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专业文化认同感不足。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专业的灵魂和旗帜,是专业发展的驱动力,其核心在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专业理念、专业精神、专业方向、专业品牌的基本价值的认同。中职学校的专业文化是中职学校中不同门类的专业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特色文化体系,中职学校开学初要促使学生对专业文化产生认同感,形成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而这也往往是很多中职学校忽视的一个问题,当然我校开学初就开展了一系列的入学思想教育,但更多侧重于学校规章制度和所学专业介绍,从而导致学生专业文化认同感不足。

2.职业生涯规划较模糊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基于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评估、分析和总结,全面权衡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经历与不足等多方面,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它就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中职学生前行的方向,尽早地做好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学生成功迈入社会的非常关键一步。

在调研的过程中,笔者与顶岗实习生交流发现,学生在新生入学教育时明白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不少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坦言“满怀期待进入实习岗位,但实习几个月后发现,每天的工作我实在提不起兴趣”。我们不难发现,中职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从学生变成职场人,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职业定位不准确、目标设定不清晰、实施策略不科学等问题,因此对中职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

3.缺乏必备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一个人经过学习训练后,在工作岗位上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中职学校学生年龄偏小,社会阅历也相对较少,而大部分中职学生毕业之后就直接步入社会,因此在入职初期就暴露出缺乏必备职业素养的问题。

笔者在与企业老板座谈中发现,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时,除了关注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之外,更加关注人才的职业素养,尤其重视人才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然而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渗透的意识淡薄和理解片面,导致课堂教学依然存在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职业素养培养的问题。总之,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学生缺少专业文化认同感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较差,抗压能力较弱及较难适应企业岗位,出现离岗率较高的状况。这需要引起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寻求思路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和胜任工作岗位。

二、中职语文渗透专业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是服务于行业、企业发展,因此中职学校应与行业、企业需求保持一致。

中职语文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应当以适应职场需求的“准职业人”为目标,实现从“中职生”到“职业人”的无缝对接。因此,专业文化有效渗透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使中职学校学生增强对专业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开展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理想;另一方面提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为更好适应未来职场打好基础,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好达成精准育人。因此,笔者将专业文化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图探索出一条中职学校“专业性”与“文化性”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路径。

三、中职语文渗透专业文化的难点分析

1.教学内容未能凸显专业文化

我校语文课程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国规教材,分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而我校语文只上一学年的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未列入授课计划。基础模块侧重于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每一册共六个单元,每个单元由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部分组成(见表1)。中职学校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逐渐“边缘化”,每周一次课两个课时,受课时限制,语文教师授课时不得不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加上很多中职语文教师本身缺乏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专业文化渗透的意识,因此他们更偏向每单元阅读与欣赏选篇的课文进行授课,而忽视灵活度较高的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选篇的课文内容侧重于知识的讲解,不能凸显出具有独特魅力的专业文化,加之教师缺少相关案例和经验分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缺乏凸显专业文化的教学内容是中职语文渗透专业文化的一大困境。

表1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各模块学时

2.教学目标未能融入专业文化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职语文国规教材的基础模块侧重于培养中职学校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文本的分析。如果仅仅依靠传授语言知识,缺乏专业文化的案例和经验的专业性指导,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水平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并未有意识地将专业文化融入教学目标中去,顶多就是将职业素养列入能力目标或素养目标,但大多数都是流于形式,因“填鸭式”教学方法传统守旧,较少在课堂上开展活动,能力目标或素养目标就成了“空中楼阁”束之高阁,难以实现。

3.渗透方式缺乏行之有效手段

当前,中职学校一些语文教师只是简单将专业文化中的职业素养教育内容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却没有深入地研究如何将其与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使得专业文化内容过于零散,学生自然不理解学习专业文化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填鸭式”“满堂灌”简单粗暴的渗透方式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这种说教式反而会令人反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专业文化与语文教学割裂开来,很少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而专业文化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对专业文化的认同度,从而形成共同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要为学生提供实践与体验的机会,然而在实践中往往缺少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专业文化渗透。

4.评价体系缺少客观统一标准

目前专业文化的评价体系还缺少一个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加之中职语文教师对于专业文化的认识和评价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学生对于专业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难以进行科学合理的自我评价。专业文化较为抽象和宏观,而对于专业文化的评价一般以定性方式进行,很难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专业文化水平,也很难衡量在中职语文课堂中渗透专业文化的教学效果。如何形成一个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这无疑给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带来挑战。

四、中职语文教学渗透专业文化的具体策略

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因此中职语文课程不同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要兼顾“专业性”和“文化性”,教师要有意识、有技巧地将专业文化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文化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能顺利适应就业岗位,并在岗位中提高竞争力,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精准育人的关键所在。中职学校不少语文教师并未转变观念,缺乏课堂中渗透专业文化的意识。本课题在校企合作共建的背景下,结合相关实践经验,试图探索中职语文渗透专业文化的优化策略。

1.挖掘与专业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与专业文化紧密结合,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专业文化的重要渠道。中职语文教师通过挖掘与专业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通过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和构建评价体系等多种手段,实现教学内容与专业文化紧密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对专业文化的感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边城》中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翠翠祖父的形象、《士兵突击》中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协作精神、《金大力》中善良知足、吃苦耐劳的平凡劳动者的形象、《项链》中虽有虚荣心但诚实守信、敢于担当的女主人公形象等等,大量形形色色、鲜活的人物形象具有美好品格,这些都是很好的职业素养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的教学资源。

中职语文教师除了挖掘阅读与欣赏部分选篇课文中与专业文化相关的内容,还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课和语文综合实践课。笔者就“交谈”口语交际课开展公开课,结合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特点,设计了“电话约见客户”的口语交际课,以“约见看工地、样板房征集、公司活动邀约”三个模拟情景展开实操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体验,在演练中习得电话约见的技巧。当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也为渗透专业文化提供了平台,比如第一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专业助我点燃信念的灯”,就可以很好地渗透行为规范教育、引领示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强学生的专业文化认同感。

2.设置与专业文化结合的教学目标

要唤醒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专业文化的意识,直接体现在设置与专业文化结合的教学目标上。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结合职业特点、市场需求和企业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设置的教学目标要与专业文化紧密结合。同时要增加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真正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

3.渗透职业素养全实施的教学过程

校企合作共建背景下,校企合作共建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为中职语文教学渗透专业文化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中职学校需要加强与合作企业的联系,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实践机会。同时中职学校还需要对合作企业加强管理,确保企业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促使学生在专业实践活动中得到全面和实际的职业素养的提高。

比如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专业助我点燃信念的灯”中,笔者邀请本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合作的企业“山人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进校开讲座,为本专业学生讲解公司的创办理念、发展历程、管理方式、用人标准等,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职业理想,为学生未来指引方向。在口语交际课“模拟应聘”中,笔者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场应聘体验和指导。

总的来说,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专业文化,应打破传统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授课方式,强调实施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4.采用与企业互相匹配的教学评价

为进一步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必然需要有一套较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科学、客观、可靠。评价标准是评价的基础和前提,是评价过程中的核心部分,为确保评价科学性,需要制定一套与企业互相匹配的、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在评价体系中,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反映出学生能够在专业对口的职场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有效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语文学科知识和技能体现在知识能力层面的内容,在专业文化方面包括职业素养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引领示范教育四个层面。在确定评价标准后,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明确评价目的和内容,评价流程和方法。

校企合作共建下,笔者邀请企业、行业专家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进来,比如在进行“绿色伴我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发挥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设计“走进生活,关注环保”宣传海报,邀请校企合作企业设计部部长进行点评,评选“最佳设计奖”“最具创意奖”,通过采用与企业互相匹配的评价,让学生尽早了解用人单位评价体系,同时也提高了中职语文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充分发挥专业文化与课程融合的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成精准育人,中职语文教师除了要做好以上四个方面外,还要树立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和创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专业特点,将专业文化有效融入中职语文课堂中,以实现专业文化与文化课程有效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中职语文课堂的专业性、职场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真正实现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服务于专业发展,提高中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中职素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