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深度融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创新
——以构成课程为例

2024-04-09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艺术设计广州

文/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刘 莹

在当前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形势下,为推动立德树人取得新成效,需寓价值观引导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之中。本文结合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和艺术生的特质,深度融合价值判断、红色文化、爱国情怀等隐性课程思政内容和思政元素,大力弘扬红色文化、赓续传承红色基因,对培养艺术设计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人格品质、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的制度创新和理念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标识。国外高等教育育人体制主要依托德育课程和学科课程,与国内高等教育思政育人体系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欧美和日本等现代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同样重视德育育人,注重将伦理、道德等价值观念融入学科课程。如美国课程教育关注课程之间知识与价值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对人性、政治、世界观等根本性问题的看法和理解,通过公民通识课、人格培养课、政治通识课等德育课程,增强美国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培育公民的美国精神(赵倩,2021)。英国高等教育则以培育“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绅士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杨金铎,2021)。日本高等教育明确提出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等必须在国民教育中一以贯之,让学生客观理解政治局势,掌握必需的政治理论知识(王瑞荪,2001)。

总的来看,各国高校思想教育共同特点是塑造培育性和寓教于文性(姚蝉媛,2021),通过体系化的讲授、树立榜样等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国家政治认同感,把思想教育同知识传授相结合,不过在具体价值取向和实践路径上各有侧重。

(二)国内相关研究

2014年自上海市教委试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国内关于课程思政相关研究成果逐步增多。据知网(CNKI)统计,国内学术期刊已发表课程思政主题论文五万余篇,课程思政内涵更加丰富,研究视域更加宽广,方法更加多元。为了更科学、更准确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热点,本文以“课程思政”“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为主题,设置年限为 2017年-2023年进行高级检索,手工剔除相关度较低的会议论文、报纸等文献以及重复文献后,最终得到129篇文献作为本研究的样本。

从图1可以看出,近年来学界对课程思政的研究热度与日俱增,特别是2017年开始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艺术设计专业思政研究成果显著增加。可见,随着国家层面对课程思政的重视以及相关文件的不断出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已成为近年来重要的学术增长点。

图1 艺术设计专业思政相关文章总体趋势分析

据图2所示,2017年-2023年发表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论文占比最高的三个主题分别是“课程思政”“专业课程”和“艺术设计”。因此,本文将从“艺术设计专业、专业课程、红色文化”三方面进行文献爬梳,具体如下:

图2 艺术设计专业思政相关文章主题分布图

1.艺术设计专业与课程思政

围绕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体系,结合专业教学特点,学界尝试从宏观上搭建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施小英,2019;锋郝敬,2022;彭迎春,2023)。有的着眼于课程思政内容选取,提出以合理教学内容为有效抓手(吕玉龙等,2017;许赞,2018),建设数字化思政教学资源库(邰娜,2022),特别是注意到从传统文化内容、时代精神方面挖掘课程思政内容以融合课堂教学(王芳,2020;邹锋等,2020)。有的落脚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设计进行课程思政导入设想(吕玉龙等,2017;许赞,2018;肖润花,2021;夏凌,2021),并进一步提出多元协同育人模式(魏若思,2022)和以课堂为本、以校园为主、以实践为辅的思政育人策略(周敏,2023)。可以说,以上从宏观的学科专业角度分析课程思政导入内容、策略和模式等,为本文奠定了重要基础,但还需要从微观的专业课程角度,结合具体的专业课程分析如何使课程思政真正深度融合专业教学。

2.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

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学者不满足于宏观的理论构想,而是结合具体的专业课程,从课程思政融入路径、内容选取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相继展开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微观研究。以“图形创意”课程为例,周永启(2021)从文化教育、审美教育、工匠精神等方面探讨课程思政的内容选取,陈红梅等(2021)、韩仁杰(2022)通过案例导入法、项目式教学法、榜样示范法和交互式教学法探析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和“三要三融入”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杨晓雯等(2023)则进一步提出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类似的研究还有《居住空间设计》(张欣,2019)、《包装设计》(吴红梅,2020)、《文创产品与3D打印》(田甜,2022)、《字体与版式设计》(何璐君等,2022)、《乡村景观规划》(牟泳宇,2021)、《家具设计》(奚倩等,2022)等。特别是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崭新视角,研究高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刘敬,2021),为本文以构成基础课程为落脚点、深度融合红色文化提供了重要借鉴。

3.红色文化与构成课程

根据文献梳理,近年来也有学者注意到红色文化在思政育人方面的重要价值(原佳丽,2020;谭坤等,2023),提出红色艺术审美、构建红色文化生态观和优化艺术教育等综合化评价机制(章宇等,2022;邓琦,2022),并基于新文科背景从教师队伍、教学过程、校内外合作及产品影响力角度归纳出红色文创设计融入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冯鸣阳,2022),提出“走、知、做、悟、用”五维一体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谭坤等,2023)。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两位学者直接以构成课程为例,提到了传统文化导入专业课程的文化内涵、元素提取(卢晓燕,2020),并结合“色彩情感表达”一课具体分析专业课程导入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设计(林静,2022),以上研究为本文探究广州红色文化深度融合构成课程提供了有利参考,但还需要充分论述红色文化思政元素的结构维度以及具体的融合方式等。

二、红色文化融入“构成基础”课程的探索创新

(一)“融”的过程

1.内容的选择

在地语境下深度挖掘广州在地红色文化资源和实时红色文化热点(侯佳 等,2022),通过红色文化观念、红色文化实践和红色文化产物三个维度分类研究,解构红色文化与构成课的触点和切入点,科学关联到构成课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大板块。

2.融合的方式

通过广州红色文化结构维度分类(Hammerly Hector,1982),并按照内部构成分层选取红色文化元素,将其分别对应构成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采用案例式、项目式、体验式、故事式、情景式等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内容的科学导入,实现润物细无声式红色文化育人教学。

3.教学的成果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写为OBE(申天恩、斯蒂文·洛克,2016),以教学成果为目标导向,将在地性红色文化元素融入教学成果中,让学生将构成课程知识原理的学习与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深度融合,创造出以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为特色的广州在地性红色文化设计作品,并向比赛、项目和专利等方向转化。

(二)“融”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收集红色文化资源和课程思政文献资料,尽可能多地搜罗融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相关红色文化资料,做好充足的资料准备工作。然后重点搜集广州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提取研究;按照文化三分法分类广州红色文化资源,并做好列表;选取与构成课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研究。

2.问卷调查法

采用判断抽样和分层抽样法,调查在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广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取向和认同程度,分析当代学生对中国革命精神的认知情况,充分了解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广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兴趣点和未来可挖掘空间,以此反观构成基础课程的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及适切性。

3.OBE教学法

OBE教学法是一种主张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OBE教学理念,在地语境下探索广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合构成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将构成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目标,定位成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

(三)“融”的路径

1.组建红色文化研究团队

根据红色文化与构成基础课程跨学科研究需要组建项目团队,整合构成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专职教师及肩负三全育人工作的辅导员等师资力量,实现知识结构互补、优势资源协同。

2.深挖红色文化资源触点

按照红色文化的结构维度,充分挖掘广州红色文化育人的触点、切入点。比如,从红色精神、革命色系、革命纪念日等红色文化观念,红歌、红色文学、红色故事等红色文化实践,红色文化旧址、革命纪念物等红色文化产物方面入手,建构红色文化叙事体系(郑苗、刘向阳、张家靖,2022)。

3.在地红色文化实时融入

依据红色文化时代性、地域性、动态性的发展特征,聚焦广州地域红色文化前沿热点,以此为触点开展构成基础专业教学。如广州正以“英雄花开英雄城”为主题开展红棉研习活动,让学生以实地体验的方式,参与到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中(李欢,2023)。

4.红色文化学习成果转化

在地语境下,因地制宜地选取广州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构成课程三大板块知识体系及职业素养,设计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方案。让学生用构成课所学,可以描绘出广州英雄IP形象,设计出广州在地性红色文创产品,创造出红色城市街道家具等。

(四)“融”的创新

1.红色文化结构维度阐释

以往红色文化融入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因缺少结构维度系统性和科学性划分,导致红色文化难以有效、深度融合专业课程教学。引入广州红色文化三分化法,将有助于实现红色文化课程思政元素体系化、规范化建设,这为艺术设计类课程深度融入课程思政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2.红色文化学习成果导向

在针对红色文化思政教学成效及问题的深度访谈中,根据抽样访谈已学过该课程的学生反馈,以及根据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直观体会,在本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创新运用OBE教育理念,将课程作业融入广州红色文化,结合各类比赛、专利申请、科研项目等进行多样化学习成果展示与转化。

三、红色文化融合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所向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其职能发挥的内在要求。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初心和使命,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将价值塑造融入知识传授以及能力培养的全过程(胡家燕,2023)。

2.深耕广州红色文化资源、赓续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近现代中国进步的“南大门”。依据习近平关于红色文化重要论述,深度挖掘广州红色文化资源,对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塑造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文化自信、德技双修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加强学生理想信念塑造,将促进革命光荣传统的传承,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能力。高职教育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教育工作,注重育德与修技有机结合,将利于做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在育才中实现育人,在育人中强化育才。

四、结语

汲取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诸多成果的红色文化,在新时代赋予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新的路径。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构成基础课程引入红色文化元素,阐明红色文化德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将助力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推动立德树人取得新成效。

基于大思政建设新时代背景,综合运用设计艺术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心理学等多学科、跨学科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探究艺术类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红色文化的多角度、多维度教学改革与实践,将有助于拓展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新路径。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艺术设计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星.云.海》
《花月夜》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