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2024-04-08梁月皎

学苑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白鹭素养语文

梁月皎

(陕西省大荔县许庄镇中心小学,陕西 大荔 715105)

核心素养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在“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下,围绕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内容和架构,采用教师指导、师生互导、学生自导等不同方式,积极主动探索小学语文大单元知识内涵,深入体会大单元内在情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概述

在小学语文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中,将实际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不同的大单元,立足于小学语文教材文本,根据大单元教学模式进行深度研究,围绕某一知识点整合教学要素,通过情境创设或进阶性任务驱动的方式,发掘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目标,使学生知晓学习的价值,充分理解学习的意义。

大单元教学具有较强的整体性,突破单一、零碎的学习状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整体设计,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情感体验,整合知识与经验、学科与生活,并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关注学习过程的进阶设计,最大程度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等方面的核心素养,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

二、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对大单元设计理念认知不足

一些教师对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认知不够全面,没有立足于学生的角度设计大单元教学内容,倾向于传统“一课一练”式的教学设计理念,没有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编排大单元教学内容和活动,忽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情境性,导致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学生认知、教学情境相脱节,不利于生成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大单元教学设计存在欠缺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内容设计要依循学生的发展特征和知识学习状况,对文本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充分体现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逻辑性,引领学生深度融入到大单元学习内容之中。然而,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尽管具有一定的单元内容整合意识,然而忽视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缺少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对于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无法引导学生体会不同单元主题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不利于学生把握各单元知识点。

(三)大单元教学评价与反思缺失

当前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结构不够完整,没有充分重视大单元教学评价及反思等环节,教师对教学评价环节把握不足,没有充分体现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中的作用,导致大单元教、学、评相脱节,降低了学生参与小学语文大单元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进行教学策略调整。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一)整合单元内容,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

教师要仔细研读小学语文大单元教材,结合课程标准设定大单元教学方向及主题,充分考虑教材的文学性、教学性、时代性和经典性要求,注重各单元之间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吃透文本。还要全面准确评估学情,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既有知识水平和能力,合理运用实施“最近发展区”理论,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为例,第一单元设计有《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等模块,在这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中,可以精心设计口语交际、习作相关主题,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进行学习和巩固,体会借助于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等综合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大单元包涵各种不同的语文要素点,教师要合理编排适宜学生学习的大单元主题,找寻各单元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并加强生活与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例如,教师可以编排“一花一鸟总关情”的单元主题,引导学生运用一颗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和心灵,亲近自然,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结合“白鹭”“花生”“桂花”等较为熟知且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蝉》这首诗,初步体会蝉的高洁傲世,借此表达对人的内在品格的赞溢之情。通过教师带读、学生自读、师生互读等不同方式,对单元主题进行逐步深入的感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学习借物抒情的表达手法,思考自己眼中的白鹭是什么样子,谈一谈桂花给自己带来哪些美好回忆……

(二)依据大单元教学主题,优化教学过程

1.整体识字课教学

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主题内容,首先要开展整体识字课教学,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和认知,学会单元内课文的生字,学会正确书写。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等,借助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加深学生对课文生字的理解和感悟,提高生字识记效率。

2.以文带文课教学

在《白鹭》课文教学设计中,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真正涵义,采用以导带讲、以读带讲、以评带讲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走近白鹭,领略文中的独特美感,并学会理解文中的对比描写手法,了解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之间的不同点,领略白鹭的独特之美,深入体会“增之一分嫌长,减之一分嫌短,素之一忽嫌白,黛之一忽嫌黑”的内涵。在初步品读白鹭独特之美后,可以采用配乐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联想和想象,近距离感受白鹭的动态之美。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白鹭的含蓄美,抒发自己对白鹭的由衷赞叹之情。

3.自主阅读课教学

鼓励学生大胆自主阅读,了解作者取得珍珠鸟信赖的原因及过程,感受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情感,体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涵义。再通过组内阅读、讨论的方式,探究作者如何取得珍珠鸟的信赖。最后进行组间分享和交流,结合自己生活中观察和接触到的小动物,揣摩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为写作做好铺垫。

4.拓展延伸课教学

根据教学主题进行拓展延伸阅读教学,让学生围绕主题搜索相关阅读材料,如名著、古诗等,体会作者借物所抒发的情感,并做好读书笔记。

5.口语交际课教学

设计口语交际课的主题——制定班级公约,由于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则意识,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班级公约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班级日常存在的问题,针对日常班级学习遇到的不遵守规则现象加以改进,制订符合班级实际的公约,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遵守班级公约的良好习惯。最后,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分享和总结,激励每一个学生成为班级公约的遵守者和监督者,形成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

6.以读促写课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核心素养,要在阅读教学后开展以读促写练习,要求学生做到“眼中有物”“眼中有爱”。

首先,采用谜语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特征,并在组内分享自己的心爱之物。再回顾课文《白鹭》《珍珠鸟》,把握白鹭、珍珠鸟的特点,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回顾课文《落花生》《桂花雨》,让学生了解与花生、桂花有关的事件,了解其中的道理,学习课文的行文顺序及段落衔接手法,为自己的习作提供帮助。最后,进行习作赏析,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修改,也可以采用组内互评的方式,不断修改和完善习作,并在习作专栏展示优秀习作作品,体验写作的快乐。

(三)创设大情境,布置大任务

着眼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大情境,合理调整教学顺序,引领学生体会场景、细节中内蕴的情感,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身的看法和感受,如父亲严厉的爱、母亲宽容的爱等,在生活中体会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从而培养学生养成孝敬父母、尊老敬老的良好美德。

以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舐犊情深”为例,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整合,包括《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创设“舐犊情深”大情境,设计大任务,包括任务一“这就是爱”、任务二“爱的不同表达”、任务三“学会表达爱”等,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引领学生深入体会文中的内在情感。

任务一:这就是爱。通过学习关于父爱和母爱的文章,重点学习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利用图片或视频明确要学习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回忆生活中最为深刻的场景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体会父母对子女伟大无私的爱,领会学习场景、细节描写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深化自己的领悟。还可以通过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充当小辩手,自由畅谈自己对父母表达爱的不同方式,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从而实现思维发展与素养提升。

任务二:爱的不同表达。通过自主朗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父亲的爱》,体会父母表达爱的不同方式,学习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组织学生参与辩论活动,自由表达自己对于父母之爱的感受。

任务三:学会表达爱。通过口语交际与写作,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核心素养。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如在“亲情小剧场”活动中自由讨论交流自己如何看待父母对自己的爱,结合日常生活事例探讨父母如何表达对子女的爱,并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表达,引导学生采用与角色相对应的语言自由畅谈自己内心的想法,并结合具体事例加以深化;在“我的亲情手抄报”活动中,学会运用格言、诗歌等不同方式,围绕“舐犊情深”这一主题制作手抄报;在“爸妈我想对您说”活动中,调查了解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的“代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思考自己与父母沟通的方式方法。

(四)基于大单元理念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

整本书阅读以任务为驱动,重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逐点解析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培育学生的文本阅读与交流能力、思维能力有关键作用。

1.多渠道选择教学内容

结合语文大单元编排特征,突破教材单元的局限性,多渠道选择整本书阅读内容。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视域,通过价值分析选择经典性书目,体悟整本书阅读中内容的知识性、语言的准确性,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例如,可以选择经典式书目《昆虫记》,引导学生体会准确严谨、生动有趣的语言,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体悟文中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并在感受美的同时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应联系课标和教材选择整本书阅读书目,以教材为原点,使阅读与教材学习相衔接。以阅读《祖父的园子》为例,可以联系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选择整本书,引领学生群文阅读与单元内容相联系的文章,再拓展到整本书阅读,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2.开展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教师要创设与大单元内容相契合的任务,让学生围绕某项任务进行自主探索或互动协同学习实践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升阅读素养。

通过导读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对作品进行检视式的阅读,包括作品的书名、作者、封面、目录、插图、评语等,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作品内容提出疑问和预测,引发对阅读的期待。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作品,直接与阅读文本进行对话,教师则要适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挑战性或趣味性的任务等方式,驱动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积极主动探索书中的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还要鼓励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方法,促进思维提升。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要围绕文本内容设置相关话题,这些话题可以是教师的阅读教学经验,也可以是学生自主阅读时产生的疑惑或体会,通过大胆提问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增进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小王子》一文中,可以设计相关话题:“驯养”“大人”,让学生联系整本书和自身经验进行思考,不断优化自己的阅读方法。

(五)优化大单元教学评价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要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应丰富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灵活把握和适时调整,重点关注学生对大单元学习内容的识记和阅读体会的表达,结合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设计评价标准,并要采用不同方式呈现评价结果,通过过程性评价、动态性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大单元学习态度、过程、情感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另外,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包括肯定学生大单元学习表现、提出今后努力的建议、展示学生大单元学习评价结果、设置大单元学习小达人活动等,引导学生体会大单元学习的快乐。

四、结语

综上,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编排,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逻辑思维素养,深化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白鹭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白鹭于飞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白鹭
致老栗——读《牛背上的白鹭鸟》
简笔画白鹭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