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学段衔接 优化听力命题*
——小初衔接视角下六年级英语听力命题策略

2024-04-03□郭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4年9期
关键词:语篇听力试题

□郭 翔

听不仅是获取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保证语言规范化和加强语言实践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中心环节。对于小学生来说,听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可输入性理解的重要途径。听力测评在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在测评中渗透交际策略、应答策略,兼顾学生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六年级作为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在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研究六年级听力试题的命制有利于帮助毕业班学生较好地适应初中的英语学习,实现用听力测评助力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小初衔接视角下英语听力试题命制的依据

(一)研读课程标准,厘清层级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标准部分的内容,二级(5~6 年级)学业质量标准为“在听或看简单的音视频材料时,能获取有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基本信息”,而三级(7~9 年级)学业质量标准为“能听懂相关主题的语篇,借助关键词句、图片等复述语篇内容”。从听力的要求上看,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学段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听力材料更加复杂,具体表现为从小学阶段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素材逐步过渡到主题丰富的音、视频素材。且初一的听力内容更加强调语篇意识,不再停留于简单地听懂单词和句子。二是对信息的理解和加工要求日趋提高。在小学阶段,学生从听力材料中获取的基本信息一般都是由语言直接传递的信息,而初中阶段除了要获取基本信息外,还要进行整体的理解和概括,并作出一定的推断。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多个与主题相关的概念,合理利用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三是初中阶段更重视学习策略的培养。例如,学生要在听力中捕捉特定场景的标志性语言,学会速记,反思、监控自己的听力过程等。在小初衔接阶段,学生在学习观念、学习策略运用等方面的问题是隐性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重视这些隐性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

(二)关注心智发展,重视思维技能

从思维方面看,初中英语教学主要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而小学生习惯于运用直观思维。因此,在小学向初中的过渡阶段,很多学生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这是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致力于解决具体问题,而到了初中阶段,他们开始学会逐步解决抽象问题。在听力训练中,涉及的思维技能主要包括概括、比较和推理。学生常常需要比较选项中涉及的图文信息。对于小学生而言,事物的不同点要比相同点容易发现。因此,在小初衔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发现不同点开始,逐步过渡到归纳相同点。在设计听力测评内容时,对于处于小初衔接阶段的学生,教师应该保留一定量的图片,关注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比较和推理能力,增加语篇、语境的复杂性,提升题目的思维含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彻底的加工。

(三)更新测评理念,体现素养立意

核心素养下的英语考试命题应该从知识立意转向素养立意。英语试题应着重考查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在真实语境中综合运用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跨文化认知、态度和价值取向;理解、分析、比较、推断、评价、批判、创造等方面的思维品质;独立或合作运用学习方法及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听力测评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对单一语言知识,如单词、词组的考查,而要关注学生能否在合适的场景下准确理解听到的观点,注重语篇意识和语用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测评才会对教与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小学毕业班英语听力试题命制的策略

(一)精选图文素材,提升思维含量

英语中有句谚语:“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图片不但可以减少学生的阅读负担,还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小学阶段的英语考试命题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图文并茂的素材,充分利用图片资源。从减少考试焦虑的角度出发,包含图片的听力试题可以放在试卷的最前面,便于为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的考试氛围,这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图片时要遵循一些原则。

从思辨性的角度出发,教师在选择图片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考查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等思维能力,提升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具体而言,各选项的配图要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在构图、画风和类别等方面保持一致。这样,学生就需要通过仔细观察细节进行区别和分辨,最后作出选择,而不是依赖自己的主观经验或常识进行判断。此类试题可考查学生在听英语的过程中观察、理解、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

例如,有一道听力选择题要求学生听录音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的图片。听力录音中提到了足球,但正确选项中并没有出现用脚踢足球的图片,而是呈现了一位守门员用手扑球的图片。事实上,一提到足球,大部分人联想到的是运动员用脚踢球的画面,门将用手扑球的画面并不常见。因此,在命题中,要选择一些非典型但符合真实情境的图片,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定式,为初中阶段发展更加缜密的思维打下基础。再如,利用封面上有“A History of π”字样的书代表数学类书籍,比直接呈现封面写有“math”字样的书籍更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跨学科思维,且书名中的“History”可以考查学生能否真正理解书名的含义。

除了图片题以外,教师还要在真实的语境中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他们的推理能力。主要的推理有类比推理、空间方位推理、时间关系推理和归纳推理。以时间关系推理为例,认识时间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重要基础。有研究表明,学生对时间顺序关系的推理在7岁到9岁之间有快速发展的趋势。结合学生在学习时间表达方面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在听力测评中命制与时间推断有关的试题,提升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以一道听力填空题为例,具体如下。

问题:

What time is it now?____________.

听力录音:

W:Hurry up.We will be late.

M: Don’t worry. The train will leave at 7:00 p.m.We still have 30 minutes.

学生需要根据听到的信息判断出赶火车的情境,并利用速记技巧,及时记录时间信息。在判断对话双方的态度及言外之意后,推断时间就顺理成章了。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也能得到较好的提升:推理步骤会越发明晰,推理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也会增强。这也有利于他们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

(二)渗透优秀文化,着眼价值引领

在听力试题的编写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优秀文化。作为文化自信培养的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都应成为测评素材。在试题编写中,教师可以创设语境,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化知识的理解,以提升文化鉴别能力,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生活中。需要指出的是,试题要突出文化知识、文化内涵的情境性、丰富性和时效性,避免听力内容的低幼化。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春节习俗类英语听力试题为例,虽然学生熟悉春节习俗,但是各地的春节习俗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学生分辨有效信息,理解春节习俗存在地域差异。教师可以此引导学生尊重、包容不同的文化习俗。如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南北方过年习俗的信息,从而了解北方过年吃饺子、南方过年吃年糕等地域习俗差异。

除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体地用英语获取、描述、表达、介绍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入天和核心舱。因此,在当年6 月底的听力测评中,教师融入了三位航天员的飞天壮举。听力录音如下。

A: Did you know the good news about Chinese space station?

B: Yes, I knew it on TV. Three Chinese astronauts entered Tiangong space station and will stay there for half a year.

试题的选项中,A、B、C 选项旁的三幅图片均呈现了三人组的图片,分别代表了抗疫医护人员、神舟飞船航天员和消防队员。这样的试题情境不仅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还体现了时代楷模的育人价值,能够促使学生养成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对即将步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三)巧用多模态,深化语篇理解

在听力测评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考查学生看和听的能力,促进学生理解多模态语篇。与单一的文字阅读模式相比,多模态语篇有较强的视觉效果,可带来感官的愉悦,有利于提升学生“看”的技能。考虑到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适合以动画资源为素材。理解和赏析动画中的话语是学习语用知识、培养语用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例如,一次听力测试中,视频测试的听力题共有4道,视频长度为4分钟,学生需观看三遍后进行作答。视频描述了小猪佩奇一家去意大利度假时发生的趣事,内容幽默风趣,深受小学生的喜爱。

观看一段视频,选择合适的答案(看三遍)。

1.Who fell into water?

A.Mummy Pig. B.Daddy Pig.

C.Peppa and George.

2.Which one is the suitcase?

3.Why did Daddy Pig say“I don’t know what I did,but I won’t do it again.”to the policeman?

A.He wanted to thank the policeman.

B.He was afraid he did something wrong.

C.He did not know how to drive.

4.Why is the trip a relaxing one? Write down at least two examples(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4道试题的难度逐渐上升,有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第1 题考查学生根据多模态语篇中的画面、图形和声音,推断故事内容,获取关键信息。第2题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多模态语篇中的图片、动画、声音等信息,依托语境,理解生词。这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即“在听和读的过程中,根据上下文线索和非文字信息猜测语篇中词汇的意思,推测未知信息”。suitcase一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生词,但是通过视频中的主题背景(海外旅游)、视频画面(买的东西太多,导致装不下)以及语言信息“They sell suitcases too!”可以判断这个词是旅行箱。

第3题指向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考查学生能否在特定语境中准确理解他人的意思。语用能力包括听话人能够在语境中理解说话人的字面含义以及字面含义背后的真实意图。视频中,佩奇一家正驾车在意大利度假,突然,伴随着警车的汽笛声,一位意大利警察让他们停车。看到警察后,猪妈妈说:“Oh,it is the police!”车停下后,警察向他们走来。猪爸爸说:“Hello,officer!I don’t know what I did,but I won’t do it again.”学生需要在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结合画面中警察和佩奇一家人的行为、态度、语气等判断猪爸爸潜在的认错态度。事实上,警察不是来进行违章处罚的,而是来给他们送遗失在比萨店里的玩具的。

第4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对语篇的概括总结及循证能力。视频中,佩奇一家感到旅途非常愉快,用了relaxing 一词。学生需要通过细节循证,依托主题句“It is relaxing.”找到支撑信息,完成举例说明,进而形成语篇意识。

测评结束后,教师随机访问了一位学生,她说:“试卷的最后一大题是观看《小猪佩奇》中的一集,讲述了佩奇一家来到意大利乡村游览的经历,以动画片作为题目材料比较新颖,考试的压力小了很多。”由此可以看出,动画视频对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舒缓学生的考试压力具有较大作用。同时,这也为学生日后在初中接触不同形式的英语学习方式打下了基础。

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在听力命题过程中要创设真实的语境,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与语用能力。同时,教师要渗透对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增加语境的文化含量,寻找指向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提问角度,切实提升小初衔接阶段英语听力试题的命题质量,为学生在初中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语篇听力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