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口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做法及启示

2024-03-19李丽琴

创造 2024年1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 李丽琴

河口县是云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因地处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而得名。近年来,河口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提出的“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重要指示精神。目前,河口县共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 个、示范乡2 个、示范村22 个、示范社区1 个、特色村5 个;州级示范单位58 个、示范教育基地2 个、示范家庭300 户;先后有3 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1 人被授予“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2020 年8月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21年12 月被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一、主要做法

(一)党的领导,“领”出民族团结向心力

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和“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论断,把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永恒的工作主题,不断强化领导抓创建,压实责任抓创建,强化队伍抓创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例如,在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方面,在州管领导干部42 人中,少数民族干部22 人,占总数的52.38%;在县管领导干部522 人中,少数民族干部252 人,占总数的48.28%。2021 年全县48 个村(社区)“两委”换届全部实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居委会)主任“一肩挑”。

(二)宣传教育,“育”出民族团结正能量

始终遵循2020 年1 月19 日至21 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重要指示,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贯穿到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凝聚了“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强大正能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等方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中受到深刻教育。涌现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边境幸福村瑶山乡五道河小组、河口县人民检察院等一批叫得响、有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品牌,形成了学有标杆、创有示范、赶有目标的工作态势。

(三)开放融合,“融”出大格局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沿边”“跨境”优势,依托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大平台,构建“1(红河片区)+2(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13(红河州13 县市)+N(国内城市)+Y(越南)+D(东盟)”联动发展格局,推动河口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使河口县成为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开放大通道、面向东盟的加工制造基地、区域跨境物流中心、中越经济走廊创新合作示范区,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融合大发展河口新篇章,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四)兴边惠民,“惠”出民族团结新生活

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重要论断,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河口县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竞争力的县份之一。近年来,河口县大力推进“十百千万工程”,实施民族团结示范乡镇、示范村、产业发展、边境幸福村等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全县乡镇(农场)、行政村公路硬化率、通电率、4G 网络覆盖率均达100%;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好转,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0%,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县,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县”称号。

(五)文化铸魂,“铸”出民族团结大联合

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的嘱托,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建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实训示范基地”18 个、讲习所7 个、农民夜校6 个;建成国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 个、分中心9 个、所10 个、站48 个。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北山民族广场、口岸森林公园和2 个民族文化传习馆,确保群众活动有场地。深入实施文化建设“1046”春天工程,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活动和优秀民族民间文艺作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六)国门红网,“网”出民族团结固边疆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对边海防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实现建设强大稳固现代边海防战略目标的重要部署,以党建为引领,结合“民族”“沿边”实际,依托县、乡、村三级党组织设置,将全县划分为三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网格,把党员、民族事务员、综治员选派为网格长,实施“国门红网”计划,按网格单元推动示范创建,聚“格”成“网”,形成线上线下协同、点线面联动、以“小网格”示范撬动“大团结”“大创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强边固防和民族事务治理模式,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法治基础。

二、经验启示

(一)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发展,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只有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才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二)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必须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热爱祖国、心系故土山河,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情感认同和责任担当。要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重要论断的认识,各族干部群众都必须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家国情怀,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三)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必须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河口县是一个拥有24 个民族的“大家庭”,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必须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深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举措,引导各族群众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四)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必须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河口县的疆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深厚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也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深厚的民族团结历史文化积淀,延绵不绝的血脉传承,是河口县的特色,也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独特优势。只有各民族共同秉承团结进步之魂,续写血脉相融之情,做到手足相亲、精神相依,才能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必须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发展中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州委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向心力,让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成为各个民族及其每个成员的坚定信念和思想共识,才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