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流限制性运动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股四头肌肌力、足偏角及足底冲量的影响

2024-03-13张媛斐吴静张慧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冲量偏角肌力

张媛斐 吴静 张慧娜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河南 洛阳 471000)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由于外伤或者运动引起韧带发生变化,出现部分或者全部断裂等。相关指南提出膝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负荷需达到患者单次重复最大负荷的60%以上可增加肌肉体积及力量[1]。现临床对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常应用常规康复训练,可调节其动态稳定性,但康复时间相对较长[2]。

研究表明,血流限制训练仅于20%-30%单次重复最大负荷强度下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肌肉力量[3]。本研究则探究血流限制性运动训练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 年8 月至2022 年5 月102 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康复方式分为常规组和限制组。

纳入标准:经MRI 诊断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均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与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它膝关节韧带损伤;严重骨质疏松;严重心肺肝肾等功能不全;既往膝关节损伤史;精神疾病。

常规组51 例,男30 例,女21 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44.73±10.23 岁;术侧为左侧31 例,右侧20 例。限制组51 例,男28 例,女23 例;年龄27-62 岁,平均年龄45.18±9.83 岁;术侧为左侧29 例,右侧22 例。两组基线资料经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CL 重建术康复常规方案训练

常规组按照ACL 重建术康复常规方案进行训练。①干预第1-4 w:各方向、各角度抬腿,15 次·组-1,3-4 组·d-1;终末伸膝肌肉力量训练,膝关节接近伸直即0°-20°行膝关节力量锻炼,20 个·组-1,4 组·d-1;0°-90°仰卧主动屈伸膝活动训练,屈膝时足跟不离床面,屈膝增加10°·w-1,活动宜缓慢且不产生疼痛,处于目标屈曲角度时,停留10 s,主动伸直至0°位,10 个·次-1,3 次·组-1,2 组·d-1,活动后冰敷。②干预第5-8 w:引导患者下肢重心转移;行闭链运动,静力半蹲,膝盖不超脚尖,不内扣,站立时应对膝关节内外翻和胫骨旋转尽量避免;或弓箭步,120°左右下蹲。③干预第9-12 w:曲线跨越;90°旋转步;平衡软榻上睁闭眼站立,或抵抗弹力绷带单腿站立;迈步、上下台阶与步行训练,40 min·次-1,2 次·d-1。

1.2.2 血流限制性运动训练

限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血流限制性运动训练。患侧下肢近端近腹股沟应用专用袖带充气加压带,调节袖带压力80 mmHg,加压限制阻断股动脉血流,膝屈伸0~90°,于屈伸膝时予30%1 次重复最大力量负荷的阻力,4 组·次-1,依次为30、15、15、15次,组间停歇1 min,记录每组时长及总时长,2 次·w-1。两组持续干预3 m。

1.3 观察指标

1.3.1 股四头肌肌力

取患侧髌骨上极6 cm 处股四头肌横断面核磁片,Image Pro Plus6.0 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美国Biodex System4 等速肌力评估训练系统测定伸膝峰力矩(Peak torque,PT)、屈伸肌比值(Hamstring/quadriceps,H/Q)、相对峰力矩(Peak torque/body weight,PT/BW)。

1.3.2 足偏角与足底冲量

2m3Dbox 足底压力平板测试系统,由患侧足跟触地至患侧足跟再次触地作为1 个步态周期,选取并分析连续平稳的15 个步行周期。步态周期中,起始时间为测力板上足跟触地出现力的一帧,结束时间为该侧足跟第16 次触地出现力的一帧,①测量健患侧支撑期足底中心轴线与前进方向夹角,即足偏角;②测定足跟与前足内外侧区冲量。冲量和足底压力的比值即为冲量百分比。

1.3.3 满意度

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分数0-100 分,非常满意为分数不小于86 分,满意为分数75-85 分,一般为分数55-74 分,不满意为分数不大于54 分。满意率为非常满意和满意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百分比。

1.3.4 并发症

包括下肢肿胀、慢性疼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应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股四头肌肌力

两组干预后PT、H/Q 比值、PT/BW 较干预前升高,限制组高于常规组;股四头肌横截面积较干预前降低,限制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股四头肌肌力(,n=51)

表1 股四头肌肌力(,n=51)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与干预前相比,#P<0.05。

?

2.2 足偏角

两组干预前后健侧足偏角经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健、患侧足偏角较干预前降低,限制组患侧足偏角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足偏角(,n=51)

表2 足偏角(,n=51)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与干预前相比,#P<0.05。

?

2.3 足底冲量

两组干预后足跟内外侧冲量百分比较干预前升高,限制组高于常规组;前足内外侧冲量百分比较干预前降低,限制组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足底冲量(,n=51)

表3 足底冲量(,n=51)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与干预前相比,#P<0.05。

?

2.4 满意度

常规组非常满意28 例,满意13 例,一般7 例,不满意3 例;限制组非常满意36 例,满意12 例,一般3 例,不满意0 例。限制组满意率94.12%高于常规组80.39%,有差异(χ2=4.3198,P=0.0377,P<0.05)。

2.5 并发症

常规组下肢肿胀3 例、慢性疼痛1 例;限制组下肢肿胀1 例。经Fisher 确切概率法检验,限制组并发症发生率1.96%与常规组7.84%经比较无差异(双侧P=0.3624,P>0.05)。

3 讨论

前交叉韧带是保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损伤后要及时手术重建,且术后为防止患者因长期制动所致的膝关节功能障碍,临床多提倡早期介入康复干预。常规康复训练多被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但远期康复效果不明显。研究发现血流限制训练可改善前交叉韧带术后患者下肢稳定[4]。

膝关节力量、仰卧主动屈伸膝活动训练等,可改善关节活动度,配合静力半蹲、弓箭步等,可提高对关节控制能力,强化膝关节稳定性,对股四头肌肌力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但由于训练需达到患者单次重复最大负荷的60%以上才可增加肌肉力量,而负荷过大可能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致使对足偏角的调节效果有限。血流限制性运动训练可使肌肉组织相对低氧或无氧,配合康复训练,代谢产物高堆积,抑制有氧代谢为主的I 型慢肌纤维募集,增加II 型肌纤维的募集及骨骼肌局部激素合成,促进骨骼肌细胞产生ROS,提高骨骼肌肌纤维募集率,调动肌肉潜在收缩力,提高股四头肌的肌群力量;并有效调动肌肉潜在收缩力,强化膝关节四周肌肉,增强膝关节的肌群力量,提高下肢运动能力,改善其术后步态,利于足偏角水平的调节[5-7]。研究显示限制组干预后PT、H/Q、PT/BW、股四头肌横截面积高于常规组;足偏角低于常规组,表明血流限制性运动训练可调节股四头肌肌力及足偏角。

各方向抬腿训练、闭链运动等可提高膝关节本体感觉,强化膝关节稳定性,对异常的足底动力学有一定改善,对足底冲量水平有调节作用,但负荷过大可能致使部分患者较难承受,致使满意度较不理想,增加下肢肿胀、慢性疼痛风险[8]。而血流限制性运动训练可减少动脉血液流入,促使静脉血液聚集,增加乳酸,提高代谢压力,促进肌细胞肥大、增殖,增加Ⅱ型肌纤维募集,加快肌肉生长,联合康复训练,增强下肢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改善足底动力学分布,调节足底冲量,促进术后恢复,降低下肢肿胀发生,提高临床满意度[9-1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经比较无差异;限制组干预后足跟内外侧冲量百分比高于常规组;前足内外侧冲量百分比低于常规组;限制组满意率高于常规组,表明两种方式均有良好安全性,且血流限制性运动训练可调节足底冲量,改善满意度。

综上所述,血流限制性运动训练可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股四头肌肌力,调节足偏角与足底冲量,提高满意度,安全性高,疗效优于康复常规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冲量偏角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连续3年销量翻番,2022年欲冲量4000万,福建这家动保企业正强势崛起
翼吊长涵道发动机短舱内偏角优化和机理研究
2018全国Ⅱ卷选修3-4中偏角的解法探讨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欧姆表偶然误差分析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变力冲量的教学研究
多冲量近圆轨道交会的快速打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