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种子销售备案浅析水稻品种的变化*

2024-03-10衡雪谭小燕杨俊吴秀农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年1期
关键词:两系优质稻遂宁市

衡雪 谭小燕 杨俊 吴秀农

遂宁市农业农村局,四川 遂宁

水稻是遂宁市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约56 000 hm²,每年产量稳定在44 万t左右,是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粮食来源。我国水稻品种经历了从高杆到矮杆,从农家(地方)品种自发种植到良种评选与推广,从品种有限单一到新品种“井喷式”增长的过程。优质的水稻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果腹的需求,还可以为人们提供身体所需的充足营养。因此,不断探索和推广绿色、高产、优质、抗逆的水稻品种对于水稻生产发展及满足人们的需求至关重要[1]。本文对2009~2022年遂宁市备案销售的水稻品种进行分析,讨论并研究了水稻品种的发展变化,以期为优质稻的筛选和推广提供部分参考。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http://202.127.42.145/bigdataNew/)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管理系统和第一种业网(http://www.a-seed.cn/)审定品种信息查询,并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基本情况

2009~2022年,遂宁市累计备案水稻品种635 个,其中,常规稻品种6个,杂交稻品种629个。杂交稻品种中,三系杂交稻占87.09%,两系杂交稻占11.97%。遂宁市水稻品种仍以三系为主,但两系杂交稻逐步被推广者、使用者所接受。

图1 2009~2022年遂宁市备案的水稻品种基本情况

数据显示,2009~2017年遂宁市的水稻品种数量在较小的波动范围,2017年开始总体逐渐上升,2022年达到最高值(见表1)。这一变化说明遂宁市备案的水稻品种逐渐多样化。

表1 2009~2022年遂宁市水稻品种备案基本情况

2.2 品种类型变化

从不育系来看,2009~2022年,遂宁市备案销售的635 个水稻品种中,共有246 个不育系,其中,三系不育系212 个,两用系34 个。我们对组配5 个品种以上的不育系作了统计分析(见表2),结果显示:2009年审定的三系组合共96 个,占比61.54%,为历年最高。之后随着年份的推移,三系组合占比整体逐渐降低,至2022年三系组合仅占43.02%,各年份平均占比52.16%。并且,不同年份间不育系组成结构也有所不同,2009~2013年的不育系主要是冈46A、Ⅱ-32A、宜香1A、中9A、川香A、金23A、D62A、内香A,2014~2017年金23A、D62A、II-32A、中9A逐渐退出,增加了蓉18A、乐丰A、川谷A,2018~2022年增加荃9311A、川106A、川康606A、野香A和两用系隆科638S、Y58S、晶4155S。

表2 2009~2022年遂宁市备案的水稻品种品系情况

2009~2022年,遂宁市备案水稻品种的不育系数量逐年增多、组配方式更加灵活,但冈46A、宜香1A、川香A系列和内香A 系列4 个不育系组配的品种每年都有销售,且组配品种的平均占比达到33.47%,说明在遂宁市水稻生产中,追求产量的种子使用者较多选用冈46A 系列等大穗型品种,而追求品质的种子使用者较多选用宜香1A、川香A 和内香A 系列等优质品种。另外,两用系,尤其是隆科638S、Y58S、晶4155S 在近5年组配品种的显著增多,更加证实两系杂交稻逐步被推广者、使用者接受。

2.3 稻米品质变化

2.3.1 综合指标情况

2009~2022年米质达国家或行业标准3 级以上的优质品种294个,占46.29%。从各年份来看,优质稻占比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19.87%上升至2022年的67.55%(见表3)。由此可见,品种选育、审定和推广种植都更加注重水稻品质,人们在“吃饱”的基础上追求“吃好”。

表3 2009~2022年遂宁市备案水稻品种品质情况(1)

由表4 可知,2009~2022年遂宁市备案的553 个三系杂交稻品种中,优质稻230个,占41.59%,占全部优质稻品种294个的78.23%。

表4 2009~2022年遂宁市备案水稻品种优质稻情况(2)

从品系来看,2009~2022年遂宁市备案的宜香、内香、荃优、野香、隆两优、晶两优系列优质稻数量相对较多,共有87 个,占优质稻总数的29.6%,各年份上述品种系列优质稻平均占比为39.68%。三系杂交稻中,宜香系列优质稻平均占比55.47%,内香系列优质稻平均占比50.24%;两系杂交稻中,晶两优系列优质稻占比100%,隆两优系列优质稻平均占比98.18%。由此可见,优质稻中三系杂交稻占绝对优势,宜香、内香、荃优、野香、隆两优、晶两优系列优质稻较多,三系杂交稻中优质稻占比低于两系杂交稻,综合说明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2.3.2 整精米率、垩白度、长宽比情况

从表5可知,2009~2022年遂宁市备案的备案水稻品种平均整精米率变幅在58%~62.3%,2022年达到最高为62.3%,呈上升趋势。变异系数变幅在10.1%~13.4%,表明品种间整精米率的差异较小。依据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对整精米率不低于44.0%的要求,整精米率达标率从2009年的66.7%上升到2022年的95.8%,整体呈逐年提高的趋势。

表5 2009~2022年遂宁市备案品种整精米率变化情况

由表6可见,2009~2022年遂宁市备案的水稻品种平均垩白度变幅在4.0%~8.3%,变异系数变幅在68.4%~101.9%,2020~2022年品种间差异较大。垩白度优质稻谷达标率从2009年的39.1%上升到2022年的83.0%,同样呈升高趋势,其中一级米质达标率相对较低,二级和三级米质达标率较高。

表6 2009~2022年遂宁市备案品种垩白度变化情况

从表7可知,2009~2022年备案水稻品种平均长宽比基本保持在2.8,2020年为2.9,2021~2022年为3.0。我们对长宽比≥3.0 的细长型品种单独统计,发现从2017年开始,细长型品种占比呈上升趋势,且两系杂交稻中细长型品种占比均高于三系杂交稻。历年来,品种长宽比的变异系数都较小,且变幅波动不大,说明品种间的长宽比变化不大。

表7 2009~2022年遂宁市备案品种长宽比变化情况

2.4 其他性状情况

从表8可知,2009~2022年备案品种的着粒数变幅在161.2~185.1,呈整体增加的趋势,结实率变幅在79.7%~82.4%,千粒重变幅在27.9~29.0,变化趋势不明显。从品系来看,两系杂交稻的着粒数和结实率自2017年开始均高于三系杂交稻,但两系杂交稻的千粒重低于三系杂交稻,由此也印证了两系稻长宽比更大,即其籽粒属于长粒型。

表8 2009年~2022年遂宁市备案品种着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变化情况

2.5 品种穗颈瘟抗性情况

2009~2022年备案品种中没有高抗穗颈瘟的品种,抗病(抗+中抗)品种占比较小,在9.1%~22.9%的变幅中波动下降;感病(中感+感+高感)品种占比较大,变幅在61.5%~90.2%,占比呈整体上升的趋势。从品系来看,三系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的穗颈瘟抗性都是抗病品种少于感病品种。从2017年开始,三系杂交稻的抗病品种占比8.5%~12.4%,两系杂交稻的抗病品种占比10.0%~16.7%;三系杂交稻的感病品种占比85.5%~91.1%,两系杂交稻的感病品种占比83.3%~90.0%(见表9),两系杂交稻的抗性略高于三系杂交稻。

表9 2009~2022年遂宁市备案品种穗颈瘟抗性变化情况

3 结论

3.1 品种数量急剧增长

2016年《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修订后,品种审定试验渠道拓宽、试验程序简化、试验审定时间缩短,通过审定的品种数量更多。本文数据表明,遂宁市备案销售的水稻品种逐渐增多,更趋于多样化,印证了品种选育与审定进程的加快对品种增长的助推作用。备案数量的增加也反映出种子管理部门法律法规宣传到位、农业综合执法部门监管有力以及种子经销者法律意识增强。

3.2 品种类型丰富

一是三系、两系并存,两系杂交稻虽然占比较小,但近年表现出快速增长的明显趋势[2];二是不育系、恢复系数量增加,组配5个品种以上的不育系占比逐渐降低;三是不育系更新换代较快:Ⅱ-32A、金23A、D62A、中9A 等逐渐退出,荃9311A、川106A、川康606A、野香A、隆科638S、Y58S、晶4155S 等优质不育系和两用系逐渐加入,且组配的组合通过审定率有所提高。

3.3 品种品质大幅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品种选育者、生产经营者、推广使用者均从单纯关注稻米数量向关注稻米“质量”转变,稻米品质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5]。从遂宁市销售水稻品种备案看,品种优质率逐年提升,特别是2020年以后,品种优质率上了一个台阶,年优质品种率提升幅度则更大。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从本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两系杂交稻的优质率明显高于三系杂交稻的优质率,这也是近年两系稻品种数量、种植面积、种子销售单价逐年上升的原因之一。

3.4 品种穗颈瘟抗性不高

穗颈瘟是水稻的主要病害,提高水稻品种的穗颈瘟抗性是预防和减轻产量损失的重要措施[3]。但从本文数据分析来看,遂宁市历年备案品种中抗病品种的占比均比较小。因此,除了积极引进筛选抗病品种外,在生产中也要加强病害预测预报和田间管理指导,减少穗颈瘟的发生面积,降低危害程度。

猜你喜欢

两系优质稻遂宁市
广适籼型两系不育系7011S
我想
遂宁市安居区:人社工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
遂宁市:提升社保服务水平 夯实保障民生基础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选育进展
优质稻“丰优香占”高产保优施肥技术探讨
漳州市早籼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