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中的“生生” 思想探微

2024-03-10李史如

今古文创 2024年7期
关键词:生生孟子

【摘要】《孟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生”思想。“生生”有三重涵义,即:万物从无到有的过程,万物的发展和延续以及万物之间相互联系、休戚与共的和谐景象。万物的发展变化之中皆蕴藏着“生生”之道。“恻隐之心”是仁者“生生”之道流行发用的内在发端,“事亲”是仁者“生生”之道流行发用的外在体现。在二者综合作用下,“生生”之道得以不断扩充,进而使得仁者达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孟子》;生生;恻隐之心;事亲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7-007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7.025

《孟子》一书中提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就孟子所见,人皆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仁爱的萌芽之处。而《孟子》一书又云:“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这不禁会让人产生如下疑问:《孟子》中所提及的“仁之端:恻隐之心”与“仁之实:事亲”有何联系?《孟子》一书尚未就此问题展开进一步阐述,还有待学者们去进一步探究。本文试图从探究“生生”一词的内涵出发,通过充分发掘《孟子》一书内容中所蕴含的“生生”思想,进而找到“仁之端:恻隐之心”与“仁之实:事亲”的内在联系,解开上述的疑惑。

一、“生生”的涵义

“生生”一词源自于《周易》:“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周易·系辞上》)“生生”一词的涵义极为丰富。首先,“生生”是指万物从无到有的过程;其次,“生生”是指万物的发展和延续;最后,“生生”是指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繁荣与共的和谐景象。这三重内涵共同作用,使得万物和谐共荣,生生之不绝。

首先,“生生”是指万物从无到有的过程。据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生,进也。象艸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属皆从生。”[1]即是说,“生”的本义指的是草木生长出土地上。“生”字为会意字,商朝時期便出现,甲骨文字形为  ,底部一横犹如土地的地面,上面部分则与草的形状相似,两部分组合可以让人会意——小草从地面长出。小草破土而出,从无到有的过程就“生”。“生”字的创造也正来源于先民们对自然万物从无到有的追问与反思。“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下》)孔颖达疏曰:“以其常生万物,故云大德。”[2]399天地絪緼,自然万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从虚无变为存在,出现于天地之间,此之谓“生生”,即万物的化生。

其次,“生生”是指万物的发展与延续。《中庸》有云:“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上天在化生万物后,顺着万物的发展规律因材而栽培,以促进万物的发展。人作为自然万物的一员,其生存发展亦同此理。“生民之道,乐为大焉。”(《礼记·乐记》)“乐”是为万民而创设的,通过创制“乐”使百姓得到教化,社会得到和谐发展。《尚书》也有所云:“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尚书·大禹谟》)高效、廉洁的政治决策在于养育民众。统治者应该鼓励百姓大力发展生产,从而让百姓的日用更为便利,过上更丰厚的物质生活,如此一来,民众得到了养育,社会也更加安定和谐,万物在生存发展的基础也得以延续。据孔颖达《周易正义》云:“前后之生,变化改易,生必有死,易主劝诫,奖人为善,故云生,不云死。”[2]367由此观之,孔氏认识到了有生必有死,但是生的状态延绵不绝,这样的状态犹如河流一般,即使在某个瞬间处于静止状态,但是由天地万物构成生命的洪流的趋势却是滚滚向前,自然万物永远在无止尽地发展与延续。综上,这一层面的“生生”,是指万物的生长与延续。

最后,“生生”是指万物之间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和谐景象。天地间的自然万物都是存在之物,自然万物因此没有隔阂,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万物浑然一体。“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3]五谷杂粮和各类飞禽走兽都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各种药剂和砭石能够治疗疾病等一系列的事实也在启示我们,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各种物质条件,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天地万物和人类本就是一个息息相关的有机体,人类应该尊重并爱护自然,自然万物唯有和谐共存,才可延绵之不绝,生生之不息。这一层面的“生生”,是指万物的互生与共生。

由上观之,“生生”有三重内涵。首先,“生生”是指万物从无到有的过程;其次,“生生”是指万物的发展与延续;最后,“生生”是指万物之间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和谐景象。万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由虚无变为存在之物。存在于天地间自然万物的发展变化中皆蕴含着“生生”思想。自然万物在相互依存与联系中不断地发展与延续,进而使得天地之间呈现出生生不息的蓬勃景象。

二、《孟子》中所蕴含的“生生”思想

《孟子》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其中就包括本文论及的“生生”思想。《孟子》中蕴含“生生”思想的文本内容极为丰富。

首先,就“生生”的第一重内涵来说,《孟子》中有关“万物化生”的论述所见不夥,其中在与墨者夷子讨论“爱有无差等”这一命题时有此记载:“且天之生物也,使之壹本,而夷子二本故。”(《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认为万物的产生只有一个本源,即天。天使得万物生。这里的“生”,则是指万物由虚无到存在的过程。这里的万物,不仅指有生命之物,也指无生命之物。天使得万物从虚无变为存在之物的过程就是万物的化生的过程,即万物之“生生”。

其次,就“生生”的第二重内涵来说,《孟子》一书中关于万物的生长与延续,有过如下论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作为一位英明的君主,他应该要做到合理安排老百姓的产业,能够使得自己统治下的老百姓上可以赡养父母,下可以养活妻子儿女,遇上好的年份,丰衣足食,即使遭遇收成不好或动乱年代也不至于饿死。此外,孟子还反对战争,认为“争地之战,杀人盈野……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上》)孟子主张实行仁政,顺应自然的规律,减免刑罚,少收赋税,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够发展强盛。

最后,就“生生”的第三重内涵来说,《孟子》一书中关于万物的互生与共生做过如下论述:“不违农时,穀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穀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认为,不违背农业生产的时令,粮食就会吃不完。在合适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自然万物之间相互联系,人类的生长发展离不开自然万物,唯有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才可万物和谐共生,正如梁漱溟先生说道:“最要领会到:生物是不可能以其机体为限的……要联系着机体和其环境当成一个总体来看。”[4]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在孟子看来,君主只有实行仁政,顺应万物的生存发展的规律,减免刑罚,使黎民百姓不需要挨饿受冻,生命有所保障,安居乐业。如此一来。个人的生命在和谐融洽的社会交往中变得丰富而充实,与此同时,整个国家也能够不断强大,得以延续不断地发展下去。

三、“恻隐之心”是“生生”之道流行发用的内在发端

《孟子》一书蕴藏着“生生”思想的奥秘。笔者认为,“生生”之道正是“恻隐之心”根源性的依据,而“恻隐之心”则是“生生”之道流行发用的内在发端。孟子认为“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里孟子用“乍见”来描述人们看见孺子入井时的情景。“乍,犹忽也”[5]547,这就表明人们看见这一幕最原始最纯粹的反应。接着孟子论道,见孺子入井之人会心生恻隐之心,是人之为人最纯粹最自然的情感流露。孟子反复强调了这种“恻隐之心”是人皆有之。换言之,一个没有恻隐之心的人,非人也。这里就产生了疑问,为何人看到孺子入井会不忍,产生恻隐之心?忍,“今俗所谓能耐也。”[6]900“不忍”就是感情冲动按捺不住要表现出来。那么,人们面对将入井的孺子为何会生发出按捺不住的情感?究其原因,正是“生生”思想生发流行的内在表现。

万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由虚无变为存在之物。天地间的存在之物浑然一体,休戚与共。在面对孺子将入井时,人们看到的是孺子生命面临着不再生存延续下去的威胁,这就如同自己的生命面临威胁,自然会对孺子心生“恻隐之心”。进而言之,“恻隐之心”实质上就是人们感受到自然界万物之物中“生生”思想面临威脅时,心中由此所生发出的一种抑制不住的情感。“恻隐之心”体现着对自然万物的关爱与呵护,它正是“生生”之道流行发用的内在发端。

四、“事亲”是“生生”之道最原始最充分的外在体现

“生生”之道,使人“有所不忍”。“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孟子·尽心下》)孟子这句话清楚地阐释了“生生”“不忍人之心”和“仁”三者的内在关系。人们面对违背“生生”之道的现象时,内心会有抑制不住的冲动与情感,这就是“不忍人之心”,如“泉之始达”一般。如果这时能随感而应,顺应此情感而有所作为,那就是仁爱的彰显。人们“不忍人之心”即“恻隐之心”得到不断地扩充,“生生”之道得以流行发用,那么“仁”就用之不尽了。但是,如何能够使恻隐之心得到生发与扩充呢?《孟子》一书给出了答案,“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

恻隐之心的根源是“生生”,想要使得恻隐之心得以生发与扩充,需要遵循“生生”之道。由上,“生生”思想中蕴含着三重涵义。其中的第一重涵义是指万物从无到有的化生过程,这也是自然万物得以发展,进而生生不息的基础所在。而“亲亲”正是人类与万物联系、互生与共生的起点所在,至亲是一切爱的起源,也是对“生生”思想最为根源性的外在体现。众所周知,“亲”是人类生命最初的来源。从父母那里,新的生命从无到有,是一种化生。新的生命和父母有着血缘的连接,是其他社会关系永远无法替代的。亲亲这一伦,是人伦之根。随着父母对新生命的养育,对婴儿的悉心照料,使新的生命得到生长发展,子女也在无形之中对父母产生依恋与爱,希望父母能够“生生”,并能够有所行动。而这种爱,是人的天性,不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和思考就能做到。正如孟子所说,是“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孟子·尽心上》)程子曰:“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5]842随着子女的成长,与万事万物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生生”之道进一步的流行发用,子女们对父母的爱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愈加充实,从而推及到邻里、其他民众以至天下,进而达到仁民爱物的理想境界。

反观当今社会,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有关子女与父母之间矛盾冲突的新闻事件时有发生。有些人对自己的宠物关爱有加,却对家人、邻里态度冷漠,不够尊重。虽然上述现象与孟子提倡的“亲亲、仁民、爱物”有所不同,但其内在实质却是一致的。一方面,一些人能对某人、某物关心,照顾,希望对方活得好,成长得好,这表明他们仍具有“生生”之心、恻隐之心,如果将这种爱不断地去生发与扩充,最终也将形成仁民爱物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虽然人们对任何具体的人或者物的爱都可以得到不断地扩充和推广,但是唯有事亲才是每个人所必然经历的情感。“亲亲”一伦是人伦之根本,具有确定性和必然性。除此之外,我们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都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恻隐之心从亲亲推至仁民,再到爱物是最根本的也是最自然的一种扩充路径。亲亲至爱是一种拥有根源性力量的爱,“事亲”也是“生生”之道得以流行发用最具有根源性的外在体现。

五、结语

“生生”之道将“恻隐之心”与“事亲”联结起来,“恻隐之心”体现着仁者对存在之物的关爱与呵护,这是“生生”之道流行发用的内在发端。而“亲亲”是人类与万物联系、互生与共生的起点所在,作为一切爱的起源,“事亲”是“生生”之道流行发用最具有根源性的外在体现。仁者的“恻隐之心”从至亲处开始生发,伴随着“生生”之道的流行发用,逐渐推及到邻里、其他民众以至自然万物的爱,进而达到仁民爱物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27.

[2]孔颖达撰,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107.

[4]梁漱溟.人心与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62.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8:547.

[6]许慎撰,段玉裁注,许惟贤整理.说文解字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900.

作者简介:

李史如,女,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方向:道德教育。

猜你喜欢

生生孟子
中西思想差异的根源:超越性与生生之德
磨刀不误砍柴工
“生生”不息,生活化初中生物课堂的形成
刘善良
略析海德格尔的“大地”概念
论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