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

2024-03-09许云飞

国土绿化 2024年1期
关键词:运城市运城绿化

本刊记者 许云飞

绿色是大自然最动人的底色。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秀美家园,是运城锲而不舍的追求。一路走来,随处可见的绿色,是运城实施“绿满运城”国土绿化行动,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真实写照。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黄河北干流中游以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运城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推深做实林长制为抓手,以建设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城乡绿化美化,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城东公园晨曦

奏响绿色发展主旋律

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让运城大地更加丰盈苍翠,2019 年2 月,运城市政府第五十二次常务会议作出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决定。随后,《运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启动方案》印发。运城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双组长工作领导组,高位推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起草了《运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方案》《运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河津现场推进会会议方案》,安排部署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根据森林城市建设规划要求,厘清责任,明确任务,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了共同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崭新局面。

3 年多来,运城市完成营造林31.75 万亩,使全市林木覆盖率稳步提升到36.60%,奏响了“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绿在心中”的绿色发展主旋律。从城市到乡村,从山川到湿地,从街道到庭院,运城人用勤劳把绿色牢牢镶嵌在运城大地。

柿饼加工富一方 李继旺 摄

秋天的记忆

统筹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

驱车从108国道转入209国道,道路两旁花草树木层层叠叠,风景美不胜收。这里正是运城市刚刚竣工的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重点惠民项目之一百里生态廊道工程。工程按照“高标准设计、高规格施工、大手笔投入”的要求,对108 国道和209 国道部分路段两侧林带进行提升改造,因地制宜栽植乔灌花草,打造出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移步异景的景观效果。

近年来,运城市大力开展绿色通道建设,密织城乡绿网,不仅串联起各类美丽空间,也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融合发展,一幅城新、村美、业兴、人和的画卷徐徐展开。

走进河津市西磑村,楼房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树木高大挺拔,村民在小游园里休闲健身,一派悠然祥和的景象。殊不知,几年前这里还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垃圾满地。近年来,西磑村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所有村路、垃圾场、臭水沟进行综合整治,建成游园、小景8 个,高标准打造了3 公里绿化长廊,建设环村林带19 公里,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

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就要城乡一体推进。在城区,运城市重点实施街道绿化、小区绿化、庭院绿化和大环境绿化,扩大绿化总量,提升城市品位。在乡村,运城市把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工作重点,通过调整农业产业布局、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乡村绿化格局。整洁的村容村貌几乎成为每个村庄的“标配”。目前,运城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74%,村庄林木绿化覆盖率达37.37%。

在变绿变美的路上,运城市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依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文旅康养集聚区打造,开发更多生态产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更好地造福一方百姓。全市各地立足自身实际特色,持续做强做优核桃、红枣、花椒、山楂等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目前,运城市干果经济林面积达到207万亩,总产值175 亿元,位居全省首位。

局县合作修复受损弃置地

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对于恢复山体原有地形地貌、提升全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修复破损山体,解决岩石长期裸露的顽症,助推绿色发展,成为全市面临的新挑战。运城市坚定信心,创新机制,攻坚克难,在盐湖区、河津市等破损山体较多地区,想方设法补植复绿,探索出“政府主导、政企联动、多元投资、专业管护、群众受益”等修复模式,使破损山体逐步恢复绿色生机。

1 汾河湿地

2 沿黄公路生态修复

3 新时代 新农民 新生活

绿水青山

在河津市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现场,推土机、挖掘机、运输车等各类工程机械来回穿梭,施工单位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为有效破解资金和技术问题,2021 年,河津市创新采取局县合作造林模式,与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签署协议,由该局提供项目资金和造林队伍,并负责整地栽植及3年管护;河津市负责协调吕梁山前沿荒山和汾河沿线荒沟为造林地块,并配套部分资金。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河津市局县合作造林项目完成造林3.4万亩,栽植白皮松、侧柏、榆树等各类苗木370 万余株。局县合作造林模式助推荒山造林工作驶入发展快车道。

将湿地打造成鸟类乐园

运城盐湖位于中条山下,总面积132平方公里,是山西省面积最大的湖泊,具有4600 多年的食盐开采史和70 年的无机盐开发史。新中国成立后,盐湖长期归属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偏重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力度不足,导致盐湖环境受到破坏。

1 稷山国家板枣公园 杨朝武 摄

2 舍利塔

为了让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更好地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运城市坚持走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做好盐湖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大力实施“退盐还湖”工程,盐湖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正在被打造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和旅游新地标。

此外,运城市全面加强了圣天湖、伍姓湖、汾河流域等湿地环境的生态保护和修复,逐步恢复湿地的昔日风光。如今,湿地芦苇绵绵、荷花亭亭玉立,演绎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迷人风光。目前,全市湿地面积58万亩,位居全省第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数百种鸟类前来栖息觅食、追逐嬉戏。

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城以人为本,人以城为家。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群众既是森林城市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建设的主力军。

自2017 年以来,运城市党政领导每年都要集体到盐湖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参加植树劳动。早些年栽植的油松已有一人多高,长势良好。每到植树季节,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以多种形式参与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已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建设国家森林城市不仅要在大地植绿,更要在人们心中播绿。刚刚入选全国100 个最美古树群的稷山板枣古树群,分布在稷山国家板枣公园内。公园拥有树龄千年以上枣树17500 株,有树龄500 年左右枣树5 万余株,是我国古老且名贵的板枣园区,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拥有千年枣树最多的古枣树群”证书。园内古枣树虬曲苍劲,枝繁叶茂。运城市充分挖掘千年板枣文化,在园中建设了板枣博物馆,馆内通过电子屏幕、浮雕、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板枣起源和发展历史,以及板枣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产业发展趋势,讲好古树故事,赓续中华文脉。此外,垣曲、河津、夏县、芮城等县也建有生态科普教育场所,持续开展生态科普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植绿、爱绿、护绿意识,让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于心。

加强保护是提高森林城市建设成效的重要途径。运城市全面推进林长制,严守涉林涉草生态保护红线。越来越多的森林、绿地有了专职守护者。目前,全市共有各级林长4267名,市县乡村四级已建立科学高效的林长制组织体系,制定了实施方案,划分了责任区域,明确了各级林长职责,形成了上有书记市长抓整体谋划、下有基层林长护林员责任到人的森林资源管理局面。

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运城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以林草管理保护的新成效、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进步,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运城篇章。

猜你喜欢

运城市运城绿化
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 “三个运城农业品牌”打造运城新名片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双减双抢”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运城市:有机旱作农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点赞!李克强总理山西运城赶年集
运城清廉地图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运城市盐湖区:“三抓三消除”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