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宏观政策,继续向前

2024-03-08谭保罗

南风窗 2024年5期
关键词:宏观政策融资企业

谭保罗

2月7日,按照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93亿美元。该数据较2023年12月末下降了187亿美元,降幅为0.58%。

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一直稳定在超过3万亿的水平。从外汇储备的产生机制来看,它很大程度不过是企业出口或外商投资,在结汇之后的产物,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国家及其国民在某一时间点的财富存量水平。

但是,稳定和可观的外汇储备意义也十分重大。正如它的产生机制所体现的那样,它背后是制造业企业出口创汇的能力,是外商投资的热情,因此,也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质量和实体经济活动活跃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外汇储备只是经济的参考数据之一。2023年,我国GDP达到126.0582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2024年,要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速,未来还有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克服。

要继续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除了调动市场主体的自发行为之外,宏观政策的积极实施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资金效率

2024年春节前夕,证监会主要负责人的人事变动,无疑是市场最大的关注点。吴清接替易会满,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

近段时间,资本市场的一些变化值得关注。以2023年为例,资本市场已经查处了不少大案,其中,财务造假是最主要的违法行为。执法部门对财务造假的处罚力度,和过去一些时间段相比,明显变高。

在过去某些时候,资本市场最被投资者质疑的问题之一的是,有企业通过财务造假,让背后的大股东和实控人赚取巨额财富,但被查处之后的处罚力度却并不高。一些投资者甚至打趣说,“赚了几十亿,被罚几十万”。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夸张,它的确反映了资本市场一些结构性问题的根源。

如果做一个梳理,很容易发现,2023年的资本市场的很多违法案例中,处罚力度都以千万起步,还有一些上亿的处罚。对造假者的刑事处罚也时常见诸报端。显而易见,对违法获取巨额财富的大股东来说,刑事处罚的力量,势必远远大于经济价值上的暂时失去。失去自由,是对“不差钱”的违法者最具震慑力的处罚。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市场主体的融资来实现,除了从资本市场的融资,从银行的融资同样重要。在中国,企业的融资总量中,从银行融资的占比一直都高于从资本市场的融资。

发改部门的项目审批,金融监管部门的信贷政策倾斜上,趋势都十分明显,即要降低低效投资的挤出效应,提升好企业和好项目的融资可得性。

在银行融资中,过去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一些效率低的项目对优质的企业形成了巨大的挤出效应。大量的银行贷款进入“铁公基”,而其中不少基建项目效率低下,资金回收都成问题,只能依靠银行贷款不断展期来应对。然而,由于其拥有地方政府的显性或隐性信用背书,贷款并不难。形成对比的是,一些优质的制造业企业,却很容易出现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事情正在变化。从2023年开始,一些过去看起来必须上马的“铁公基”已经被叫停。地铁大潮的退却是最典型的代表,包括一线城市在内,一些收益前景不乐观的地铁项目并未获得有关部门的许可。

地铁项目是“铁公基”中首屈一指的吞金兽。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地铁建设平均每公里造价约为9.5亿元,根据地理条件,造价高的超过10亿,最低的也不低于5亿。除了建设,地铁的运营费用也是个大问题。即便不考虑前期的建设费用,一些地铁项目即便要拿收入覆盖运营费用都成问题。因此,一些地铁项目是不折不扣的长期吞金兽。

高铁的建设速度也慢了下来。高铁建设的单位成本比地铁低,平均在每公里1亿人民币左右,但高铁显而易见的问题是长。过去,一些“县城通高铁”“一座县城三个站”的现象,本质上就是对资金的巨大浪费。

现在,市场上针对“无效基建”进行了讨论。实际上,近来提升基建的效率,叫停“低效基建”“无效基建”,提升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尤其是加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已经成为了各方面的共识。在宏观政策领域,比如发改部门的项目审批,金融监管部门的信贷政策倾斜上,趋势都十分明显,即要降低低效投资的挤出效应,提升好企业和好项目的融资可得性。

节省的资金,很多都进入了实体经济领域,支持优秀企业的发展。按照金融监管部门的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2%,其中,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均超过四成;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1%,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1%。

民企的融资问题,需要长期持续的关注。金融体系要做的,是让更多优秀实体民企,以合理的价格去获得融资。无论是资本市场的股权,还是信贷市场的债务融资,它们都可以为企业发展和转型提供急需的“血液”。因此,在宏观政策中,資金的配置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财富视角

当然,另一个必须关注的维度是,金融体系除了融资功能之外,也承担着财富管理的功能。维护普通储户和投资者的利益,同样十分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讲,维护普通人的利益,使普通人的财富能够通过金融体系实现有效配置和保值增值,更是金融体系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

在资本市场,这一规律表现得尤为明显。当市场的投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投资者可以获得可观收益的时候,市场的融资功能也能得到发挥,企业也可以从中获得自己所需的资金。反过来,如果在某一时间段,片面和过度地强调融资功能,市场投资功能却被忽视,那么市场就会产生相当大的波动。

资本市场的事情不用多说。中国老百姓的财富多数都配置在房子之中,按照不同的数据,这一占比都在六成以上。实际上,这个问题或许都不用看统计数据,城镇居民持有的物业多数都有相对明确的市场定价,普通人自己进行实地调研,就基本上可以判断,不动产在居民资产总盘子的占比的确有点高。

因此,楼市稳定对普通中国人的利益十分重要,必然是一些宏观政策不可忽视的参考因素。当前,楼市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分别对应着未购房者、已购尚未获交房者,以及已拿到所购房者。

对未购房者来说,楼市的稳定或者说在价格上出现一定的结构性和阶段性下调,对这部分人群最有利。2016年之前,主要城市的房价出现了大幅上涨,之后趋于稳定,但目前来看,大中城市房价相对于普通人的工资收入来说,依然不菲。因此,这一部分未购房的人在总体人群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第二部分人群则是近期楼市各项政策的关注焦点。在这里,“保交楼”是一个基本底线。

2024年1月下旬,金融监管总局召开会议,部署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会议强调,对开发建设暂时遇到困难但资金基本能平衡的项目,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新增贷款等方式予以支持。

可以看出,这一表述十分具体,操作性高,充分说明了有关部门对措施必须落实的重视。此外,还有来自金融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高达3500亿元的“保交楼”专项借款,绝大部分都已投放到有关项目之中。可见,“保交楼”是楼市调控和金融政策的重中之重。

楼市巨大的存量按揭贷款,意味着对内需的削弱,对提振有效需求并不利。因此,适度降息,降低按揭人群的利息支出成本,是有必要的。

第三个人群是已有的住房拥有者。其中,一部分在房价走高阶段购入,然后房产价格却出现转折,进入下跌通道。对这个部分人群,市场俗称“高位站岗”。其实,这样的称呼有些冰冷。对普通人来说,购房款多半用掉了“六个钱包”中的大部分存量资金,是家庭资产的最大宗。即使是自住,如果房价过度下跌,也意味着资产的贬值,给家庭的财务前景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更重要的是,不少人背负着不菲的月供。从小处说,月供严重侵蚀着家庭的现金流,降低生活质量。从大处讲,楼市巨大的存量按揭贷款,意味着对内需的削弱,对提振有效需求并不利。因此,适度降息,降低按揭人群的利息支出成本,是有必要的。

2月5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有分析认为,2024年将可能存在一个长期的降息周期。无论是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还是指向宽松的公开市场操作,或者直接降息,无一例外,都可能让社会的整体利率走低。对那些选择了浮动利率的购房者来说,每月利息支出就会出现下降。虽然金额和支出相比,可能不太多,但对信心至关重要。

信心,在哪里都很珍贵。比如,在一些西方国家,凯恩斯经济学最担心的问题是“推绳子效应”。

在经济过热的时候,用紧缩的宏观政策很容易把经济的“温度”降下来,这是“拉绳子”,从物理上来说,很容易辦到。但经济偏冷的时候,用扩张的宏观政策去刺激经济却很难,犹如“推绳子”。没有人推得动柔软的绳子,这是客观的物理规律。一些西方国家在调控经济的时候,之所以存在着“推绳子”难题,便在于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信心问题,企业不愿意扩大再生产,而个人不愿意扩大消费,经济就放缓了。

当下,从本质上讲,宏观经济政策的最终重要指向同样包括了信心问题。挤出低效投资、鼓励优质企业融资,调动的是企业的信心。而关注股市、稳定楼市,指向的则是投资者和消费者个体的信心。

信心,一直都是宏观政策的重要原点。

猜你喜欢

宏观政策融资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宏观政策将利好化肥市场运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现代货币理论与宏观政策和政府债务的现实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