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激励与减负并重让科研人员迸发创新活力

2024-03-04吕悦

今日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包干制科技人才科研人员

■ 本刊记者 吕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何创造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近年来,浙江省强化勇担使命的激励导向,持续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不断优化充分激发科技人才活力的创新生态。“坚持改革赋能,强化使命与贡献并重、物质与精神并举、激励与约束并行,让广大科技人员乐于科研、勇于创新。”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强化使命导向激励科研人员担纲大任

为了树立勇担使命、潜心研究、创造价值的激励导向,让更多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中担纲领衔、脱颖而出,浙江以政策先行,加速建立系统性、多层次的科技人员激励体系,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动力。

2023 年以来,浙江制定《关于深化项目组织实施机制 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的若干意见》,聚焦“315”重点战略领域,加强有组织科研,加大“卡脖子”技术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研究支持力度;出台《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快建立更大力度激励创新的制度政策体系,构建有利于科技人才竞相成长的激励机制;优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配套制度,科学合理设定奖励类别、数量和标准,更好发挥科技奖励“指挥棒”作用……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进一步突出了使命贡献导向,有效支持科研人才参与“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据了解,2023 年,浙江“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立项566 项,新攻关取得108 个重大科技成果。

支持科研人员担纲大任,还要以“真金白银”的激励,提升科研人员的获得感。近年来,浙江坚持优绩优酬导向,加速构建体现知识价值的分配机制,通过开展科技成果赋权、单列管理、先用后转等集成改革,强化科技成果产权或长期使用权对科研人员的长期激励。目前,浙江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已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5 家单位扩大到41 家,累计赋权577 项成果,其中已转化成果509 项、转化金额近2.2 亿元。

2023 年12 月1 日,时 隔12 年后再度修订的《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优化职务科技成果产权管理方式,实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推动符合规定条件的职务科技成果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范围,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此外,浙江还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试点,探索“技术入股+现金入股”方式,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通过增强科技激励,有效释放科技创新潜力、激发人才创造活力,让更多科研人员能潜心科研、担纲大任。”省科技厅法规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加大支持力度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潜力

神威量子模拟器斩获“戈登·贝尔奖”,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登上《自然》封面……在之江实验室,通过系统实施“有组织的科研”攻关机制,汇聚了4200 余人的科研团队,其中3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占比达80%。而这,正是浙江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的一个缩影。

青年科技人才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生力军,为了进一步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浙江深入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大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参与“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通过出台《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支持青年人才比例不低于50%;印发《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引育工程实施意见》,坚持党对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全方位培养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据了解,2023 年,浙江40 周岁(女性45 周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领衔承担“双尖双领”重大攻关项目达164 项,占比达29%。

为了进一步建立青年科研人员稳定支持机制,浙江鼓励高校院所对新入岗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不少于5年的非竞争性经费支持,各个高校院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例如,在浙江工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的80%以上用于支持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对60%以上新入职博士研究生额外提供5 万元至75 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在西湖大学,通过优化“以人为本”的资助模式,给予青年科研人员充足的启动经费和充分的经费使用自主权。

此外,浙江还提高了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专项资助比重,2023 年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中40 岁以下青年占比达76%,5 年来获得国家“优青”资助人数累计达279 人、居全国第5 位。

目前,浙江正深化人才遴选评价机制改革,推进人才计划优化整合,贯通产业教育科技人才评价体系,首批确定23 家试点单位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通过不断完善评价新体系,进一步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当主角、显身手。

推动放权赋能让科研人员专注创新

激发创新活力,科技管理改革不仅要做“加法”,还要做“减法”。

据了解,为了破除科技项目管理的条条框框,浙江已在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全面推行“包干制”改革,构建了项目实施、资金使用、项目管理“三大包干”,为科研减负松绑。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吴建平成功申请的省杰青项目,正是“包干制”试点项目之一。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这位曾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的青年科研人才,对“包干制”改革感慨颇深。“‘包干制’改革实行后,进一步强化了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科研人员对经费使用有了更大的自主权,能更有效地‘把钱花在刀刃上’。”吴建平说。

供图/视觉中国

营造良好科研生态,还要以数字化赋能,提升科研服务质效。在2023年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开幕式暨首届浙江科技创新合作大会上,浙江正式启动职务成果转化“安心屋”数字化应用场景2.0,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活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据了解,“安心屋”数字化场景应用,通过在全国率先搭建全省统一、规范的“内控管理—转化审批—公开交易”成果转化全流程电子化通道,让高校院所科研人员能在平台上完成从申请到交易的全过程,免除了申报的繁琐和长时间的等待,有效提高了成果转化的效率。

在推动科研管理流程重塑的过程中,浙江还建设了“科技攻关在线”“浙里大仪共享”等重大数字应用场景,促进科技项目、科研仪器设备、科技报告等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智能精准配置,更好地服务科研人员。其中,“科技攻关在线”应用利用人工智能绘制创新链技术路线图,将攻关需求征集凝练时间缩短约50%,智能化支持组建攻关团队,主动推送创新资源,已服务用户近8 万次。

激励与减负并重,让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尽释放。“下一步,浙江将持续推动各项政策扎实落地,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潜能与活力,为浙江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提供强劲支撑。”省科技厅法规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猜你喜欢

包干制科技人才科研人员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研究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基于会计视角探讨科研经费“包干制”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努力培养新型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