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沥沥太阳雨》中的音乐元素与人物形象塑造

2024-03-01陶钰

剧作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太阳雨革命者竹笛

陶钰

歌剧也被称为音乐的戏剧,是集音乐、舞蹈、文学、戏剧、舞台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1]P23。《沥沥太阳雨》由著名作曲家刘振球创作完成,作品融入了江西和湖南的地方音乐素材,带有较强的地域色彩,尤其是随着剧情的层层叠进和音乐情节的时间定格,让受众在感受跌宕起伏剧情的同时,塑造了一群活生生的革命人形象。由于戏剧创作特殊的历史背景,因此该剧的音乐独具特色,采用了广为流传的革命民歌,并对人物唱段进行大幅改造,充分继承了优秀歌剧的传统,是当代歌剧中的上乘之作。

一、歌剧《沥沥太阳雨》的创作及剧情概况

歌剧《沥沥太阳雨》由刘振球、朱青作曲,胡笑蓓编剧。剧中的音乐大多取材于湘赣边区的革命民歌,其中竹笛演奏贯穿始终,为整部歌剧的演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竹笛演奏以其灵活多变的旋律及悠扬纯正的音色为整部戏剧增添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充分凸显了表演中带有戏剧化的民族文化,带给人们独特的视听感受。故事讲述了1930年夏天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的湘赣边区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作为革命者的李桂花刚刚从敌军的牢笼中逃脱,并且怀有身孕,在寻找丈夫下落的过程中遇到了农民老爹,且农民老爹的女儿是与自己一同坐牢的战友百家子。百家子已经惨遭杀害,究竟是谁出卖了百家子?在寻找丈夫下落的过程中,桂花与老爹顽强地与命运进行抗争,经历了爱恨情仇、生死纠缠,在沉沉的黑夜下展开了一场心灵的绞杀大戏。身为革命者的李桂花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只找到了丈夫的遗物并将孩子生下,自己则死在抛头颅洒热血为之奋斗的土地上。而老爹则像当年抱着女儿一般抱起地上的婴儿,一路乞讨前行。太阳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菊驼子的剪纸漫天飘飞,充分表现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向人们诉说着温暖大地上的革命故事。

二、歌剧《沥沥太阳雨》中的音乐元素

《沥沥太阳雨》整体风格较为大气,充分彰显出悲壮崇高的主旋律节奏。与西洋歌剧相比[2]P38,剧中运用大段优美动听的湘赣民歌,将悲壮的革命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充分体现了中華民族坚韧不屈的崇高精神。这样的表演形式既符合我国百姓的审美情趣,又能够以多样化的形式充分展示革命者的英勇形象,充分展现了悲而不哀的故事情节。与以往的民族歌剧有所不同的是,《沥沥太阳雨》并未将音乐处于陪衬地位,而是充分借鉴西洋歌剧、现代音乐剧的表现形式,通过将不同音乐的表现手法进行融合,构成鲜明的音乐语汇,并运用和声、复调等中西结合的方式,将民族乐器、小号等多种器乐进行有机结合。整部戏剧的音乐充分展现了优美高雅的情趣,同时也体现大气磅礴之势,以超时空的音乐演奏、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余音绕梁的表现形式不断净化观众心灵,深入展示了民族歌剧的特征。

民族音乐既能在故事情节发生激烈冲突时演奏出高亢入云的激烈音调,也能够在故事情节缓慢推进时演奏出细如丝线的纤纤乐章。演奏过程中能抑能扬、可柔可刚,既可以慷慨激昂地进行表达也能如泣如诉地缓缓演奏。在当代歌剧伴奏音乐中,民族乐器竹笛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丰富的表现力展示多种演奏风格。由于竹笛的音色较为通透明亮,在进行伴奏时常常会作为引子进行领奏,并逐渐陈述剧情主旋律,有时也会在旋律中进行穿插填补,通过节奏的变化,起到对整体旋律的点缀补充作用。在《沥沥太阳雨》的伴奏中,通过竹笛演奏的方式加强整体戏剧色彩,不断丰富音色与力量的对比,烘托唱腔并对歌剧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内心世界及情绪的变化起到鲜明的推动作用。如在领奏时,竹笛的音色应在整体的音响之上将关注逐渐引入到故事情节中,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当歌剧故事情节发生激烈冲突时需要进行快节奏的音乐演奏,也可以充分利用竹笛通透明亮的音色,将其与其他弦乐穿插演奏,烘托主旋律特征。歌剧《沥沥太阳雨》大量运用革命民歌,剧中所穿插的音乐素材大多选自湘赣边区,作者在进行创作时通过收集革命民歌创作歌剧主要的人物唱段。剧中的人物唱段经历大幅度的修改仍然保持原有的音乐风格,通过器乐和声的配合,将人物情感逐渐推向高潮,充分表现出年轻革命者的美好情怀。这一歌剧的音乐将传统的戏曲版作为整体音乐的基调,并加入湘赣边区的民歌音乐素材,使其能够实现音乐风格的协调。其中,以特色民乐演奏为主体,并配以少量的西洋弦乐为和声打造混合乐队,以此来演奏跌宕起伏的歌剧旋律。在进行竹笛演奏时需随着旋律的变化不断调整气息及演奏手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冲突,把握竹笛演奏的速度及节奏变化过程。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曲调变化特征,选取最合适的竹笛与正确的指法,根据灵活变换的旋律节奏及时调整应对,以便能够更好地烘托唱腔。竹笛的演奏对气息有较高的要求,在进行和声伴奏时,需根据不同人物角色的唱腔声音进行变化,不断加强戏剧唱腔的艺术感染力,形成鲜明的人物形象对比。歌剧《沥沥太阳雨》中的竹笛演奏需模仿靠近不同人物形象唱腔的声音特征,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时而轻巧明亮,时而低沉婉转。

三、歌剧《沥沥太阳雨》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故事的主人公革命者李桂花在经历深夜恶战后由于腹中胎儿接近临盆,潜入山林,来到山洞内看到了一具女尸。靠近后发现是刚牺牲的年轻革命者百家子,死者的老爹仰面哭泣。这一过程中,老爹误将孕妇错认成叛徒,一场纠葛着爱恨情仇的大戏由此展开。作者巧妙地将战争置于幕后背景中,没有追求舞台戏剧表演中的战争情节,而是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致表达,深刻诠释了在当时背景下不同革命者的心灵特征及崇高的革命情怀。通过生动形象的艺术展示,诠释出不同人物的内心特写,从而与观众实现情感的沟通共鸣。

(一)老爹心中的“爱与恨”

故事中的老爹年少时是地主家的长工,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满姑娘并与其相好。被地主发觉后满姑娘遭受毒打,老爹与满姑娘勇敢私奔,在逃亡路上生下女儿后满姑娘离世,自此老爹开始讨百家奶抚养女儿长大,此女儿的名字叫作百家子。这一段二重唱,既是音乐的支点也是歌剧的重心。时间一晃而过,女儿长大后受到先进青年的影响,开始参与革命运动,并勇敢闹农会、打土豪,成为杰出的青年革命家。老爹也改变了以往的生活,翻身做主打起地花鼓,却没想到女儿在参与革命过程中惨遭敌人杀害。故事中的老爹这一形象对亲人有着鲜明的爱,对地主阶级有着明显的恨,爱与恨都刻骨铭心。老爹这一人物形象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坚信白匪的日子不会长久,革命一定会取得成功。这一普通革命者的形象在戏剧中通过朴实无华的表演、生动的情节带给人深刻的感受。

(二)李桂花人生的“起与伏”

故事的另一主角李桂花(地主家的二小姐)一心向党,虽然出生于地主家庭,但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加入红军大部队后结识了百家子,二人情同姐妹。李桂花与老爹本是同样意志坚定的革命者,由于命运的捉弄二者成为了对立的仇人,两位主人公间的爱恨情仇具体而生动,各自的形象个性十分丰富。复杂的关系使其在情节推进的过程中并未涉及概念化的东西,在“伤心红军林”这一情节中充分地展示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将剧情推向高潮,以生动的情节和催人泪下的表演带给观众独特的感受。李桂花跌宕的人生境遇导致其人物角色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既想要保全腹中孩子的性命,又想要找到自己的丈夫,于是她选择逃进红军林。在红军林中整个连队的战士全部牺牲,在那里李桂花没有找到自己的丈夫,仅仅寻到红军丈夫的遗物,却不知他埋在何处。老爹在追赶李桂花来到红军林后,想要杀死她了结两代人的仇恨,却在举刀时看着怀孕的李桂花,想起了从前即将临盆的妻子及幼儿的哭声,脑海中响起了妻子临终前的嘱咐。面对血肉之躯,老爹虽心怀仇恨,却在落刀的瞬间心软,一刀劈向石头解恨。这样激烈的冲突、生动的情节催人泪下,充分展现出了人性的光辉,也将老爹的思想变化过程全面展示出来。老爹帮助李桂花寻找死去的丈夫,最终在红军林中的小树上找到一根红带子并认出这是她的丈夫用来系军号的遗物。此时,李桂花才得知,正是面前的老爹将已经牺牲的号兵背进了山林,眼前的红军林不仅埋葬了无数英勇奋战的英雄前辈,也在无形中化解了李桂花与老爹之间的仇恨。李桂花在生下孩子后死亡,老爹含泪操持送李桂花上路,继而抱起她的孩子,像当年抱着自己的女儿百家子一样,乞讨着百家奶汁喂养孩子长大,细心呵护着幼小的生命成长。

两个不同的女人,同样坚定的革命信念,一个小生命及饱经风霜的老爹,迎着沥沥的太阳雨,一路泥泞挣扎,逐渐走到观众面前。故事中李桂花与老爹的形象鲜明,二者都有坚定的革命信念,虽在故事发展的前期处于对立面,仍然能够带给观众深刻的启示。他们昂扬向上的精神形象及理想的光芒,始终引导着观众不忘历史。

编剧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突破了传统的民族歌剧结构形态及人们惯有的审美意识,结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变化,采用分段闪回的方式,将不同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引入到戏剧时空中。如老爹在做长工时与满姑娘相好后,与地主进行斗争逃跑的场面;通过幻觉展示的方式表现满姑娘认字时的场景;在大山深处迎来了新的生命,也寓意着新生的来临。这一幕幕歌剧场景运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使老爹能够与逝去的女兒百家子进行生者与死者穿越时空的对话。舞台上,通过画外音的方式展现李桂花在牢狱之中所受到的迫害与极刑,通过多个空间的表达,充分展示出老爹与李桂花进行生死抉择时内心的挣扎冲突。表演中通过变幻莫测的灯光布景进行时空地点的变化,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内不断延伸,带给观众奇妙新鲜的感受。

歌剧《沥沥太阳雨》充分继承了我国民族歌剧的创作传统,在借鉴以往歌剧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带有民族风格的竹笛演奏充分展现出革命者的坚定信心与崇高信念[3]P26。其音乐风格较为突出,由婉转悠扬的低音逐渐至高音,将人物情感不断推向高潮,使不同人物的形象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郭建民:《20世纪20—60年代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音乐研究》,2002年第1期

[2]贺绿汀:《关于演外国歌剧的问题》,《音乐艺术》,1984年第4期

[3]刘爱珍:《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艺术百家》,2008年第A01期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姜艺艺 王巍

猜你喜欢

太阳雨革命者竹笛
太阳雨
My Mother
神奇的“太阳雨”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我的坚守
太阳雨
竹笛
太阳雨真好玩
竹笛
怎样做个建设时期的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