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并发胃潴留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4-02-28柳小珊彭芳刘秋月

医疗装备 2024年1期
关键词:弱化鸣音低血压

柳小珊,彭芳,刘秋月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 (江西新余 338000)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因大脑血流中断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导致脑部神经组织坏死,影响正常神经功能,促使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和呕吐症状,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取,若未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进一步导致出现营养不良[1]。肠内营养治疗可以为患者补充生存所需营养物质,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但肠内营养支持仅为补救措施,无法刺激患者肠胃功能主动蠕动,使患者常伴发菌群失调,甚至出现胃潴留,表现为上腹饱胀、呕吐等,不利于术后患者恢复[2]。相关研究指出,脑梗死并发胃潴留可以增加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合并症的发生[3]。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并发胃潴留的相关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21 年1 月至2022 年8 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 例为研究对象,男52 例,女38 例;年龄51~79 岁,平均(60.20±3.75)岁;合并基础疾病51 例,无39 例;发病至治疗时间1~7 h,平均(4.20±0.85)h。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外科学》(第3 版)[4]中脑梗死的诊断,且经颅脑CT 检查确诊;符合肠内营养支持指征,均接受营养支持治疗;均为首次发病;无法自主进食。排除标准:存在肝、肾等重要器官障碍;存在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严重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于外院接受治疗,后转运至本院;不愿继续配合试验或各种原因退出试验。

1.2 方法

1.2.1 胃潴留的诊断及分组

胃潴留的诊断参照《外科学(第9 版)》[5]中的诊断标准,于肠内营养液输注后6 h 对患者的胃内残留量进行统计,若患者胃内残留量≥200 ml 则为胃潴留。将发生胃潴留的患者为发生组,未发生患者为未发生组。

1.2.2 一般人口资料学调查

由不参加本研究的人员进行调查,拟定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性别(男、女)、年龄、合并症[有、无,低血压[参照《内科学》(第9 版)[6]中有关标准)]、糖尿病[参照《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7]中有关标准]、机械通气(有、无)、肠鸣音弱化(有、无)、发病至就诊时间、入院时急性病理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II)、饮酒史(有、无)、吸烟史(有、无)、亚低温治疗(有、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并发胃潴留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胃潴留发生情况

90 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生胃潴留35 例,发生率为38.89%。

2.2 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胃潴留的单因素分析

发生组机械通气、低血压、肠鸣音弱化及亚低温治疗比例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Logistic 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并发胃潴留的相关危险因素

将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胃潴留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发生赋值为“1”,未发生赋值为“0”,将上述表格中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并赋值,见表2,构建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机械通气、低血压、肠鸣音弱化及亚低温治疗是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并发胃潴留的相关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3 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并发胃潴留的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因神经功能损伤不能自主进食,需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缓解脑梗死患者蛋白质流失,维持机体所需的能量和物质,降低发病及病死风险[8]。但许多研究指出,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期间,患者胃排空时间明显延长,对肠内营养液的不耐受、伴发胃潴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增加其病死风险[9]。刘瑜林[9]的研究结果显示,148 例重症脑梗死患者营养支持期间51 例发生胃潴留,发生率为34.46%。而本研究结果显示,90 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生胃潴留35 例(38.89%),略高于上述研究,考虑可能与样本量纳入存在差异有关。上述结果提示脑梗死患者营养支持期间具有较高的胃潴留发生风险。

本研究进一步构建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机械通气、低血压、肠鸣音弱化及亚低温治疗是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并发胃潴留的相关危险因素。其原因分析如下。(1)机械通气: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在实施通气操作时会对患者气管上皮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也为病菌的侵入提供路径,侵入患者机体,导致肠道内菌群紊乱,且机械通气还存在气囊漏气风险,气体可能会进入患者胃部,导致胃部胀气,下调胃张力,易引发胃潴留。因此,建议临床需加强监测,定期观察呼吸机气囊密封情况,避免发生漏气现象。(2)低血压:低血压患者的肠道血流量变化更为显著,可导致肠缺血、缺氧等再损伤情况,肠道内血循环恢复较慢,影响患者胃肠道正常蠕动,从而增加胃潴留的发生风险[10]。因此,建议临床可将低血压患者列为胃潴留高发人群,加强护理力度,及时观察患者的肠道营养支持情况,以降低胃潴留的发生风险。(3)肠鸣音弱化:肠鸣音是肠运动推动肠内容物移动时引发肠内容物之间、肠内物质与肠壁间的摩擦、撞击所产生的声音,是反映患者肠道功能状况的重要生理信号;发生肠鸣音弱化,提示患者胃肠运动功能不良,胃肠运动减缓,不利于胃排空,易引发胃潴留[11-12]。因此,临床建议可采取腹部按摩或与临床医师协商及时调整肠道内营养制剂的泵入量,以促进患者胃肠蠕动,降低胃潴留发生的风险。(4)亚低温治疗:接受亚低温治疗的患者血液流速降低,心排血量降低,对脏器及胃肠道血液供给低下,胃肠道黏膜受损,胃肠蠕动水平减慢,易增加胃潴留发生的风险[13-14]。因此,建议临床开展对护理人员的亚低温治疗相关知识培训,强化护理技能,及时变更亚低温治疗患者的体位,以改善胃肠消化情况。

综上所述,机械通气、低血压、肠鸣音弱化及亚低温治疗是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并发胃潴留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可基于上述影响因素及早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避免胃潴留的发生。

猜你喜欢

弱化鸣音低血压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如何解决果树盆景弱化的问题
基于ANSYS的硬塑气囊盖板弱化研究
自然主义是一种需要弱化的社会科学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