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前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变化及其预后预测效能

2024-02-22朱莹刘艳萍顾颖李建华蔡晓敏王磊

山东医药 2024年3期
关键词:存活心肌细胞效能

朱莹,刘艳萍,顾颖,李建华,蔡晓敏,王磊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心血管内科,南京 21000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具有极强传染性,临床表现为剧烈咳嗽、咳痰、四肢乏力、高烧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1-2]。目前虽新型冠状病毒毒性较之前有所下降,但仍有少数患者发病后短期内出现呼吸困难、神志模糊等严重症状,如不及时干预,可发展成危重型肺炎,治疗难度和病死率均增加[3]。因此,提前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短期预后对于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常规临床中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短期预后多通过患者症状、影像学特征等方式进行,但因其具有一定滞后性,评估效能欠佳,需积极探寻其他有效评估方法。肌钙蛋白I(cTnI)是一种可促进肌肉组织收缩的调节蛋白,因其只存在于心肌细胞中,故在心肌损伤的评估上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多伴有心肌损伤,可造成心脏缺血缺氧、心肌变性甚至坏死。有临床研究[5]指出,cTnI、心肌酶等心肌损伤标志物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有关。血清cTnI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短期预后关系的相关研究鲜见报道。我们观察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血清cTnI水平变化,分析了治疗前血清cTnI水平与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并探讨了治疗前血清cTnI水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为血清cTnI可能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短期预后的早期预测指标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于2022 年12 月—2023 年1 月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530例,男272例、女258例,年龄23~91 岁,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成人2019 冠状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指南》[6]中相关诊断标准;初诊首治;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后均入院接受抗病毒、抗菌、免疫、抗凝等治疗。排除标准:严重基础性疾病;严重感染或血液疾病;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等可能引起cTnI 异常疾病;既往3 个月内曾服用损伤心肌的药物;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另纳入同期至医院体检健康者265 例作为对照组,男138 例、女127例,年龄20~83岁。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有可比性。根据患者治疗7 d内病死情况,分为病死组27 例及存活组503 例。病死组中男14 例、女13例,存活组男258 例、女245 例,两组对比,P>0.05。病死组年龄、体质量、发病至就诊时间、体温、心率、pH、PaCO2、PaO2、SaO2、白蛋白、肌酐、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蛋白、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分别为(67.34 ± 3.03)岁、(64.21 ±7.81)kg、(2.20 ± 0.58)d、(37.56 ± 0.91)℃、(91.54 ±14.63)次/min、7.38 ± 0.12、(42.60 ± 6.36)mmHg、(55.28 ± 5.58)mmHg、(90.14 ± 3.89)mmHg、(34.12 ± 3.89)g/L、(83.44 ± 8.98)μmol/L、(6.26 ±2.23)×109/L、(0.85 ± 0.17)×109/L、(125.78 ±11.87)g/L、(76.51 ± 2.89)g/L、(5.72 ± 1.15)mmol/L、(33.51 ± 1.89)U/L、(36.28 ± 2.02)U/L;存活组分别为(67.29 ± 2.89)岁、(64.11 ± 7.41)kg、(2.12 ±0.61)d、(37.71 ± 0.89)℃、(91.61 ± 14.68)次/min、7.41 ± 0.12、(43.11 ± 5.98)mmHg、(57.68 ±5.21)mmHg、(91.78 ± 4.12)mmHg、(34.15 ±3.91)g/L、(83.46 ± 9.02)μmol/L、(6.28 ± 2.25)×109/L、(0.88 ± 0.19)×109/L、(125.82 ± 11.89)g/L、(76.54 ± 2.91)g/L、(5.75 ± 1.18)mmol/L、(33.48 ±1.91)U/L、(36.31 ± 2.19)U/L。病死组PaO2、SaO2水平低于存活组(t分别为2.324、2.020,P均<0.05);两组其余指标比较,P均>0.05。

1.2 血清cTnI 检测 治疗前,采集受试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将其置于离心机中以2 500 r/min 离心处理10 min后取上层血清备用。采用化学发光法(试剂盒生产商:浙江宏盛生化科技公司,生产批号171105)测定血清cTnI。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软件。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且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cTnI 表达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TnI 预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cTnI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血清cTnI水平为(0.10 ± 0.02)μg/L,对照组为cTnI(0.07 ± 0.02)μg/L,两组血清cTnI 水平比较,t=19.937,P<0.001。

2.2 治疗前血清cTnI 水平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病死组、存活组治疗前血清cTnI水平分别为(0.11 ± 0.03)、(0.09 ± 0.02)μg/L,两组比较,t=4.913,P<0.001。

将血清cTnI、PaO2、SaO2作为自变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短期预后情况作为因变量(“0”=存活;“1”=病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cTnI、PaO2、SaO2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短期预后有关[血清cTnI:β为3.612,SE为1.316,Waldχ2为5.487,OR(95%CI)为2.104 (1.583~3.742),P<0.001;PaO2:β为-0.141,SE为0.042,Waldχ2为8.951,OR(95%CI)为0.012(0.008~0.019),P<0.001;SaO2:β为-0.057,SE为0.055,Waldχ2为1.159,OR(95%CI)为0.938(0.855~0.982),P<0.001]。

2.3 治疗前血清cTnI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 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短期预后情况作为状态变量(“0”=存活;“1”=病死),将治疗前血清cTnI 水平作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治疗前血清cTnI 预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短期预后的AUC 值为0.755,95%CI0.639~0.871,cut-off值0.105 μg/L,灵敏度63.0%、特异度78.1%、约登指数0.411,见图1。

图1 血清cTnI预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短期预后的ROC

3 讨论

由于老年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肺部呼吸肌强度下降且多伴有基础性疾病,发病时常累及肾、呼吸等多个系统受损,诱发肌酐、PaO2等水平异常升高,不仅会增加治疗难度,还极易在短期内诱发肾、肺等器官衰竭,增加病死率。因此,临床中应积极探寻可预测老年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短期预后的指标,以期提前采取措施干预,降低病死率,改善短期预后。

cTnI 是起源于心肌细胞的一种特异性蛋白质。本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就诊时多伴有cTnI 水平升高,分析其原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心肌功能。心肌损伤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7]。因为心肌细胞是人体心脏的基本构成单位,可促进心脏的收缩、自律和传导,使氧气和营养物质可以通过持续的血液流动送至身体各个脏器,让各个器官得以正常运转[8]。当心肌受损后,心脏功能受限,血氧供应受阻,如不及时干预,则会造成机体缺氧,多个脏器功能无法正常发挥,本就虚弱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呼吸困难、乏力等不适症状持续存在甚至加重,最终导致预后不良。而cTnI 是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心肌标志物,当心肌受损后,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cTnI 从心肌细胞中弥散,使血清cTnI 值升高。有研究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短期预后不良与患者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而产生的炎症风暴有关。当炎症风暴发生时,人体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入侵的病原菌、抗菌药物和自身细胞,进而炎症细胞会对宿主本身发起攻击,致使患者肾脏、心脏、肝脏等多个器官功能受到限制,咳嗽、呼吸困难、四肢乏力等症状加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不利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短期预后。当炎症风暴发生前,引起炎症风暴的白介素6 可通过减弱乳突肌的收缩引起心功能紊乱,进而损伤心肌细胞,使cTnI 被释放到血清中,出现血清cTnI 升高现象。因此,当患者cTnI 水平异常升高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干预,警惕炎症风暴的发生。

研究[9]显示,cTnI可用于预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由此,推测或可通过cTnI 水平来预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概率,为临床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发现,血清cTnI 水平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短期预后呈正相关,提示可通过血清cTnI 水平来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心肌受损情况,进而预估短期预后。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血清cTnI水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显示血清cTnI水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短期预后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综上所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前血清cTnI 水平升高,血清cTnI 水平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短期预后有关,对患者短期预后有预测效能。但因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仅限于院内预后的观察,结果可能存在偏颇,后续应开展多中心、患者长期预后的临床探讨。

猜你喜欢

存活心肌细胞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心肌细胞慢性缺氧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飞利浦在二战中如何存活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