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群治理机制研究与探索

2024-02-13刘永亮王雪松李龙龙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建院院校高职

刘永亮 王雪松 李龙龙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组织变革的产物,也是高职院校适应产业升级、优化专业布局、整合教育资源的结果。专业群是专业的一种群落状组织形态和集约化发展形式,具有时空集聚、交互协同、动态均衡的典型特征,其中的每一个专业是一个特殊子系统。专业群建设水平不仅直接体现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的完善水平,还是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协同性是治理过程中的基本属性。协同理论,也被称为“协和学”“协同学”,是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由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创立。Haken 指出,协同的主体系统由不同的下级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中的各要素产生互动,继而形成复杂、开放的非线性系统。不同学科的不同系统中都能找到类似的协调合作规律,即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自组织规律。在“双高计划”的持续推进下,专业群建设成为衡量院校治理能力水平优劣的重要标志,如何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进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建设,有效推动治理体系改革,是当前“双高”院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

“双高计划”下专业群治理的内涵要义

“双高计划”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应“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高地”与“平台”,不仅强化了高职院校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属性,更推动高职院校在组织结构层面打破原有的治理边界,充分吸纳政府、企业、行业等主体参与决策。随着“双高计划”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已经成为“双高”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抓手,针对高职院校专业群治理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成军从学理和事务处理层面深度剖析了专业群治理的内涵;李晓娟等人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分析“双高”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面临的困境;匡瑛在梳理高职院校专业群组群逻辑的基础上,围绕“技能形成与提升、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技术学科建设”三条逻辑重构了专业群建设思路;李政提出高职院校“共治”理念,指出“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专业群,都必须面对一个全新的挑战,即如何打破原有专业间的信息、知识和资源壁垒,对标产业发展的需求,发挥专业育人和技术技能创新的协同效应”;孙长坪指出高职学校治理是参与治理的主体之间持续互动、相互作用、协商共治的过程,高水平高职学校应携手利益相关主体进行共同治理的跨界合作,增强学校的治理活力。多数研究表明,高职院校专业群治理需要一种新的结构,能够集聚各治理主体的优势资源,整合不同主体间的利益诉求,以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凸显专业群与产业群联动发展机制的优势,形成基于共同目标和愿景的协同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不同模式及治理特征

在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中,出现了以群建院和非以群建院两种典型的组织方式。专业群组建逻辑的不同,治理模式也必然不同。笔者以“以群建院”“非以群建院”和“专业群建设”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关于这两种专业群建设模式的实践探究较少,学者们大都以具体某一专业群、某一高校为切入点进行分析。针对已有的研究,笔者总结了以群建院和非以群建院两种模式的内涵及治理特点:

1.以群建院的内涵及特点

以群建院,是指高职院校以产业(链)或岗位(群)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组建专业群,以此为基础组建新的二级学院。组群专业不考虑专业目前所在的二级学院,群内各专业之间有着更紧密的关系。各专业的定位以专业群的定位为前提和基础,在群功能的基础上设定自身的发展目标,强调专业群对二级学院的影响。目前,教育部公布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第一轮建设单位中,有7 所院校实行以群建院模式,仅占12.5%。实践证明,实施以群建院模式的优点是对接产业链紧密,专业之间成“链式”结构,有领头的核心专业,群内专业服从于核心专业培养目标,各专业培养目标清晰,功能明确。它的缺憾是群内专业以“群主”专业为核心,兼顾学科的相容性,对接产业链中的某一环,固化了群内各专业的定位、职能和发展方向,不利于群内专业的个性化发展和专业群之间的动态调整。而且该模式变革阻力相对较大,需要重新定各专业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课程体系,打乱了原有的院系设置和专业布局。重新调整后的二级学院也面临着领导班子、教师团队、资源分配等问题,极易出现配合不默契、利益冲突等矛盾。

2.非以群建院的内涵及特点

非以群建院,是指高职院校以龙头专业为核心,选择示范专业、骨干专业,或选择重点专业、一流专业,围绕产业链组建专业群,群内专业分布在不同的二级学院,不打破原有专业的隶属关系,专业之间的关系相对松散,专业群组织呈“树状”结构。主干为核心专业,其他专业分布在不同枝干上,群内专业除服务于主干专业培养目标之外,还可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发挥自身优势,成为另一个专业群的“群主”。它的优势在于充分考虑各专业的多元化功能,群内角色定位可更新,专业发展空间大,与产业契合密度高,群内专业既可以得到所在二级学院的管理和支持,又能够满足所在专业群“群主”专业的发展需要,可集聚多方资源促进专业发展。缺点是隶属关系交织,专业发展定位多变,管理难度大,人、财、物等配置模糊,专业建设随机性强。

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群治理机制

“双高计划”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打造高水平专业群,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对大多数“双高计划”承担院校而言,二级学院成立在前,专业群组建在后。原有的二级学院专业结构既有学科渊源特点,又适应产业链的布局特色,若重新按照以群建院模式调整教学机构,存在人、财、物分配等诸多问题。

基于此,项目组尝试在协同理论指导下建设“树状”结构专业群。它精准对接产业链和岗位需求,以满足区域发展人才需求为宗旨,不打破原有二级学院的组织结构,可跨学院选择优势专业组建专业群,形成以核心专业为主、支撑专业为辅的专业群体系,构建了由不同专业子系统组成的专业群主体系统。同时,明确专业群带头人,实行学校、二级学院、专业群一体化管理,集中校内外优势资源完成专业群建设。随着专业群内涵质量的提升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群内专业也可成长为“群主”专业,组建成立新的专业群。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内部资源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打破了直线式的管理壁垒,受到的变革阻力较小。此外,在以核心专业发展为龙头的前提下,鼓励群内专业多元化发展、多角色融通,使群内核心专业与其他支撑专业在互动协调的过程中不断渐进发展,形成有组织、有规律的系统结构。在该模式下,高职院校的专业群治理机制主要涵盖以下四个维度的内容。

1.一体化设计:建立学校—学院—专业群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实施“树状”专业群建设模式的首要条件是对专业群进行“一体化”设计。以群为单位,明晰各专业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建设内容和培养目标。同时,允许群内各专业服从或遵循所在二级学院的专业发展规划,承担不同的人才培养功能。其一,建立学校—二级学院—专业群一体化管理体制。学校要成立专业群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以协同、开放、创新的思维进行组织管理,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及发展规划。其二,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学校应加大顶层设计力度,扩大二级学院管理自主权,增强专业群集聚力,对外服务区域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对内优化专业体系、推进教学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其三,明确专业群带头人,梳理核心专业与群内其他专业之间的关系,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给予群内各专业充足的可持续发展空间,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专业群课程共享平台,聚焦课程资源的重组和共享,完善教学资源协同开发机制,不断优化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此外,高职院校应对标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倡导创新教育,重视实践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全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实现“1+X”的有机融合,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2.项目化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由于“树状”专业群建设模式实行的是“以院为主、以群为辅、群院结合”的管理机制,所以群内专业必须实行项目化管理。项目化管理是企业把具有临时性、有明确目标、有预算和进度要求等特点的项目和活动,按照专业化技术和方法进行管理,是一个涉及跨部门、跨专业的团队组织活动。在一体化设计后,应把群内分布在不同二级学院内的专业按照项目细化,分成若干个子项目,与责任方签订项目建设协议。然后围绕一个项目,聚焦专业群建设目标,坚持全面统筹、动态协调的原则,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保障专业群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3.合同制运行: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在建设过程中,专业群可采取合同式运行机制,与各个子项目签订建设合同,约定建设内容、周期、绩效点、标志性成果等。在合同期间,按照合同约定,“群主”专业和各子项目承接单位,都要按照合同的要求履行合同,不得违背或者违约。专业群牵头单位可以通过开题审核、中期检查、期末考核、绩效评价、优奖激励等合同制管理手段,督促、监管各子项目按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合同中要约定违约责任和处罚办法,以及奖励激励政策。主持方可以根据各子项目建设进度、质量、成果等决定继续或调整承担单位,实现动态管理。合同化管理旨在加强监督,明确学校、职能部门与专业群的管理职责,以增强项目实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系统性评价:建立以目标为指向性的评价体系

高职教育最本质的特色是能力本位,专业群建设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专业群治理效果评价以CIPP 评价模式为理论指导,将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等渗入专业群建设每一步,全方位监控、系统性评价专业群建设的全过程。同时,应坚持目标导向、突出效率的原则,从背景、输入、过程和结果四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根据专业群建设的目标和职能,整体考量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各专业投入、产出的内在关系,构建诊断—形成—总结评价相融合的质量保障体系,使系统性评价可观测、可比较、可反馈。在指标数值的获取上,采取客观评价指标与主观评价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并要兼顾各个专业在群内和所在二级学院两个不同管理体制下的投入与绩效,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系统分析,以印证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为专业动态调整提供科学支撑。

提高高职院校专业群治理水平的建议

1.树立协同共治理念,构建多元联动管理机制

协同理论视域下的“树状”专业群治理机制有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之分。其中,内部治理是指专业群建设内部的各主体(即学校相关负责人、专业群带头人、教师等)对接企业,共同参与专业群内部设计、管理、执行及评价;外部治理是指专业群作为学校系统中的特定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关系的治理,主要包括政府、行业,以及内部治理中所涉及的相关主体。要做好专业群的协同治理,就必须明确专业群建设主体的权责关系,树立协同共治理念,构建学校—学院—专业群多元联动管理机制,激发专业群建设主体的治理活力。首先,要明确学校、二级学院、专业群三者的职责权力,完善专业建设管理制度,在制度层面确定三者权力的有效性和责任的明确性。其次,营造良性的专业群建设环境,在系统内完成资源的最优化整合,促进群内专业发展。

2.立足学校发展定位,确定未来发展规划

要运行“树状”专业群建设模式,就必须结合行业发展的动态需求,立足学校发展定位,做好未来发展规划。首先,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阶段、资源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区域产业的规模、类型,以及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学校在开展专业群建设工作之前,要先对学校所在区域产业集群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展开深入调研,明确区域产业的类型与特征,这是确保专业群建构科学合理的重要前提。其次,学校制定发展规划,统一思想、整合力量,不断优化组织管理结构,推进学校治理结构改革,为“树状”专业群建设模式的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健全治理结构

学校实施“树状”专业群建设模式,既需要行政层面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更需要利益相关主体自下而上的协调,以突破传统管理的局限性,着力向现代治理转变。另外,要确保专业群的有效运行,还要特别突出“教授治学”和“职业化管理”。前者是要发挥专业带头人在专业群中的决定性作用,把产业元素融入教学、教材和课堂,打破学校与社会的藩篱,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后者是将行政权与学术权分开,出台专门的管理制度,避免短期逐利行为,确保权、责、利相一致,保障专业群可持续健康发展。

4.以大数据为依托,提升治理效能

高职院校应依托大数据提升专业群治理效能。其一,专业群建设可以基于大数据进行深入和精准的“全样本”分析,提高专业群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二,“树状”专业群建设模式运行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关键环节,以及人、财、物相关资源的流转监督等,都需要借助信息手段来完成,以提高工作效率。学校还可借助大数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实时关注专业群的动态发展,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发展目标。

“树状”专业群是高职院校基于协同理论组建的一种重要专业群模式,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群内核心专业与其他专业可自适应调节达到最佳状态。因此,专业群的治理需要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合理构建专业群架构,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以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整体评价,这是促进学校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专业持续良好发展、提高专业群治理水平,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建院院校高职
时代建院
热烈祝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院90周年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