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S大学为例

2024-02-13王兴东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专业化队伍辅导员

朱 亮 王兴东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效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西部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落实国家有关要求,结合办学实际,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西部地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客观条件看,西部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主要依赖地方政府拨款,而西部地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有限,高校办学经费普遍紧张;从主观因素看,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西部地方高校管理者因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倾向于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基础建设、教学、科研等“硬指标”上,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注和投入不足,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发展目标不明确,队伍普遍迷茫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专职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这为高校辅导员的职务职级“双线”晋升提供了政策依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清晰、发展目标不明确。现实情况是西部高校辅导员既要做好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又要承担大量行政事务性工作,还要承担部分课程教学任务。调查显示,81.4%的高校辅导员表示自己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而大部分西部地方高校并未结合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个人特长、职业志趣等分层分类开展生涯规划。

2.培养体系不完善,整体素质不高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等学校负责对本校辅导员的系统培训,确保每名专职辅导员每年参加不少于16 个学时的校级培训,每5 年参加1 次国家级或省级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西部地方高校辅导员普遍反映,“外出培训机会少,是给优秀辅导员的福利”,从培训设计看,“校内的培训比较随意”“缺乏完整的配套考核体系”,从培训内容看,“重理论、轻实践”“灌输多、体验少”,整体上看培训的针对性、系统性不强,实效性较差。

3.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需求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辅导员职业概况、基本要求、职业能力标准等作了明确规定,是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重要依据。相较于东部地方高校和部属高校,招人难问题在西部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因此大多数西部地方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对专业的要求十分宽松,导致西部地方高校辅导员专业背景十分多元。以S 大学为例,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占比仅为12%,近年来随着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专业化、科学化、精细化发展,西部地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储备显著不足,专业化程度偏低,难以满足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需求和学生成长需求。

4.保障体系不健全,队伍稳定性较差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提出,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经费紧张、岗位数量有限、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边界模糊等原因,与之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并未跟上,导致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意愿低,职业归属感与职业认同感低,相当比例的高校辅导员将这份工作视为职业生涯的一个“跳板”,一旦满足最低服务年限即寻求转岗,辅导员“大进大出”现象在西部地方高校普遍存在,辅导员队伍稳定性较差。

S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1.明确“1+2”辅导员发展目标

针对实际工作中西部地方高校辅导员目标定位不清晰、发展路径不畅等问题,S 大学提出辅导员“1+2”发展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学校专业教师和管理干部后备队”。依据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个性特长、职业志趣,按照专业化辅导员、专业教师、管理干部的岗位要求,对辅导员进行分类培养。为鼓励辅导员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将辅导员职称指标分配和其他专任教师同等对待,评定标准和其他专任教师区别对待,早在2009 年S 大学就落实了辅导员职称评审“条件单列,指标单列,评审单列”,2018 年、2023 年两次修订《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列职称评审办法》,制定《专职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职务评审积分制加分办法》,将反映辅导员工作成效的个人工作荣誉、相关资格证书、工作业绩、指导学生获奖等作为考核内容。《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专职辅导员队伍是学校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优先选拔辅导员到学校管理岗位工作。出台《专职辅导员学历提升办法》,鼓励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给予经费支持,为其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或转岗到专业教师创造条件。

发展目标明确、路径畅通,队伍活力竞相迸发,涌现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中青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等一批先进典型,与此同时,S 大学辅导员队伍培养了一批校内中层党群部门负责人和多名优秀思政课教师,为多所高校输送了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校级领导。

2.构建“333”辅导员培养体系

针对西部地方高校辅导员培养体系不完善,培训实操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S 大学构建了“333”辅导员培养体系,把培训分为3 级、3 段、3 层。3 级即国家级辅导员培训、省级辅导员培训和校级辅导员培训。国家级培训包括国家级职业认证培训和教育部层面举办的有关培训。省级培训包括省级层面举办的主题培训、工作研讨会等。校级培训包括集中学习、学生工作研讨会、年级工作研讨会,辅导员团体辅导、辅导员工作沙龙等。3段即辅导员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转岗培训,分别为辅导员入职适应、专业化发展和转变角色提供支持。3 层即初级辅导员培训、中级辅导员培训、高级辅导员培训,分别针对工作年限在3年及以下、4~8 年和8 年以上的辅导员,分别解决实务工作能力不足,专业化发展方向不明、推进缓慢等问题。

随着培养培训制度有效落实,该校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从辅导员层面看,涌现出一批专业化发展典型,其中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 人,入选全国中青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1 人,入选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1 人,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2 人,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3 人,省级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13 人,省级高校“十佳辅导员”“优秀辅导员”17人。从外部影响看,近5年来有超过150所高校到S大学交流辅导员队伍建设,学习该校辅导员顶层设计体系、培养培训制度等,多名辅导员担任兄弟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评委,为兄弟高校开展辅导员业务培训。

3.构筑“金字塔型”辅导员团队矩阵

针对西部地方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整体专业化程度偏低,难以满足大学生群体成长发展诉求的实际问题,S 大学探索培育若干辅导员标杆,培养一批精通职业功能某一方面的实操型专家,建立覆盖全体的专业化发展学习团队、研究团队、辅导员工作室,通过提升辅导员个体的专业化程度,实现队伍整体综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构筑起以2 个省级辅导员工作室为“塔尖”、8 支专业化发展研究团队和5 个校级辅导员工作室为“塔身”、9 支专业化发展学习团队为“塔基”的“金字塔型”辅导员专业化团队矩阵。省级辅导员工作室由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业务专家牵头,以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学生发展为研究方向,探索出辅导员专业化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双驱互动”实践育人模式。专业化发展研究团队由高级职称辅导员牵头,各团队确定一个研究方向,开展课题研究,集体撰写论文,支持团队成员学历提升。专业化发展学习团队由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牵头,带领成员每两周至少召开一次集体学习研讨,开展实践类课题(项目)研究,组团申报学生工作精品项目(研究课题)。

随着“金字塔型”辅导员团队矩阵有效运行,S 大学辅导员队伍整体专业化水平稳步提升,先后产出了一批优秀成果,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发表专题文章10篇,出版研究专著9部,主持省级以上研究课题2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5篇,打造了一个在全国学生工作领域产生较大影响的网络思政微信平台;12 人获评高级职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辅导员骨干。与此同时,随着辅导员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学生党建”“学业指导”“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向的辅导员专业化研究团队解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能力不断提升,调查显示,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0%以上,在学校各类教职工群体中稳居第一。

4.健全“四有”高校辅导员政策保障机制

针对西部地方高校辅导员政治待遇低、经济待遇低,工作边界不清、发展路径不畅等问题,S 大学构建了“政治上有关怀”“经济上有保障”“工作上有边界”“发展上有路径”的“四有”政策保障机制。为提高辅导员的政治待遇,学校每年开展一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按照专职辅导员比例的15%评选,以校党委名义予以表彰并配套一定的经济奖励。为提高辅导员的经济待遇,从2006 年开始设置辅导员岗位津贴和带班补贴,2015 年、2022 年两次调高标准,每年拨付专项经费用于辅导员队伍年终绩效奖励,确保辅导员待遇高于同级别机关行政干部。为厘清辅导员工作边界,学工部与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协商,明确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研究生导师等在课堂管理、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的职责界限,避免辅导员承担“无限责任”;制定《S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工作实施办法》,安排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辅导员工作站开展工作,将辅导员工作阵地由学院办公楼转移到学生公寓,通过工作物理空间的变化减少行政事务性工作干扰。为畅通辅导员发展路径,出台《S 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新入职辅导员(硕士)见习期满后即可聘任为副科级辅导员,副科级满两年可聘任为正科级辅导员”,辅导员成为该校党政干部的主要来源;出台《S 大学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列职称评审办法》,明确提出职称聘任“三个单列”,13名辅导员获评高级职称,真正实现了“两条腿走路”。

随着“四有”高校辅导员政策保障机制落地,S 大学辅导员队伍日趋稳定,优秀党政干部和高级职称专家型辅导员不断涌现,辅导员队伍学历层次不断提升,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意愿稳步提升。据统计,2023 年该校在职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意愿达到72%,一线专职辅导员转岗意愿明显降低,辅导员群体的职业认同感、工作满意度明显提升。

加强西部地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S 大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为西部地方高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经验可以总结为用好“四种方法”,启示可以总结为坚持“三种思维”。

1.西部地方高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需用好“四种方法”

(1)做好加法为辅导员赋能。一是要规范工作标准,要制订辅导员谈心谈话,指导学生党支部、班委会、团支部委员会等的操作指南,探索将辅导员工作核心指标细化成可量化的考核指标,通过定期开展主题培训、年级工作例会、辅导员沙龙,编写内部刊物,举办校级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等,加强对辅导员职业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的学习培养,增加核心能力的“培养权重”。二是要优化培训体系,结合学校辅导员队伍实际,构建分层分类的培养培训体系,一般来说至少包含国家示范培训、地方(省级)系统培训和校本常规培训,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转岗培训,初级培训、中级培训、高级培训等内容;形式上用好专题报告、专题研讨、沙龙,内容上紧密围绕辅导员职业生涯各阶段的难点、痛点,贴近辅导员工作实际。

(2)做好减法为辅导员提质。一是要理清工作边界,从学校层面明确党政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岗位职责与工作要求,明确辅导员在课堂教学与管理中的职业边界和工作职责,将工作阵地转移到学生宿舍,减少行政事务性工作的干扰。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帮助辅导员从任务布置、表格制作、材料上报等繁杂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同学生“面对面”地话青春、谈成长、解困惑。

(3)做好乘法为辅导员树标。一是强化团队建设,发挥好队伍内部高级职称专家的作用,建设好专业化学习团队、专业化研究团队和辅导员工作室,分别解决初级辅导员实务工作不会干、中级辅导员发展方向不明和高级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推进缓慢的问题,努力打造辅导员整体对学生整体的专业化矩阵,解决育人工作中面临的整体性复杂化问题。二是铸就工作品牌,树立工作标杆、培养队伍“领头雁”,发挥好标杆的倍增效应,让年轻辅导员通过学习、模仿榜样,快速找到未来发展方向,坚定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

(4)做好除法为辅导员解忧。一是畅通职业发展路径,要结合辅导员队伍实际,畅通辅导员上升通道,特别是要明确专家化辅导员、党政干部和专业教师三条路径,并在职级晋升、学历提升、职称评聘等方面为辅导员制定符合实际、可操作的制度文件。二是要加强保障,要足额发放思政岗位津贴及带班补贴,确保辅导员待遇不低于同级别机关行政干部,激励辅导员扎根一线潜心育人,确保队伍整体稳定。

2.西部地方高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需坚持“三种思维”

(1)坚持从战略思维高度看待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要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看待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会、全国教育大会以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将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指标,将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后备队加以培养和使用。

(2)坚持从系统思维角度做好高校辅导员队伍顶层设计。系统思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由学生工作部与院(系)党委(党总支)双重管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一个健全的顶层设计体系才能使其可持续发展。针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与职业化发展影响因素多、涉及面广的特点,学校党委必须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牢牢把握队伍建设的目标方向和着力点,制定辅导员考核、管理等相关文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3)坚持以辩证思维探寻适合本地本校的发展体系。坚持辩证思维,就是认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不同地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在经费、岗位数量、辅导员素质、学生情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各高校要在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配比“硬指标”的基础上,立足本地、本校的实际,充分分析校情、队伍情况、学生情况,既看到劣势短板,又看到优势长处,抓住制约本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矛盾。例如,队伍素质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学生发展需要、队伍稳定性差难以实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发展路径不畅无法形成队伍良性流动和循环等,瞄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痛点、难点,例如,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发、易受错误思潮影响、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等,在广泛吸取其他高校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之路。

猜你喜欢

专业化队伍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