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华留学生文化课程思政研究

2024-02-07韩元

高教学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实施路径

韩元

摘  要: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的重要平台是中国文化类课程,主要目标是立德树人,引导其了解中国文化与国情从而提升中华文化认同,传播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核心内容包括仁的思想与以人为本、和的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等。在树立互等对话的文化传播与思政教育立场的基础上,有效路径包括了解留学生文化背景、寻求中外文化共同价值点,注重文化传播与思政教育内容的形象化与生动化,课堂教育与课外体验相结合,引导来华留学生成为中华文化传播主体等。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类课程;课程思政;文化认同;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3-0001-04

Abstract: Chinese culture courses are important platfor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to condu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main goal is to establish the moral and rear people, guide them to understand Chinese culture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so as to enhance their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and spread a positive China's national image. The core contents include the idea of benevolence and to be people-oriented, the spirit of harmony and to build the human destiny with a shared fu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and the aesthetic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Based on the equal and interactive position on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effective paths are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eek common valu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attach great attention to the visualization and vividnes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education content, combine classroom education with extracurricular experience, and guid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to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Chines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word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Chinese cultural courses; ideology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ltural identity;  implementation path

全球化时代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与质量每年也在不断增长。庞大的留学生群体既是中国教育的接受群体,也是中国文化、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对象。在现有的来华留学生课程中,中国文化、中国概况类课程是传播中国文化及积极国家形象的重要媒介,因而是最适宜进行课程思政设计的。做好来华留学生的文化类课程教材编写,挖掘其中的思政要素,改进教学方法,既是来华留学生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国文化与积极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渠道。

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中规定“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这些内容中既有属于中国文化认同层面的,也有思政层面的,对来华留学生来说,思政教育的内涵应该更为宽泛和独特,知华友华就是留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而知华友华目标达成的重要路径就是中华文化传播、接受与认同。

一  来华留学生文化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一)  将道德修养的内容浸润到专业课程中,对留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这里的德育内容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可的,也是世界各国共同认可的伦理价值观,比如诚信守法、正直公正、勤奋坚韧等。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许多内容比如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追求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等,同样适用于留学生的道德教育。

对留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仅是《规范》的要求,而且也符合世界各国的教育规律。《规范》强调来华留学生应当“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不同形态的文明与道德观念也在发生交流碰撞,各个国家开始重视道德教育的地位与发展,因此世界范围内的德育开始兴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品格教育复兴”运动在美国学校广泛推进,重视个人道德品质养成的品格教育模式。至于哪些品格属于美德范畴,1994年第26届盖洛普民意测验结果显示,公众认为美德包含尊重、勤奋、努力工作、坚韧、公正、同情心、文明礼貌、自尊、自信。美国的课程体系中没有专门的德育课,但是会将美德内容融合到学科教学中,类似于我國的课程思政。亚洲国家比如韩国和日本则将儒家伦理视为学校德育的灵魂,所以其德育内容与中国有较多类同之处。

综上所述,东西方关于美德的范畴有许多重合之处,都有融合在专业学科中的道德教育,在中外比较的跨文化视野中,通过相关课程对留学生进行课程思政,传递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是必要的、可行的。

(二)  通过相关专业课程让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国情和文化,潜移默化地引导留学生形成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优秀人才

《纲要》要求通过课程思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比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这些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性和世界性,是中国文化中值得让留学生深度了解与认知的核心层面的内容。

《规范》要求来华留学生要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具备包容、认知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发挥作用。前者是认知层面的,是“知华”,后者则属于文化认同,是“友华”。文化认同既有对本国族文化的认同,同时随着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不同文化之间不断相互借鉴融合,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的繁荣发展,所以文化认同也应包含对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既符合留学生培养的规范要求和课程思政目的,也是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沟通交流、繁荣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  通过相关课程中当代中国国情与文化的学习,引导留学生认识正面积极的当代中国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是一国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该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地理等方面状况的认识与评价,可分为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国家形象的主要传播载体是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对外传播的主要目标群体是国外公众,包括来华留学生。对外汉语的各类教材,尤其是中国文化、中国概况教材就是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属于人际传播,是面对面的直接传播,也是国家形象潜移默化传播的过程。

二  来华留学生文化课程思政教育核心内容

目前对外汉语文化教材及教学对中国当代文化关注不够,偏重传统文化。单纯强调突出中国古代文化会使外部公众对中国的印象停留在古老、神秘、守旧的一面。文化是具有时代性的,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要以具有当下时代特色的文化为支撑,挖掘中国当代文化精神的思政要素,加强留学生对当代中国国情的了解,重点拓展中国当代文化的范围,紧密结合“中国梦”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习近平同志倡导的三个“共同体”理念,“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将呈现当下国家文化软实力、体现中国文化当代性的内容纳入对外汉语中国文化教學体系中。

(一)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思政内容

1  仁的思想与以人为本

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人本主义。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仁”,具体含义就是爱人,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见中国文化的仁爱精神境界非常宽容与高远,而且立足人类现实生活实践,与日常人伦紧密相关,易于理解与把握。比如,通过日常课堂教学实践观察,留学生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很快理解,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做出进一步解释。在讲完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人本思想之后,可以自然地引到当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扬弃,介绍党的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当代中国的各项民生政策。

2  和的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贵和尚中,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和”即是事物的多样统一,中国文化的中和思想塑造了中国人爱好和平的民族性格,也奠定了中国文化千百年来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格局。对来华留学生讲授中国文化“和”的精神,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一是“和”的精神与自然环境保护。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和”的精神与世界和平。中国文化一向重视人与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所以中华民族有爱好和平的传统。中华民族重和谐、讲包容的精神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不同民族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沟通都有积极的意义。

从传统文化中“和”的精神可以引申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也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外交理念,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也是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以“和”的精神为主线,可以介绍当代中国的环保政策、和谐的民族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努力等具体举措与案例。

(二)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思政内容

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就是以善为中心,真善美统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体现中华文化的优秀质素和动人魅力,其中有的升华为民族精神并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肯定,比如爱好和平、勤劳等。爱好和平前面已经论及了,下面重点论述传统美德中其他几个层面的内容。

1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对于维护家庭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在孝悌之道的基础上,中国人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博爱精神及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这些内容在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中很容易获得共鸣与认同。即使是欧美留学生,也是认同爱自己父母家人的。2  诚信

中国美德由于性善的信念占主导地位,所以特别强调诚信的品德。在《大学》《孟子》《论语》中都有关于诚信的相关论述,汉语的词汇中也有许多关于诚与信的,可以通过相关典籍的阅读及词汇的学习对留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既传播了中国文化,也是对世界各国诚信教育的丰富与补充。

3  勤俭坚韧

勤俭一直是中国人的格言和家训内容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也一直抑奢尚俭。坚韧不拔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在民族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有相关的内容,比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都表达了一种坚持不懈、坚韧不拨的精神。勤劳坚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品格,也是世界各族人民认同的一种品质。或许不同的留学生对于俭朴基于自身文化背景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可以结合当今世界能源和环境危机,以及部分国家年轻人中流行的极简生活方式,引导留学生理解中华民族俭朴传统的现代价值。

(三)  中华民族审美精神中的课程思政内容

文化素养中一个很重要的层面就是审美精神,中西文化的审美精神有较大差异,所以让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

1  中国人的“象”思维模式

与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语言和逻辑中心主义特点不同,中国人善于用直感的具体形象来表达思想。与概念思维相比,“象”思维的优越性体现在直观生动性,具有动态的整体性和全息性。中国人的“象”思维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发展演变及丰富多样性。引导留学生理解中国人的“象”思维特点可以从汉字入手,因为汉字在符号化过程中保留了象形性根基。

2  汉语的美感

汉语教学要引导留学生体味汉语之美,克服学习中的畏难心理,产生对汉语的兴趣,从而形成文化认同。美学家梁一儒等认为,汉语之美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音韵美。汉语诉诸听觉的鲜明特性就是简洁明确而富于音乐性,这是举世公认的,是欧美各类拼音文字所无法比拟的。二是诉诸视知觉的汉字所独具的形体美,如书法,这一部分内容可以结合汉语书法教学进行。三是诗文的声律美。这部分可以结合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进行。

中和之美。中国文化以中为美,以和谐为美。这种审美风范广泛地体现在音乐、美术、建筑和文学作品中。可以结合相关具体作品进行讲析。这种审美观也影响到情感的表现与悲剧艺术中,在情感的抒发上,强调以理节情,哀而不伤,悲剧的结局也很少有彻底的毁灭,而是多为大团圆结局。这与西方悲剧有所区别,也反映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心理积淀和审美理想:渴望和谐美满、正义必胜,体现了一种乐观主义精神。

三  来华留学生文化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课程思政相较思政课在教学上有自己的独特性,即隐蔽性、依附性(依附于专业知识)、浸润性。由于这些独特性,专业课教师要创新理念,改善教学方法,真正达到思政育人、润物无声的效果。面向来华留学生的课程思政,除了具有上述几方面独特性之外,还具有因为跨国族、跨文化而导致的挑战性,需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立场与路径。

(一)  树立互等对话的文化传播与思政教育立场

近几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传播学家倡导以平等对话的精神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维持良好的国际关系。中华民族在传统上一直有“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观,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也为当代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这一理念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师给留学生上课是一种人际传播,而按照人际传播的说服模式,让学生能够接受并认可教师发送的信息,也就是被说服,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情绪特点与心理反应,如果一开始就引起学生心理的排斥或反感,人际传播的进程可能会中止,说服效果更难以达成,甚至适得其反。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人类文明平等交流的立场出发,还是从对外汉语课堂文化传播与思政教育的效果上看,对外汉语教师要具有宏阔包容的文化视野,克服唯我独尊的文化优越感或片面狭隘的民族主义,在文化教材编写与课堂教学中树立平等交流的姿态及话语模式,力求获得作为受众与学生的留学生的情感认同与心理和谐。

(二)  积极了解留学生文化背景,寻求中外文化共同价值点,搭建文化传播桥梁

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传递扩散的迁移继传现象,文化传播的过程要注重研究受众的文化感情。两种不同的文化接触后,受众不会很快乐于接受异文化。如果一种新的因素与受众原有的认同不产生冲突,不使其文化感情产生较大波动,就容易为受众接受。卡斯賴特的说服模式认为,按照认知和谐理论,人人都喜欢保持自己的观念与态度,传播信息的作用效果与其影响接受者内在和谐的程度有关。如果新的刺激使被说服者内在和谐状态产生剧烈变动,一般容易遭到排斥,因此,要想让他们接受说服,提供的信息必须能够成为其认知结构的一部分。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过程是中华文化对外传递扩散的重要路径,受众是外国留学生,传播过程中会有多国族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外汉语教师要掌握传播学的规律,认真研究各个学生原有的文化背景包括宗教信仰,在尊重其文化感情的基础上,寻找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在价值观方面的共同点,以这些共同点为桥梁,将中国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和思政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三)  注重文化传播与思政教育内容的形象化与生动化

文化传播,首先要引起受众的兴趣与关注,才能使传播进程顺利进行并取得好的效果。形象生动的话语体系与传播形式是引起受众兴趣的关键要素。因此,面向留学生的文化课思政内容的讲述方式和话语体系建构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注重传播与教育语言的形象与生动。符号共享是传播的基础,即使在相同母语的人际交流中,由于知识结构或知识层次的不同,导致双方所运用的语言符号的抽象层次不同,沟通起来会出现一些困难。来自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人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对母语不是汉语的留学生来说,教师语言的抽象范围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度,要多用形象生动、简洁易懂的语言,少用生僻的用典及抽象的暗喻,力求使教师传播的思政教育内容被学生接受解码的过程中不发生误读与扭曲。此外,还可多借助图像、影像等直观形象的符号来辅助语言的表达与思想的阐释。

其次,注重用讲故事的形式来传播中国文化及课程思政。喜欢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当下越来越多的传播学者和国际关系学者开始意识到讲故事的形式对于文化传播与国际事务的重要性,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者与教师也要注意训练讲故事的能力,可以将各个文化点与课程思政的内容用故事的框架和语言进行表达。

(四)  探讨课堂教育与课外体验相结合的留学生思政教育模式

对于母语非汉语的留学生来说,走出课堂,深入中国社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风俗民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会比单纯通过教师的讲授或者阅读文献更直观具象。从中国文化传播的路径看,一方面要走出去,通过大众传媒及各种出版物进行海外传播,另一方面也要引进来,利用各种文化交流平台将外国友人请进中国,进行实地观察体验,通过个体切实经历了解一个立体真实的中国。加强来华留学生第二课堂教育,引导其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不仅是留学生文化课程思政的重要路径,也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有效渠道。比如,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当代的环保政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不仅可以在课堂上采用讲故事、多媒体并用的手段传输给留学生,还可以组织留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其对上述文化理念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考察切忌走马观花或者变成纯粹的旅游,而是作为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事前进行文化理念的讲析,布置课题任务,事中进行考察讲解、辅导,事后完成调研报告等作业任务,这样才能起到有效的教育与传播效果。

(五)  引导来华留学生自主学习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传播主体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促进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改进,当代教育更加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实践证明,学生基于兴趣的自主学习比被动的、灌输式的学习更有目的性,效果也更好。在激发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兴趣的基础上,引导留学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主体。比如教师可以指导留学生查阅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制作关于中国文化的短视频,利用微博、抖音、B站等自媒体进行传播,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目前有些来华留学生已经成为视频博主,分享来华的生活体验,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以来华留学生为主体制作面向外国人传播的关于中国文化的短视频或纪录片,可以更好地找准前面论及的文化传播中受众的兴趣点与共鸣之处,解决跨文化的障碍,减少文化误读,同时也是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当代东西方德育发展要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97-98.

[2] 蒙象飞.中国国家形象与文化符号传播[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6:26.

[3] 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64,124-127.

[4] 杨金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21.

[5] 沙莲香.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43.

[6] 邢瑞雪.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研究——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8):97.

猜你喜欢

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实施路径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基于文化共生视域的民族教育发展路径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全英文授课临床本科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全英文授课医学本科留学生防御方式调查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