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阳县依托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及建议

2024-02-04卜恒琼

创造 2024年1期
关键词:元阳县哈尼梯田

◆ 卜恒琼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是集边疆、山区、民族于一体的农业大县。全面推进元阳县乡村振兴必须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走“三产”融合的发展道路,实现产业振兴。近年来,元阳县探索出一条依托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商贸等乡村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一、元阳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

元阳县境内有长达1300 多年历史的哈尼梯田,总计19 万亩。2013 年6 月22 日,以元阳哈尼梯田为代表的红河哈尼梯田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的第37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顺利通过审议,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元阳哈尼梯田是国家湿地公园、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和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元阳哈尼梯田本身独具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循环生态系统,是高原农耕精密技术和生产、生活、宗教、文化相融共生的活态文化系统。它不仅孕育了“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的元阳精神,同时也孕育了以梯田农耕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以及哈尼族“昂玛突节(长街宴)”“矻扎扎节”“十月年”、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苗族“踩花山”、瑶族“盘王节”、壮族“三月三”等民族民间传统节庆活动。除了梯田旅游文化资源之外,元阳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4 个,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 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 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 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3 个。

近年来,元阳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哈尼特色、5A 级景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总体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融合发展为目标,以整合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文化的灵魂作用和旅游的载体作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进一步激发第三产业活力、支撑经济增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全县文化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二、元阳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

元阳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丰富提升哈尼梯田内涵、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以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

(一)强化项目带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元阳哈尼梯田国家级5A 级景区创建工作稳步开展,元阳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5A 级景区创建“牛鼻子”,持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夯实5A 级景区创建基础,着力推动旅游产业取得新成效。

一是完善旅游产业基础设施。投资1981万元对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老虎嘴梯田,开展抢救性保护修复工作;整合资金2033.2 万元,在全县建设了旅游厕所43 座;投资1057.67 万元,对元阳县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陈列布展进行提升改造;投资2602.39 万元,打造全福庄中寨旅游特色村,对全福庄中寨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等进行提升改造;培育旅游新业态,打造游客体验坊、花园餐厅、可食花园、农家乐等旅游业态;提质改造酒店、民宿等服务设施,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接待和服务能力。

二是推动田园综合体项目落地实施。以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为抓手,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质。预计总投资9.3231 亿元的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正在开展前期规划工作,规划设计了以元阳梯田为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遗产休闲农业旅游环线、东观音山森林生态探险休闲农业旅游环线、西观音山生态康养农趣体验休闲农业旅游环线三条旅游精品线路,为广大游客深度游览元阳境内景区、体验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哈尼梯田冬季云海 (卜恒琼 摄)

三是充实哈尼小镇旅游业态。积极推动特色小镇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建设哈尼梯田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专家论坛及遗产宣传教育基地,挂牌成立了国家交响乐团创作实践基地和云南致公党文化交流联谊会书画院创作基地,开发了休闲度假酒店、主题客栈、特色餐饮、旅游商品、酒吧、咖啡屋等各种业态共20 户,以满足游客不同需求,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二)推出民族节庆活动,丰富旅游体验项目

一是将民族文化有机融入乡村旅游。深入挖掘整理农耕、口碑、贝玛、谱牒等民族文化,加强《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哈尼哈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组织开展《哈尼古歌》原生态民族歌舞演出。截至目前,在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全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63 人,组织《哈尼古歌》演出百余场次,累计观看人数1 万余人次。

二是以民族传统节日打造乡村旅游节庆体验活动。借助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乡村旅游节庆体验活动,点燃乡村旅游“热火”,助推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以“泼水节”“火把节”“丰收节”“开秧门”等节庆活动,提升文旅节庆品牌知名度,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适时推出农耕体验、捉泥鳅、田棚烧烤、长街宴等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举办摄影双年展、梯田马拉松越野赛等展览和赛事活动;积极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定期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展示、宣传、推广等活动,不断提升民族文化氛围。

(三)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一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乡村旅游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融合。元阳县实施“阿者科计划”,全面优化和提升阿者科村旅游业发展水平。元阳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经营服务产业,成功打造以哈尼小镇为中心,辐射带动箐口、黄草岭、大鱼塘、全福庄等周边村寨的“一心多点”乡村旅游圈,共发展乡村客栈266 家,直接带动5000 余人、间接带动10000 余人就地、就近就业,实现经营收入3000 余万元。元阳县打造阿者科、大鱼塘等10 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带动1.2 万名群众参与乡村旅游业。其中,阿者科乡村旅游在不破坏、不改变原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全域旅游工作紧密结合,推进乡村旅游、传统村落保护、文旅融合发展、农耕技艺传承“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乡村旅游“双推进”,解决了发展与传承之间的矛盾,走出了一条符合元阳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新路子,使百年古村和千年梯田焕发新的生机,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现实。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强化乡村旅游人才支撑。积极引导和扶持群众参与发展乡村旅游,先后举办54 次乡村旅游培训班,培训1170 人次,培养发展乡村旅游带头人260 余人,全面激发群众主动参与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提升群众乡村旅游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元阳县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的困难

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元阳县发展乡村旅游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元阳县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与其对本身所具备的自然资源优势、文化资源禀赋的利用还存在一定差距,现有的资源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发展乡村旅游仍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投入资金不足,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需要较多的人才支撑,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加大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力度,创造性地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目前,元阳县的乡村旅游均以观看梯田景观为主,多元化发展的配套设施不齐全,观景台、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发展乡村旅游的硬件要求。位于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项目报批程序繁琐、手续多、历时长,加之受投资大、工程量大、气候等因素制约,部分项目推进相对缓慢。由于元阳县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的资金投入比较少,导致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难以形成发展乡村旅游的合力。

(二)人才资源短缺,服务质量不高

与乡村旅游有关的专业管理和服务人才稀缺,乡村旅游管理与服务发展滞后,服务质量不高。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而流入城市,留在乡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难以适应发展乡村旅游所需的劳动力供给需要。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发展体系不健全,导致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宾馆、酒店、餐馆、旅行社等标准化服务不到位,智慧乡村旅游不完善,游客获取信息不便。元阳县大多数从事乡村旅游服务的都是本地村民,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缺乏从事乡村旅游的工作经验,再加上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接待不同游客的过程中,可能无法全方位满足游客的需求,无法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

元阳哈尼梯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是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品牌,但是名声在外却产品业态单一,缺乏吸引高端游客的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以及对旅游商品开发缺乏系统规划。景区景点依赖门票收入,中高端旅游消费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哈尼梯田景区与群众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旅游商品种类较少、层次较低、标准不高、创收能力不强,主要以梯田红米、茶叶、哈尼服饰等为主,特色不鲜明、亮点不突出、品牌不响亮,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元阳县旅游资源品牌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

(四)利益共享机制尚未健全

由于元阳县的乡村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完全建立起一套政府、企业、群众合力共促乡村旅游发展的利益合理分配机制,导致农民参与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严重影响农民种田、护田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梯田农耕技艺的传承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随着遗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日益增长,传统民居已不能满足群众对现代生活的需求,广大群众改善人居环境的需求和保护传统民居的矛盾日益凸显,加之传统民居设计布局不够科学,导致新型材料和新建筑风格逐渐取代传统民居建筑,传统民居建筑工艺和技术面临失传,传统民居风貌面临消失的危险。

(五)乡村旅游特色规划不健全不完善

目前,元阳县还没有形成一个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仅限于村寨保护建设,没有更好地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规划引领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到位,乡村旅游特色不鲜明,没有充分利用村寨周边的自然风光、特色农业、民族文化等优势资源来打造乡村旅游的热点和亮点,致使观光有余、度假不足成为乡村旅游的常态,难以留住游客。

四、提升元阳县乡村旅游品质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

(一)强化资金保障,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乡村旅游公共基础设施。以国际知名的星野集团虹夕诺雅酒店为标准,引进更多高端品牌酒店。挖掘特色民居和村落资源,精心规划和设计,打造精品民宿,继续建设观景台、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乡村旅游公共基础设施。推进景区生态停车场建设,加快南沙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完善乡村旅游集散和服务功能,满足发展乡村旅游的硬件要求。

(二)强化人才培养,做好旅游人才支撑

加强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好乡村旅游的重要保障。要开展好乡村旅游重点村带头人、脱贫村发展乡村旅游带头人、乡村旅游脱贫示范户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每年至少组织2 期200 名以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题培训,并对辖区内的乡村旅游脱贫示范户、民宿客栈、农家乐经营户等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进而助力乡村振兴。可采取送教上门、办培训班、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不断提升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创新驱动赋能,强化产业转化赋能

全力打造元阳千年哈尼梯田世界级“名片”,加快推进哈尼梯田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创建,力争虹夕诺雅酒店、天文望远镜技术实验基地、先锋哈尼梯田书店等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充分发挥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优势,盘活哈尼小镇、胜村旅游小镇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一批全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一批全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进一步强化产业转化,提档升级文创产品,持续开展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摄影双年展、“开秧门”、“丰收节”、“长街宴”、“火把节”、“泼水节”等活动,增加乡村旅游景区商品的品种和数量,提升乡村旅游景区商品的质量,推进全县乡村旅游向纵深发展。

(四)建立长效机制,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

健全乡村旅游的体制机制,实现科学化管理。继续推行“综合监管指挥平台、三支执法队伍、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旅游监管履职监察机制”,即“1+3+N+1”综合监管模式。完善乡村旅游监管体制机制,强化乡村旅游市场监管手段,推进乡村旅游市场监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工商和市场监管局旅游市场执法队伍、旅游警察队伍、旅游巡回法庭”三支执法队伍的监管作用,规范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从业人员的服务行为,净化乡村旅游市场环境,引导乡村旅游企业向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加强技术指导,提升乡村旅游品牌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拓宽乡村旅游增收渠道,发挥乡村旅游在城乡统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带动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乡村旅游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品牌价值,做好生态品牌、农耕文化品牌、哈尼乡村旅游品牌文章,结合村寨实际,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一村一品”。以“田园生活”为主题,探索新型发展方式,打造集“农文旅销”于一体的田园综合服务体。以哈尼梯田小镇为载体,辐射带动周边村寨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引进国内知名企业,以“企业自主+群众参与”的模式,打造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富有特色的农家乐。

(六)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助力乡村旅游

以哈尼历史文化博物馆、哈尼梯田文化传习馆为平台,深度挖掘传统民族文化精髓,着力创作一批民族文艺精品,推进哈尼梯田文化常态化展示,提档升级“长街宴”“土司宴”“火把节”“开秧门”“泼水节”等民俗节庆旅游产品,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全力提质改造《哈尼古歌》并推向市场,把《哈尼古歌》打造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精品旅游项目。

总之,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遵循,而乡村旅游是助力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我们要紧抓乡村振兴带来的机遇,突破现阶段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强化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优化与创新,高效解决问题,使乡村旅游的发展真正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猜你喜欢

元阳县哈尼梯田
我眼中的哈尼十月年
《山区修梯田》
元阳县总工会:开展主题劳动竞赛
秀美梯田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哈尼幸福万年长
哈尼之心
梯田之恋
从江加榜梯田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习现状探析——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