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

2024-02-04孙亚娟

创造 2024年1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少数民族民族

◆ 孙亚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会议上反复阐述、一再强调的一个重大命题。这个重大命题揭示的是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坚守的根本政治立场和基本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语言文字属于文化的范畴,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文化根基。基于云南省情,落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对云南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云南省是中国世居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人口最多的地区,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提高云南少数民族群众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不但可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深刻领悟“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以人民为中心”中的“中心”,是把出发点与落脚点统一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坚定全体人民群众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基础地位,坚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谋求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最后达到人的全面解放与全面发展,达至人类的美好社会状态。提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有利于他们拓展交际范围、提高交际能力,更好地融入信息社会,获得发展机会;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获得更多受教育机会,语言能力提升可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共享社会发展机遇,是增进少数民族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

(二)提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因此,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实现我国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高质量发展,增进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是实现教育兴国、思想兴国的重要途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磅礴伟力的重要举措。

语言是人际沟通的工具,也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语言不尽相同,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升语言教育质量,可以有效促进各民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凝聚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统一之根,凝聚中华民族和睦之魂,以完全认同中华民族为民族复兴凝聚合力,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保障国家安全与统一的长久之策、固本之举。

(三)提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是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

具备一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水平,是各民族融入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的最基本要求。全面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和教育质量,努力营造优越的语言环境,可以推动社会资源要素的顺利流转,更好地融入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深入分析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情况

民族地区实现“语同音、书同文、人同心”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进入快速推动、全面普及时期。2021 年,云南省语委、省教育厅组织开展少数民族不通国家通用语言调查工作,在所调查的1593.76万少数民族人口中,仅有20.22 万人不会说普通话,不会说普通话的比例已下降到1.27%。民族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学校教育发挥了主阵地的功能。“说好普通话,写好中国字”的校园语言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本实现全覆盖。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民族地区乡村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亟待加强

当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乡村,民族乡村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较为突出的短板,乡村民族儿童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其生活的文化背景和习惯的民族语言结构难以帮助其理解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此外,乡村地区民族语言使用环境较为封闭,很多群众与外界接触少,普通话水平普遍偏低,儿童缺乏家庭、社区等国家通用语言环境的支持,导致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水平相对较低,在语音的标准性、词汇的丰富性、语法的规范性、表达的流畅性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

2021 年7 月,教育部颁布实施“童语同音”计划,加强农村和民族地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着力支持学前学会普通话,因此,应为儿童打好国家通用语言听说的基础,从而促进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性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的更高阶段的教育。

(二)民族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化素养不高

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进入规范统一阶段,优质的教师资源成为民族地区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化素养的不足也制约了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和普及。据统计,云南省仍然有2.1 万名教师普通话没有达到国家最低等级要求,乡村教师普通话水平达标率偏低,还有部分语文教师普通话未达二级甲等水平,这给云南省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和教学工作带来了障碍。此外,民族地区还处在使用统编教材的转型期和适应期,部分教师依托统编教材设计学习任务的行动路径不明确,创新教育载体和方式的能力不强,挖掘语文教材育人功能的深度不够。同时,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广泛性不够,特别是针对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训较为缺乏。

(三)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供给保障不足

高质量的供给体系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受历史条件和客观条件限制,在供给保障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教学资源供给不足,包括幼儿园、中小学各科的教材建设、图书及教辅材料的供给、各级各类培训教材的供给等;二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平台建设和信息化资源的供给不足,尤其缺乏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学习平台和网络学习资源的供给;三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服务供给不足,缺乏对乡村地区和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宣传,学校对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

(四)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社会推广力度不够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进一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推广力度是必由之路。在民族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育人体系建设中,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均较薄弱,“家—校—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尚处于理论建构阶段,还需进一步优化。云南省的民族聚居地区呈现出地域广大、居住分散的特点,基层语言文字工作面临人员有限、经费不足、组织困难等实际问题,缺乏深入广大民族地区开展教育帮扶和培训指导等工作的相对稳定的服务队伍。因此,还需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常态化活动,把推广普及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推进,推动民族地区群众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三、建立高水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体系的建议

(一)精准施策,着力做好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工作“要从娃娃抓起”的指导思想,培养孩子学会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习惯,为进行义务教育打好汉语知识基础,同时要继续强化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把握孩子的语言学习关键期,努力做好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对巩固儿童终身成长基础、促进个人成长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改善少数民族儿童语言教育的支持环境。一是充分发挥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主渠道作用,辐射带动少数民族儿童家庭和社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率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强化政策引领,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社会团体对少数民族儿童家庭实施教育指导,切实提高家长的语用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三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营造少数民族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的社会大环境,打破民族地区社会交往的空间壁垒,组织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教育。

优化少数民族儿童语言教学的资源配置。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扎实开展“班改幼”“一村一幼”建设行动,探索民办教育、民办公助办园模式,为少数民族儿童接受正规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供硬件支持;二是优先发展学前一年教育,发挥其桥梁和教育补充的作用,尽可能优化寄宿条件,加建校舍,提高少数民族儿童入园率和入学率;三是为少数民族儿童购置适宜的儿童绘本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和补充语言文字学习资源,开发适宜的本土化语言文字活动课程和教材。

怒族村落开展儿童课外阅读活动 (孙亚娟 摄)

(二)培养专业师资,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水平

抓住师资水平这个关键,提升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素质与教育能力。一是尽快解决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进一步推进编制落实、经费落实工作,鼓励高素质民族教师返乡任教,稳定工作队伍;二是推进开展民族“双语”师资培养计划,培训少数民族骨干教师,培养内容由基础化转向培养教师对汉语言文化的认同,理顺我国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中华民族文明传播之间的关系;三是提高服务供给能力水平,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资源建设、测评体系建设和服务平台建设,面向不同群体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优质学习资源,健全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优质资源供给。

(三)利用高校资源,助推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

高校是教学、科研的高地,同时肩负社会服务的功能。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方面,高校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时间资源和智力资源,可以较好实现高质量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功能。近年来,大理大学入选了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2021)。依托基地,我们积极组织师生志愿者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推普”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利用大学生志愿者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度践行“澜湄合作精神”,紧扣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定位,积极提升“留学理大”社会影响力,努力打造“学在云南”新高地、国际教育新典范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新平台。二是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大理大学师生赴剑川沙溪镇“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面向全体村民,开展普通话推广讲座、宣传等活动,媒体平台对该活动做了报道,所撰写调研报告和新闻在“中青网”等平台发布20 余篇。大理大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荣获共青团云南省委“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四)完善机制建设,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制度保障

进一步学会和传播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国通用语言文字规范体系、标准规范的宣传普及,着力做好乡村地区和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标准意识。充分运用全省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普法宣传和法治教育等平台,发挥各种媒介尤其是新兴媒介的功能,充分发挥党政机关的带头作用、学校的示范作用,创新宣传手段、增强宣传实效,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入人心,激发各族群众进一步掌握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自觉能力,逐渐养成讲普通话、用规范汉字的习惯与风尚。

可以说,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提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的具体实践。研究证明,只有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群众的受教育年限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延长,才更有能力追求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