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议题式活动型课程,提升政治认同素养
——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教学为例

2024-01-28叶挺勇福建省厦门市五显中学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34期
关键词:议题村民情境

叶挺勇|福建省厦门市五显中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认同,可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学生社会阅历浅,容易受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出现政治认同上的偏差。因此,有效提升中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刻不容缓。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建构活动型学科课程,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是其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是其关于教学与评价的首要建议。采用议题式教学,既有利于完成必备知识的教学、关键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和核心价值的实现。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尝试从设置真议题、创设真情境、开展真活动、进行真实践等方面进行议题式教学,建构活动型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一、根据课标设置真议题,提高政治认知

教学设计能否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议题的设置是议题式教学的起点,须有明确的目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参考其“教学提示”中的议题来设置。议题要细化、切口小,难度适中,与教学内容紧密关联,能够解决教学重难点,并体现时代热点,具有一定的思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心情感。如此,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议,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例如统编版《思想政治》(以下简称“统编教材”)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六课第三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学生通过学习,要达到的政治认同素养是“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基层群众政治参与的好制度,坚定制度自信”。笔者根据《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提示”,立足学生实际,设置总议题“村民当家作主,实现脱贫致富”,然后根据学情、依托情境、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了三个子议题:子议题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引领村民脱贫致富”;子议题2“坚持以村民为中心,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子议题3“青年学生奋发有为,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这三个子议题围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青年学生如何践行政治认同三个主题进行设置,遵循思维活动的渐进性和上升性,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这既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也能够使学生认同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坚定制度自信,提高政治认知。

二、贴近生活创设真情境,增强政治情感

深度学习理论注重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注重内容的联系性和结构性,注重问题解决的学习,注重理论与情境的结合[1]。将知识情境化,才能使知识更具体、更生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这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必经途径。情境创设需要做到三点:能够服务于单元整体教学的需要;能够充当组织教学内容与培育核心素养的纽带;能够调动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由此,学生才能发表综合观点,在复杂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收集学生最熟悉、最亲切的乡土资源材料,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

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教学中,笔者与学生一起观看了2023 年10 月4 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厦门市同安区军营村依托绿水青山,高山变‘靠山’”的视频,并展示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军营村发展的有关材料,创设了如下情境和问题。

[情境1]曾经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两度亲临军营村,提出“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绿色发展理念,为军营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2022年军营村村民人均收入4.2万元,游客数由2012年的2.6万人次跃升至19万人次。军营村正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原始村落”逐渐成长为远近闻名的“深山明珠”。

[情境2]2023年9月22日,人民论坛网以“高山白云间的致富路”为题,报道了军营村近年来聚焦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依托老人协会,广泛发动群众,设置“议理堂”和“红黑榜”,制订村规民约,圈养鸡鸭,健全文化园、卫生所、运动场,大大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素质的事迹。

[情境3]近年来,军营村成立返乡青年创业联盟,50 余名年轻人回乡创业。他们充分挖掘“七彩池”“高山党校”等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统一规划经营民宿等产业,在自己腰包鼓起来的同时,也带动了村民积极创业,增加收入。青春“逆行”让家乡成为诗和远方!

[问题]军营村村民是如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如何实现脱贫致富的?

《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优化案例,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选取上述三则材料创设情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而且能够有效地支持、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增强学生的政治情感,激发学生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三、多种形式开展真活动,筑牢政治信仰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自主建构[2]。在议题的指挥及情境的提示下,真正地开展议学活动,是有效实施议题式活动型课程的核心环节,也是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任务是完成议题式教学的驱动引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合作探究、角色扮演、课堂练习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表达和解释的机会,使其在活动中完成相应的任务。这样的教学能够筑牢学生的政治信仰,使其坚信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进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一)合作探究,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学生结合情境1 的内容,进行子议题1 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

[教师活动1]PPT 展示情境1,设置问题1: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学生活动1]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得出答案:中国共产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教师活动2]设置问题2: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活动2]通过思考,结合已学内容“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得出答案:村民委员会要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

[教师活动3]设置问题3:村民委员会是政府机关吗?

[学生活动3]学生根据课前查到的资料,结合课本内容,得出答案:村民委员会不是政府机关,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才是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村民委员会不是政府机关,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完成了“分类与描述”“解释与论证”的学科任务,掌握了相关的学科知识。通过子议题1的探究,结合自己家乡的巨大变化,学生更加坚信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无数个“军营村”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了脱贫致富,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的现代化,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角色扮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学生结合情境2 的内容,进行子议题2 的探究。该议题的探究活动是这节课的重头戏,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真活动中完成真任务。角色扮演符合活动型课程的教学理念,具有仿真性、体验性、实践性等特点,可将枯燥抽象的理论通过具体的案例生动地呈现出来,从而活化教材。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扮演者,扮演所要达到的目标应明确,并把握好时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角色扮演的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若干名学生课前充分调研,多次排练,在课堂上就“军营村村民如何实现当家作主”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明确了如下事项:军营村村民通过直接选举自己的当家人,奠定了村民自治的基础;为了制订保持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村民通过“议理堂”进行民主协商;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决策,一致通过“全村所有鸡鸭都必须圈养”的办法;制订村规民约,所有村民都可以参与村庄卫生保洁的管理,主要由老人协会牵头,建立起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激励制度;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形式,对村干部及村民进行“考核”,通过广播进行表扬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的督促作用;通过自治、共治、德治、法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角色扮演活动,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深度参与,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而完成了“预测与选择”的学科任务。由此,学生也更加坚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三)课堂练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指出:“在试题的命制层面,进一步强调情境化设计,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展素材选取范围,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从而推动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考试中落实。”[3]

学生结合情境3 的内容,进行子议题3 的探究。该议题探究属于开放性活动,可让学生充分讨论,自由发表各自的意见,教师再进行评价总结。

笔者在教学中模拟高考真题,设计了一道开放性试题。

结合情境1~3,综合应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以“礼赞新农村,奋战新征程,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明确,逻辑严谨,学科术语使用规范,100字左右。

学生撰写的短评,既歌颂了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民主政治不断完善,村民当家作主得到保障的丰功伟绩,也表达了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把小我融入大我,以实际行动报效家乡,为建设美好家乡而奋斗的愿望。通过课堂练习活动,完成“预测与选择”的学科任务,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高考应试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强调命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4]。高考要求学生能够实现同一模块或不同模块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凸显对复合能力的要求,强调学以致用,要求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5]。这节课设置的议题、情境、活动、任务等,涉及统编教材必修3《政治与法治》中的“中国共产党”“政府”“基层群众自治”,以及统编教材必修2《经济与社会》中的“集体经济”“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知识,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其能够综合调用所学知识,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考试成绩,铸牢政治信仰。

四、课后延伸进行真实践,践行政治认同

深度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既是个体感知、记忆、思维等的认知过程,也是根植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现实生活的社会建构过程[6]。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不仅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实现知行合一。作为议题式活动型课堂的延伸,校外的社会实践能够为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真实的情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学校附近的村庄,与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或村民就村民自治、村民收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题访谈和社会调查,参与志愿者服务,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村民实际生活中的运行方式,积极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因此,教师要坚持学科内容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提高政治认知,增强政治情感,筑牢政治信仰,践行政治认同。

总之,议题式教学作为活动型课程的重要抓手,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建构议题式活动型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坚信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实现真知、真信、真悟、真行,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增强制度自信,厚植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热爱家乡、报效祖国。

猜你喜欢

议题村民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