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性认知·理性解读·直觉感悟:初中古诗词教学培育学生审美创造核心素养的路径*

2024-01-28林萍香浙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34期

杨 瑞 林萍香|浙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篇目较以前版本有明显增加。从古诗词来看:题材丰富,囊括家国情怀、羁旅行役、思亲怀人、咏史抒怀、边塞军旅等;体裁多元,古风、民歌、律诗、绝句、词、曲无所不包。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为培育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提供了无限可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让学生在感受、理解、欣赏语言文字及作品中丰富审美经验,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于学生而言,古诗词年代久远、背景复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语境差别与心理距离,看似熟悉了诗歌内容,却感受不到其内涵与意蕴,难以体悟作者丰沛的情感和对生命的哲思。于教师而言,古诗词教学存在层次浅、视野窄、“高耗低效”等问题。层次浅,指仅呈现字词、内容与情感的浅显教学样态,设置的问题无挑战性,分析烦琐冗长,较少涉及对诗词深层内涵的讨论与剖析。视野窄,指广度不足,通常是就诗词论诗词,只注重读译背默的机械训练与知识叠加的单向输入,缺乏对诗词之外内容的延伸。“高耗低效”,指教学设计缺乏整合与重构,往往只是将题材与情感相似或相关的2~5 篇诗词组合在一起,以此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感知,而忽视了对教材编排意图的探究,割裂了诗词间的联系,降低了教学效率。

这样的教学,致使学生不能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层次对话,没有在古诗词的涵泳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不利于古诗词审美创造核心素养培育功能的发挥。基于此,针对古诗词教学审美创造核心素养培育要求,笔者以“诗词文本”“诗词图式”“诗词内涵”为体系,以“创设主题式情境”“进行陌生化解读”“促进意识化生成”为方式,从感性认知、理性解读与直觉感悟三个层面建构教学路径。

一、创设主题式情境,感知诗词文本

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古诗词相距甚远,仅靠教师讲解很难使其体会诗词中的情感与意境。为提高古诗词教学实效,教师可在同一主题统摄下,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性学习。在主题式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对古诗词语境进行还原,在设境、入境、析境、化境的起承转合中让学生感知诗词文本。

(一)设境:情境初探

主题式情境的创设需要兼顾真实性与趣味性,不能为有情境而创设虚假情境。教师可依据诗词主题、情感、诗眼、关键词句、作者等确定教学主题,继而联动学生生活经验、社会热点话题、新兴传媒技术等创设情境。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以下简称“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中的《十五从军征》为例,教师可根据“战争”这一主题,设置“反战微电影拍摄”情境。教师可先以《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西线无战事》《沉静如海》等经典电影片段作为导入,为学生展示从细节处入手反映宏大历史事件的电影叙事手法,继而引入《十五从军征》的学习。接着,在主题式情境的统摄下,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古诗文本设计微电影脚本,通过叙事视角、场景切分、剧本围读、布景拍摄、旁白配乐、宣传发布等环节,让学生在情境任务中不断转换欣赏角度,如化身为归家老兵去体会物是人非之感,用导演思维去探讨反战主题的艺术化呈现,从观众角度去评价电影等,从而对《十五从军征》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的理解。

(二)入境:情境浸润

情境设置得再精妙,也会因教师未能及时引导学生进入而成为空中楼阁。吸引学生进入情境的关键在于情境的趣味性与任务的可完成度。教师在公布主题式情境之前,可借助多模态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类先导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期待,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意愿,从而积极地进入情境。

以为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的《木兰诗》所创设的“年度英雄人物颁奖”情境为例,教师可先播放手游《忘川风华录·木兰行》的宣传片,以“世人对好女子的定义是什么”发问,引出“木兰替父从军,也为己从军”的内涵,让学生入境浸润。然后,教师可对情境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知晓情境含义与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古诗文本的基础上,了解木兰从军起因、军旅生活、征战归来的历程,最后为木兰撰写颁奖辞。

(三)析境:情境生发

对情境的分析需要在主题式情境之下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并梯度式呈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将理解、赏析、感悟、运用等要求融入各子任务中,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分析古诗词,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诗词内涵的动态生成。

如教学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诗词三首》时,教师可以“贬谪”为主题,创设“失意文人多悲鸣”文学沙龙活动情境,通过经典古诗词诵读、“诗酒”意象探究、写作背景解读、古诗词内容赏析与浪漫笔法解构等环节,引导学生感受《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三篇作品的不同心境。具体学习活动可设计如下。

【学习活动一】诵读——贬谪路之悲歌

具体内容:课前,听名家经典诵读,拍摄朗读视频;课上,放视频及诵读,注意停顿与节奏。

设计说明: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培养语感,升华情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

【学习活动二】探寻——诗酒文化

具体内容:借助资料,了解中国的诗酒文化;找出《诗词三首》中描写酒的句子;交流杯中酒与心中诗的联系。

设计说明:分析典型意象及背后积淀的传统文化。

【学习活动三】品析——人生起起落落

具体内容:小组合作,了解作者生平;模仿《仙剑奇侠传3》人物出场形式,介绍作者;分析作者身世与诗词的关系。

设计说明:知人论世。创设影视剧等初中生喜欢的现代元素情境,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学习活动四】感悟——诗词幽微之情

具体内容:比较异同(三位作者如何表现“豁达”与“悲鸣”);聚焦诗句(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作者性格);整体感受(作者借助诗词想传达什么感情);创意表达(假如古人有“朋友圈”)。

设计说明:感悟内容情感。用“朋友圈”这一初中生喜闻乐见的交流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诗歌内容与情感。

【学习活动五】关注——诗词艺术魅力

具体内容:归纳三首诗词的情感发展;如果“我”被批评了,如何使用这些诗词的技法“发牢骚”。

设计说明:写法探究。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通过这五个学习活动串联起三首诗词的教学,可让学生在主题式情境的引领下分析三首诗词,引发学生对生活失意的体验,使他们从诗词中收获奋进的力量与豁达的心境。

(四)化境:情境回归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古诗词已经形成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与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学要回扣主题,形成最终的学习成果。情境回归,能将虚拟情境与现实生活进行贯通,拓宽诗词学习的时空界限。

如教学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以“我与杜甫游草堂”为主题情境,在教学内容讲解完成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完成“杜甫草堂研学任务卡”。

(1)“杜甫何处寻”:巧设谜题,寻找杜甫踪迹;寻人启事,制作大唐ID。

(2)“杜甫忙啥呢”:画出杜甫的朋友圈,了解其交友状况;设计杜甫人生图鉴,了解其生平成就。

(3)“杜甫的草堂”:发挥想象,绘制心中的杜甫草堂;撰写文辞,推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以上三个任务各有意义:任务(1),要求了解“茅屋”的背景及环境;任务(2),要求知人论世,分析诗人的生平与交友;任务(3),要求形成个性化阅读成果,回扣游览主题情境。

二、进行陌生化解读,建构诗词理解图式

“陌生化”理论由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程序的艺术》中提出,其本质是使熟悉的事物以非常规的方式呈现,去除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直达内在生命体验。古典诗词含蓄蕴藉,其文本是多义的、不确定的、朦胧的,存在多元阐释的空间,容易引起主体的探究欲[1]。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心理,引导学生对多义的主题、独特的艺术手法、深邃的意境进行陌生化解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唤醒学生对诗词的内在生命体验。

(一)分析语言表达,还原古诗词写作的陌生化

语言的陌生化是指对日常语言进行扭曲或变异,使之变得新奇。凝练的诗词语言更是对日常语言的高度陌生化。古诗词语言实现陌生化的途径是取消语言及文本经验的前在性,即打破语言习惯、规则与文本经验,使之成为独特、陌生的符号形式。古诗词语言与学生的日常语言相距甚远,给学生带来了新奇的语言感受,但机械的诵读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生对古诗词语言的陌生化感受。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重塑学生的陌生化体验。

在词汇方面,古诗词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会有意改变一些词的词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握词性的变化,体会作者所炼之意。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的“红、绿”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词人将静态的红樱桃、绿芭蕉化为动态的樱桃变红、芭蕉变绿过程,词性的转变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惆怅。此外,作者在突破语言常规的过程中还倾向于对词汇进行独特的修饰,以此抒发幽微之情。李贺就喜欢在事物性名词前面加上表示状态、情感的修饰语,如“衰兰送客咸阳道”中的“衰兰”、“恨血千年土中碧”中的“恨血”、“鬼灯如漆点松花”中的“鬼灯”,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奇崛的词句来感受其怪诞、哀艳的意境。

在句法方面,古诗词通过语序错置、省略来实现语言的陌生化。如杜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二句,正确的语序“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也是符合格律的,但杜甫却将句法进行了颠倒。究其原因,杜甫要描写的并非鹦鹉与凤凰,而是香稻与碧梧,诗人最终要呈现的是开元盛世的丰饶与美好。面对这样的古诗词,教师要引导学生还原错置的语序,理解诗人的真实意图。

诗词赏析离不开读者的再造想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词汇展开想象,填补诗词空白,以此获得审美享受。如教学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天净沙·秋思》时,对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几句,教师可强化景物之间的空间转换,引导学生根据空间的远近、名词的组合、白描的减省来想象画面,进行场景丰富与细节完善,并运用电影中常用的“慢镜头特写”手法还原作品时空,让学生感受游子的羁旅之苦与他乡之思。

(二)延长感觉过程,实现古诗词解读的陌生化

古诗词陌生化解读的路径有重构教学内容、转变叙事视角与变化教学情境,这些路径通过增加感觉难度与时间长度,引导学生对诗词文本时空进行心理体验,从而延长审美过程。

古诗词教学内容的重构,是指对教材所选诗词进行筛选置换、增删补录、拓展深化与创编的过程。它不是仅仅着眼于某一单元,而是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构思教学设计时,教师需“打通单元之间、学期之间、年级之间教材文本的限制,从一首诗到一组诗再到一类诗,进行文本互释,从而培育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高阶思维”[2]。如以“登览”为主题,教师可整合《登幽州台歌》《黄鹤楼》《登高》《登楼》《登飞来峰》五首诗,进行古诗群文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中国登高传统的陌生情境中,感受诗人“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后的无奈与失意。

教材中的一些古诗词,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已有接触,这导致学生缺乏对文本的新鲜感。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转换叙事视角打破刻板印象,以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与经验世界,使学生在陌生化体验中寻找与文本的契合点,建构古诗词之于自身的独特意义。如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的《泊秦淮》,是诗人以游览者的视角写就的,大部分读者也是从游览者的视角来欣赏,商女仅作为被观照与凝视的对象。如果转换叙事视角,从商女的视角进行解读,通过商女自白、诗中人物与诗人对话,让学生在商女与杜牧的矛盾冲突与和解中走向对《泊秦淮》的深入解读,就会使学生重塑对古诗的新鲜感,“跟着”商女不断发现、填补文本空白,形成对《泊秦淮》的深刻认识与个性化解读。

传统古诗词教学多分为理解诗(词)题、介绍诗(词)人、探究诗(词)意、体会诗(词)情、分析诗(词)艺五个环节,教学方法也是以“文本+讲解”为主,这种程式化的教学在学生意料之中,对他们来说缺乏挑战性。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改变这种平淡无奇的教学状态。其一,使用陌生化情境的设置来切分教学环节,交替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不断超越学生的学习期待,丰富其学习体验[3]。其二,采用时空变形与异构的方式,以陌生化视角审视古诗词中的人物与事件,对文本时空进行加速(放大)、缩短(聚焦)的变化。其三,将不同时空的人物并置,通过时空异构进行作者与作者、作者与人物、人物与人物、作者与学生、学生与人物的时空对话,建立起观照主体与诗词内容的内在逻辑与诗意关联,带来新奇的感知体验。其四,“戏中戏”的嵌套结构也是使情境陌生化的方法,可模糊古诗词教学中“看”与“被看”的界限。此外,教师还可借助网络流行语的“陌生化”特质对古诗词进行娱乐化改写,使情境变得陌生,让学生在陌生化解读的过程中建构诗词理解图式[4]。

三、促进意识化生成,感悟诗词内涵

学习古诗词的壁垒可谓“隔”:与作者情感之隔,无法产生情感共鸣;与诗词意境之隔,无法获得审美体验。古诗词教学要达到不“隔”的境界,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意识化生成,即感悟古诗词的内涵,进而唤醒学生的内在生命体验。

教师可通过情感熏陶,给学生提供一个与作者精神对话、情感共鸣的空间,唤醒学生的心理积淀,促使其追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引发生命意识的觉醒。李商隐的诗以深情绵邈为主要特征,其多义的主题、朦胧的情思、感伤的笔触,有时与中学生的青春期心境相契合。如“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悲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憾恨,通过直觉感悟其中难以言状的悲怆之美,学生的心灵便会被打动,进而带来无尽的自由联想与生命感动。

综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古诗词的美育功能,激发学生个人的生命体验,让学生真切感知古诗词的内涵与审美意蕴,从而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与审美品位。感性认知、理性解读与直觉感悟是鉴赏古诗词的三种方式,感性认知通过语境还原整体感知诗词内涵,理性解读在解构诗词艺术的过程中建立理解图式,直觉感悟在激发学生原初感受的基础上唤醒其内在生命意识。这三种方式给古诗词教学提供了较为立体、综合的教学策略,但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仍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检验与持续深耕,探索更为有效、更具针对性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