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榜样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其现实进路*

2024-01-28蓝晓霞潘广燕

中国德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选树受教育者榜样

■ 蓝晓霞 潘广燕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这是把榜样引领放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摆在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突出位置加以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剖析榜样教育的时代价值,探讨榜样教育的现实进路,既是教育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重要命题,也是立足本职、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奋进力量的必答题。

一、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时代发展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榜样教育能够通过榜样人物这一具象的价值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榜样教育历史源远流长、在不同历史时期担负不同的历史责任,呈现出不同的时代价值。

(一)文化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榜样教育形成的文化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民族历经磨难而愈显坚韧、挑战重重却愈发坚定的力量源泉。回望漫漫历史长河,榜样的力量如同熠熠星光,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折不挠、砥砺奋进。在我国历史文化中,涌现出了众多明君、贤臣、名士、孝子等榜样人物,体现了特定时代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对精神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的榜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主要体现在朴素的教育理念中,融入统治阶级的道德教化中。我国古代在榜样人物的选树上,多围绕“仁”“义”“德”“孝”“礼”等价值范畴,人物形象趋向崇高完美。从创立儒家思想被世人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到发出“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之问的爱国诗人屈原,再到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一代通儒”顾炎武,众多仁人志士共同谱写了古代中国的辉煌灿烂,他们的精神传承至今,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历久弥新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在方式上,我国古代榜样教育强调教育者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关于身教,《论语》中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遂令不从”。《孟子》中提道:“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从家庭单位分析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道德经》中的论述为“行不言之教”。以上思想均强调教育者要严格要求自身,身体力行向受教育者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标准的道德规范,对教育者提出了要求,为后世为人师者素质规范奠定了基础。

(二)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是榜样教育的科学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为榜样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4]榜样教育以具体的人为学习对象,深入研究人的本质、揭示榜样核心内涵是开展榜样教育活动的前提。人是社会的人,榜样教育依托榜样发挥作用,首先要回答选树什么样的榜样,其具有什么样的优良品质,能产生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其次,关于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生产中不仅影响自然界,还互相影响。[2]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力,人与人的相互影响通过社会生活中的交往、接触来实现。这种交往与接触并不一定是真实客观的联系,思想、精神上的交流沟通也能对一个人产生影响。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榜样教育的作用才得以有效发挥。最后,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题和核心。榜样教育以具有崇高品格和价值追求的榜样人物为示范,潜移默化地引导受教育者向榜样学习,在思想和行为上向榜样看齐。这一过程无疑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促进整个社会文化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

(三)继承创新:中国共产党对榜样教育的时代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榜样的力量,在百年奋斗的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坚持发挥榜样的典型示范作用,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榜样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榜样教育的主体始终是人民,主要方式是选树典型先进人物,目的是争当模范、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引领风尚。

在革命战争时期,榜样选树突出革命性,众多战斗英雄壮烈事迹激励了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誓死捍卫民族独立,争取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榜样教育突出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各行各业争先创优,铁人王进喜、人民公仆焦裕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众多榜样故事广为流传,极大鼓舞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重整山河、改天换地的昂扬斗志。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文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榜样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立体,榜样类型也更加多样。众多道德榜样、改革先锋、知识分子楷模等为充分调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榜样的力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脱贫攻坚战线上的“最美奋斗者”黄文秀激励着无数基层工作者实现全面脱贫的时代奇迹;“60年深藏功与名”,牢记初心使命、默默奉献的“无言英雄”张富清成为无数共产党员的“正衣镜”;秉持报国理想、毅然回国投身祖国地球物理学研究、用毕生成就填补国家研究空白的黄大年,成为新时代青年立报国志、做报国行的“引路人”。新时代背景下,在立足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我国榜样教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加开放多元,榜样的力量在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更加凸显。

二、新时代榜样教育的重要价值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前各种矛盾与风险交织,挑战与机遇并存,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榜样力量的激励引领。全面阐释新时代榜样教育的重要价值,对坚持榜样教育的正确方向、准确把握榜样教育的科学规律、充分发挥榜样的巨大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榜样教育引领个人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心有榜样,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3]榜样教育能够将抽象的道德品质、精神品格,通过榜样这一具象的人物,生动、具体地呈现出来,为人们提供对照、模仿、学习的标准,指明努力的方向。

榜样精神烛照前行,引导受教育者立德铸魂。榜样人物体现了特定时代的价值理念,背后承载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榜样自身在思想觉悟高度、道德规范标准和责任担当意识等方面具有先进性和理想性,榜样精神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社会层面的认可和推崇。通过榜样教育,受教育者能够逐步领悟榜样精神,进一步激发情感共鸣,在思想上向榜样靠近,逐步将榜样精神内化,改造个人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拥护者和忠诚践行者。

榜样事迹竖旗立杆,指引受教育者优化选择。榜样人物在各自的领域具有较大知名度,其行为选择和行动规划能够给受教育者提供可借鉴性。受教育者通过榜样学习,能够在面临抉择时根据榜样人物的现实事迹进行综合考量,把好人生关卡,选对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评价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时强调:“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4]受教育者通过了解榜样事迹、感悟榜样精神,能够在认同榜样的基础上崇敬榜样,进而在行动上学习榜样,不断优化自身选择,修正人生轨迹。

(二)榜样教育凝聚民族复兴伟力

榜样人物形象承载着时代精神意蕴和社会价值取向,榜样精神是凝聚使命担当、引领中华儿女奋勇向前的灯塔。榜样教育能够通过榜样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中国人民团结奋进,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扬帆起航。

榜样教育助推中国发展。榜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凝聚国家发展力量的重要方式,能够充分激发人们爱国报国的热情,调动人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大愿景,把典型示范作为重要途径,将榜样的力量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扎根山野、改写大山女孩命运的“擎灯人”张桂梅,再到让中国领先全球20年的“天眼之父”南仁东。他们或是科技领军人物,或是默默奉献的基层“螺丝钉”,为人们生动展示了爱国、报国的多种途径。在这些榜样模范人物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自觉将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有机融合在一起,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汇聚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

榜样教育传续中国精神。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沉淀的榜样精神是我们民族自尊、自强、自信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因素。榜样教育具有深刻的价值导向性,通过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有力保证了文化文明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榜样教育是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共同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弘扬,榜样精神同时也是中国精神的生动展现。从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到女排精神、抗疫精神,榜样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扩容深化,榜样教育也在吸收众多榜样精神过程中给予中国人民更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和行动感召力。通过榜样教育,众多精神文化以具象的方式传递给受教育者,用榜样精神熏陶人民群众,逐渐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价值理念,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三)榜样教育涵养精神文明新风尚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强调“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5]。精神的成长、文化的发展、风尚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化和行为引导。榜样的示范引领、价值导向等功能对涵养精神文明新风尚具有重要作用。

榜样教育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践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6]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榜样人物在各自领域具有突出成绩和卓越贡献,他们的处事规则和价值观念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蕴含着强大的思想感染力和行动感召力。透过一个个鲜活的榜样人物,我们能看到戍边战士“清澈的爱只为祖国”的爱国之情、抗疫英雄“舍我其谁”的奉献之魂、劳动模范爱岗敬业的履职之道。榜样人物的存在,让人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有了现实的对照和学习的范例,用榜样精神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浸润民心、引人向善。

榜样教育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标志。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和主要内容。一方面,榜样教育是道德建设的具体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7]加强道德建设要着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榜样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方法,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另一方面,榜样教育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创建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功勋荣誉表彰工作,特别注重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制定实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构建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体系,颁发“共和国勋章”“七一勋章”,评选“时代楷模”,以国之名、致敬功勋,建章立制、铭刻荣光。历史和现实证明,榜样教育是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方法,表彰英雄、礼赞榜样,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崇德向善、明礼知耻的精神文明新风尚。

三、新时代榜样教育的现实进路

新时代,榜样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思想、新理念,推动榜样教育在选树典型、宣传引导、教育教学等方面与时俱进,让榜样学习见真绩、显实效。

(一)回应时代呼声,科学选树榜样

榜样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榜样人物,而榜样选择的科学性与其成效直接相关。只有符合人们心理需求、满足人们自我提高要求的榜样,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并由此引发人们的认同与模仿。

第一,坚持以受教育者为中心,选树满足人们多样需求的榜样。每个人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需求,同一时期的不同个体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在实施榜样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阶段不同受教育者的需要和同一受教育者在不同时期的需要,建立以符合受教育者需求为基础的榜样选树方式。要根据多元价值取向和多样发展需求,选树更多类型、更多层次、更加多样化的榜样人物。新时代条件下,不同社会思想文化激荡,榜样教育也呈现出更加多元的特征,在选树榜样时,要满足新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选树更具时代性、人民性的优秀榜样人物。

第二,坚持价值引领,选树符合发展要求的榜样。榜样教育过程中,科学选树榜样是提升榜样教育质量的基础,只有选树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能够催人奋进的榜样人物,才能有效提升榜样教育质量。因此,在选树榜样时,要综合考虑榜样的事迹、影响力和价值观念。既要看他是否在行业领域内具有创新精神、具备专业能力,还要看他是否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突出以德为先。

第三,坚持公正客观,选树鲜活真实的榜样。榜样力量的无穷性,很大原因在于榜样的真实性。榜样人物对受教育者而言并不是神化的、高不可攀的,榜样行为也具有学习的可能性。榜样人物选树的真实化要求榜样选树标准客观、榜样人物事迹真实。榜样教育主要是思想品德上的教育,在榜样选树上弄虚作假本身就违背了榜样教育的初衷,虚假的、强加的榜样人物无法获得人们的内心认可,更无法达到榜样教育的效果。

(二)顺应时代潮流,多渠道宣传榜样

榜样宣传是榜样教育的重要一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运用各种方式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8]在榜样教育工作中,宣传活动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榜样教育开展的效果。有技巧的、恰到好处的榜样宣传,既能提高榜样的知名度,又能获得受众的认同与欣赏。传统的榜样宣传方式主要依赖线下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宣传,通常以书本、报纸、海报等形式作为信息载体,主要依靠报刊、新闻、广播等传统媒体,信息内容的发布传播需要一定时间,信息更新较慢,且再次检索的困难性大,使得榜样影响范围有限,不利于榜样宣传功能的发挥。

新时代,传播技术不断创新升级,对榜样教育的宣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在时间维度上,新时代榜样宣传要注重即时性,开展长效宣传。随着各类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高速运行,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信息的发布传播实现了实时更新。借助这一特点,主流媒体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平台,在短时间内对最新的榜样教育信息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形成宣传联动效应,以提高人们了解榜样事迹、学习榜样人物的可能性,形成榜样教育的官方权威信息传播矩阵,增强榜样人物的官方曝光度,强化正面宣传效果。另一方面,在空间维度上,要进行全域、全面宣传。当前信息传播打破了空间限制,依托发达的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地理上的全覆盖,实现了任意地点的信息发布与传播。因此,新时代榜样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类新兴媒体,实现区域间的榜样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扩大榜样的辐射范围,广泛吸引青少年的关注度,选择更易被年轻人接受的传媒平台,进一步提高人们“爱榜样”“学榜样”的可能性。

(三)结合时代特色,创新教育方式

根据方式不同,榜样教育可分为显性榜样教育和隐性榜样教育。显性榜样教育是指教育者明确、公开地开展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方式目的明确、效果直观,能够通过直截了当的言语引导受教育者向榜样学习;但是过于强调行为上的简单模仿,忽视了思想上的内在趋同。隐性榜样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打造氛围、文化浸润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榜样精神,引导人们逐步接受、尊崇榜样;但其效果细微,需要长期投入。

新时代开展榜样教育,要注意显性和隐性相结合,既要注重外部行为的引导,也要注意内在品质的培养。一方面,要创新显性教育。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创新榜样教育课堂,引入3D、全息投影、VR等新的信息呈现形式,全感官接收榜样教育信息,增加榜样学习的趣味性、生动性,减轻课堂榜样教育的刻板性,让榜样精神更好地入脑、入心。另一方面,要重视隐性教育。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最新技术,进行针对性、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让传统榜样教育资源焕发新活力,让现实榜样教育资源更加生活化。通过打造榜样教育学习基地、营造榜样学习浓厚氛围、开展多元榜样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广泛调动人们学习榜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榜样学习融入日常、融入生活。

猜你喜欢

选树受教育者榜样
首发集团工会启动第四届“首发工匠”选树工作
做好劳模选树 激发奋斗力量——工会组织选树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经验谈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选树先进典型的实践
“四步把脉”塑造先进典型——洛阳供电公司先进典型选树宣传的经验做法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