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期刊文献阅读中走向教育经验的专业表达

2024-01-26杜玥

中国教师 2024年1期
关键词:论文写作教育研究

杜玥

【摘 要】教学论文是教师从事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的文本表达,教学论文写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实际写作中,教师在确定写作主题、搭建写作结构、体现学术规范等方面存在困难,无法走出写作的困境。阅读教育期刊文献为教师打造输入通道,提升加工能力,提高输出效率,为论文写作进行积累和铺垫。在结合期刊文献阅读的学习型写作中,教师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逐步明确选题方向,不断完善写作结构,快速提升学术规范,走向教育经验的专业表达。

【关键词】论文写作 文献阅读 教育期刊 教育研究

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职业。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而研究者必须善于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以文本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体现自己的学术水平[1]。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整理、归纳教学中的思考,尝试解答教学中的疑惑,并将这些问题和结论系统、有条理地形成文本化的表达,从而不断提炼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丰富自己的教育生命。同时,教育论文以学术语言呈现优秀的教育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书面形式提升了经验和成果的传播性,有利于开展教育同行间的教育对话和成果评价,服务教育实践。

教育期刊论文是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阅读期刊文献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学习方式。结合期刊文献阅读的学习型写作,为教师论文写作提供了新的方法。

一、教师论文写作的现实困境

教师写作的价值在于教师写作过程本身,写作能够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使教师拥有一个充实而厚重的人生[2]。论文写作是教师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出发,探究教育问题、总结教育经验的书面表达方式。然而,“做得比说得好,说得比写得好”是很多教师教育实践和研究的真实写照。在论文写作中,教师大多有以下三个困惑。

一是不确定写什么。很多教师虽然结合教学实践拟定了写作方向,但又对拟研究的问题产生“要不要写下去,是不是值得写,有没有必要写”的疑问。从选题开始,教师论文写作之路就阻碍重重。

二是不了解怎么写。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案头写作大多是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也有一些教师会写教育随笔。因此,教师对这些文体的撰写很熟悉,但是对论文的写作比较陌生。由于缺少专门的学术培训,以及欠缺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如何厘清论述逻辑、搭建论文结构成为教师论文写作的难点之一。

三是不知道写成什么样。由于不确定写什么和不了解怎么写,不少教师就对论文写作敬而远之。而那些明确了选题、搭建了框架、正在撰写论文的教师,也往往在探寻规范的学术表达之路上步履蹒跚。

二、期刊文献阅读对教师论文写作的价值意义

优质的写作输出需要一定的阅读输入作为积淀与铺垫。在论文写作中,教师基于问题的研究、结合实践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期刊文献进行阅读,持续优化自己的“知识链”,有助于在实践与理论的交融中进行系统思考。结合期刊文献特点进行的便捷阅读、专业阅读和主题阅读,为教师论文写作提供了多重支持。

1. 便捷閱读,打造输入通道

教育期刊是教师易获得、易读取、易存放的学习资源。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中都有期刊阅览室,教师可以方便地借阅目标期刊。纸质期刊能提供舒适的阅读体验,或快速翻阅,或仔细精读,或反复品味,更适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促进了教师阅读期刊文献习惯的形成,为论文写作做好积累。数据库借助网络平台集合了庞大的文献数据和强大的检索功能,教师能够更快速、更有针对性地搜索到目标期刊文献,为论文写作的构思选题、寻找素材提供便利。

2. 专业阅读,提升加工能力

教育期刊是交流教学论文的重要载体,刊载的文章论述主题明确、逻辑清晰,且符合学术论文的一般规范,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浏览期刊文献时,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写作技巧的输入,为很多初学论文写作的教师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3. 主题阅读,提高输出效率

除了综合涵盖各学科教学的期刊,也有不少重点关注特定学科、学段或综合性的期刊。同时,教育期刊一般分栏目归类编排论文,有聚焦理论探讨、课堂教学的,也有关注教师发展、课程建设的,等等。教师在期刊文献阅读中综合了解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从中锚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近年来,教育期刊越来越注重选题的策划,集中刊载的专题论文能让教师学习同一主题下不同视角和维度的研究文本。有了写作的选题后,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学段和拟研究领域,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性较强的期刊进行主题文献阅读,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分析拟写主题,提高写作效率。有目的地阅读教育期刊文献,让教师在输入—加工—输出的不断循环往复中逐步走向教育研究的学术表达。

三、在期刊文献阅读中探寻教师论文写作的路径

1. 在期刊文献阅读中逐步明确选题方向

问题是论文写作的起点和核心。一线教师工作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只要勤于观察和思考,就能够在教育生活发现论文写作中要研究的问题。针对论文写作中难以准确把握研究主题的问题,阅读期刊文献能够帮助教师逐步明确写作的方向。

文献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回顾和梳理过往研究文献是论文写作前必不可少的环节。与经验总结型的论文相比,学术论文更强调在前人基础研究上的发展和创新[3]。通过对即将着手的论文选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期刊文献阅读,教师能够对选题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有较全面的了解,在与文本对话中发现自己写作主题的价值,思考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以此确立或调整写作方向。

通过梳理与分析,教师在对已有期刊文献的阅读过程中不断研判选题的写作价值,在反复的搜索、识别、对比中寻找能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写作切入点,从而构建具有个人特色的论述视角。

2. 在期刊文献阅读中不断完善写作结构

论文写作是基于现实的问题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钻研、分析探索而对其发现的成果进行表达的过程[4]。教师的论文写作是围绕教与学相关问题展开的研究,应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充分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5]。因此,教师的论文写作实际是教师结合理论与实践,使用一定的科研方法,有逻辑地提炼思想、论证观点的研究过程。

初步阅读文献后,教师已经对要写作的主题有了明确的认识,下一步就是厘清思路,形成论文的提纲。通过对相关文献基本结构的解读,教师能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作者的论述思路。

以《中学物理学科德育实践要素分析及教学建议》[6]133-135一文为例,文章一开始从中学物理学科德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出发,阐述了关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学科德育的必要性。随后,文章从德育和学科德育的内涵开始,逐步具体到中学物理学科德育实践要素的提出。接下来,基于对中学物理学科德育实践要素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北京市中学物理学科德育实践的问题。最后,结合问题阐述,文章一一对应地给出了中学物理学科德育实践的建议。通过对文章结构的分解,可以梳理出文章的基本结构是“从现状和问题出发阐明研究的意义—从大到小逐步分解并界定核心概念—指出具体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体现了论文逻辑中较常见的归纳与推论。

又以《小学科学德育资源要素分析及教学建议—以〈运动和力〉单元教学为例》[7]一文为例,文章首先对学科德育实施的背景、小学科学学科德育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随后,引经据典地分析了学科德育的内涵以及小学科学学科德育实践要关注的四个方面,并基于实践提出了建议。文章以具体的教学为例,通过“提出问题—界定概念—实践探索—提出建议”的论证框架展开,也是教学论文常见的结构。

又如《基于数学史的数学学科德育内涵课例分析》[8]一文,文章在引文中简要阐述了基于数学史开展学科德育的重要性。随后,根据文献研究构建了基于数学史的数学学科德育分类框架。紧接着,文章通过10个课例片段截取,结合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从四个要素的维度分析了基于数学史的数学学科德育实践路径。文章从理论到实践、结合课例的论述方式,也可以为一线教师论文写作所借鉴。

上述与学科德育相关的文献虽然文章结构不同,但论述的逻辑都具有较强的可参考性和可操作性。结合论述主题和视角,教师能够试着将自己的论据材料安排到合适的框架结构中,初步形成自己的论文结构,并在撰写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

3. 在期刊文献阅读中快速提升学术规范

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明确提出教学论文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专门探讨教学问题[9]。此后,在“教师论文”的相关研究中也都认同教师论文写作应基于学术论文写作的要求与规范。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学术论文编写规则》(GB/T 7713.2—2022)中的定义,学术论文是“对某个学科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记录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及结果,用于进行学术交流、讨论或出版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材料”[10]。国家标准规定了学术论文的撰写要求和编排格式。参照国家标准,论文一般由题名、责任者姓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要素构成。教师应基于学术论文的结构进行写作,以便于学术信息系统的收集、处理、检索、利用、交流与传播。

专门研读学术论文编写相关的标准是提升论文写作学术规范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与论文规范相关的文摘编写、标点符号用法、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数字用法、注释、表格、插图、关键词编写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近20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收集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教学工作繁忙的教师不太实用。针对论文写作中不熟悉学术规范的问题,有效阅读目标期刊文献能够让教师更灵活快捷地达到规范写作的目的。

学术论文的构成元素中,题名、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引言、主题、参考文献是必备的。在學术期刊的投稿须知中,大都对这些内容有相应的要求。论文写作对上述必备元素的相关要求中,教师对如何撰写摘要和关键词,以及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尤其缺少了解。下文就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取向与实现路径》[11]《中学物理学科德育实践要素分析及教学建议》[6]136-138为目标期刊文献,分析如何在阅读中“由个体到一般”归纳学术论文的规范格式。

这两篇文章的摘要部分对论文主要观点进行了完整、系统、简要的表达,通过阅读摘要就能了解文章的研究目的和主要观点。同时,这几篇文章摘要都没有采用“本文”“作者”等主观性的主语,而使用了客观的陈述方式。两篇摘要都在200字左右,体现了学术论文指示性文摘编写的详简度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取向与实现路径》的关键词是“小学语文教学、德育取向、实现路径”,《中学物理学科德育实践要素分析及教学建议》的关键词是“学科德育、中学物理、实践要素、教学建议”。两篇文章的关键词选取皆体现了学科、学段、研究问题等论文主题因素,都是表达论文主题内容的词组。

两篇文章的参考文献皆采用了文中句尾右上角注码、文末罗列的形式,著录格式遵守《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7714—2015)的相关要求,按顺序写明了不同类型文献主要责任者、文献名称、文献类型标识、出版信息和具体页码等信息。

综上,期刊文献阅读是提升教师论文写作的有效方式。当教师们掌握了指向论文写作的期刊文献阅读策略,就能明确写作方向,厘清写作思路,提升写作规范。期望更多的教师能够投入论文写作,在论文写作之路上感受到研究、写作以及专业成长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穆厚琴,葛仁福.论文写作:学者型教师成长“飞跃”的助推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6):74-76.

[2] 钱明明.中小学教师写作新视点[J].上海教育科研,2010(12):64-65.

[3] 张肇丰.从实践到文本:中小学教师科研写作方法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7.

[4] 陈安宁,张定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论文写作:现状与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5):39-42.

[5] 罗树华.教学论文及其写作[J].人民教育,1994(6):32-34.

[6] 冯华,周莹,孙章华.中学物理学科德育实践要素分析及教学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7).

[7] 华玉梅.小学科学德育资源要素分析及教学建议——以《运动和力》单元教学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8):50-53.

[8] 汪晓勤,邹佳晨.基于数学史的数学学科德育内涵课例分析[J].数学通报,2020,59(3):7-12+19.

[9] 罗树华.教学论文及其写作[J].人民教育,1994(6):32-34.

[10] 国家标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3.2—2022学术论文编写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2:3-10.

[11] 洪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取向与实现路径[J].教育科学,2019,35(1):43-47.

本文系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2021年度区级一般课题“幼儿教师论文写作的困境与支持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1B012)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莎

猜你喜欢

论文写作教育研究
高校科技论文撰写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探索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学术写作能力培养模式
幼儿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史学理论意义探析
适合需要的,才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