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GSD 框架的能力评估指标优化与课程体系开发研究
——以高职院校营销学徒制为例

2024-01-25杨潇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因子院校

■杨潇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一、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融通、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建立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等,落实这些政策举措的关键是建立从职业人才需求到职业教育教学互通的理论及方法体系。课程是建立起从职业到教育、中高职衔接、职普融通、书证融通、国际交流体系中最重要的载体,不断完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既是我国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需要,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构建自身理论体系的需要。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趋势和重要里程碑。基于职业能力培养构建课程体系是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还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文基于PGSD 能力框架,从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出发,提出高职院校学徒制的课程体系结构。

二、文献回顾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鉴于课程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学者们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丰富的研究。有的学者从理论理念视角出发进行研究,如李萍[1]基于协同学理论探索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指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协同学的契合性有的很高的契合性,即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协同学的开放性特征、非线性相互作用、非平衡状态等特征,提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路径包括,基于职教集团构建多元化协同主体,在竞争与协同中充分考虑多方主体的利益诉求明确课程定位;基于职业教育独立性与整体性特征,在竞争和协同实现职业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衔接、课程内容衔接、质量评价衔接。王悦[2]基于STEM教育理念探索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指出,STEM 理念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当包括适应性、跨界性、衔接性、灵活性、多元性等原则,提出STEM理念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即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实践课程。李宇赤[3]基于能力本位理论探索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指出,职业院校应当运用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路径,包括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设置专业课程,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设置公共课程,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开展课程教学。也有的学者聚焦PGSD 能力框架进行研究,如王春燕[4]基于PGSD 能力分析模型探索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提出PGSD 可以实现从职业人才需求到教育教学的过渡,职业领域的职业岗位群、典型职业活动、工作任务、能力体系,分别对应教育领域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李静[5]基于PGSD 能力探索了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指出,课程体系建设应当会充分考虑前期、中期、后期和续期的时间顺序,提出课程体系构建前期需要做好做职业人才需求调研和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中期需要加强学校与合作企业的合作学习,后期需要基于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的PGSD 能力安排教育教学,续期需要定期评估和跟踪反馈。张瑜等[6]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探索了PGSD框架下的职教本科课程体系,结合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通用能力、社会能力、发展能力,提出课程体系,包括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独立实践课、专业实践课、能力拓展课。

综上研究成果,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研究已经从理论启示过渡到能力本位,特别是学者们聚焦PGSD 能力框架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然而现有的研究缺乏针对营销学徒制的研究成果,更没有学者从实证的角度验证能力因子,为弥补研究空白,本研究将以高职院校营销学徒制为例,实证验证PGSD 能力,并分析PGSD 能力框架下的课程体系。

三、高职院校营销学徒制PGSD 能力分析

(一)研究设计

首先,查询相关研究文献,初步界定营销专业PGSD能力因子。然后,设计问卷,收集数据。最后,基于调查数据,采用SPSS 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界定因子指标。

(二)指标初选

基于相关研究成果,界定营销专业PGSD 能力因子,见附表1。

附表1 影响因子初选

(三)问卷与数据

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个人信息,主要包括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领域;第二部分为问卷的主体,主要是被调查对象对营销学徒制PGSD 能力因子相对重要性程度的评价,共21 题。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评价依次为非常不重要、比较不重要、一般、比较重要、非常重要。本次调查研究选择职业教育营销学领域专家及校企合作企业导师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时间从2022 年12 月1 日—2022 年12 月31 日,共发放调查问卷30 份,收到有效问卷23 份,后面的研究仅以23 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四)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结果中节选正交旋转得到因子载荷数,确定因子,见附表2。一般来说,只有因子载荷数大于0.7,才能界定为主要因子。第1 个主因子显示,竞争对手分析能力(0.755)、市场需求分析能力(0.769)、用户偏好分析能力(0.821)、产品开发能力(0.796)、产品创新能力(0.773)这五个因子的载荷数均大于0.7,可以界定该因子为“职业能力”因子。第2 个主因子显示,语言(0.726)、信息技术能力(0.839)、文化(0.733)、健康(0.716)这四个因子的载荷数大于0.7,可以界定该因子为“通用能力”因子。第3 个主因子显示,法律法规(0.711)、与人合作能力(0.844)、交流沟通能力(0.872)、职业道德(0.777)这四个因子的载荷数大于0.7,可以界定该因子为“社会能力”因子。第4 个主因子显示,问题解决能力(0.812)、批判性思维(0.851)、创新思维(0.887)、学会学习能力(0.733)这四个因子的载荷数大于0.7,可以界定该因子为“发展能力”因子。

附表2 旋转成分矩阵(因子载荷数)

(五)高职院校营销学徒制PGSD 能力要求

综上营销专业PGSD 能力因子,结合高职院校营销学徒制实践,设定高职院校营销学徒制PGSD 能力要求见附表3。

附表3 高职院校营销学徒制PGSD 能力要求

四、PGSD 能力框架下高职院校营销学徒制课程体系开发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PGSD 能力分析从职业岗位群开始,将岗位群分解成一系列职业活动,再将职业活动继而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最后把每项工作任务转化成相应所需的职业能力(P)、通用能力(G)、社会能力(S)及发展能力(D)。根据能力要求和营销职业岗位群,定位营销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现代营销专业知识,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具有较强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经营与管理能力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由营销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及PGSD 能力要求,按“宽基础、深专业、强技术、提素质”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原则,进行高职院校营销学徒制课程体系框架构建。“宽基础”意指培养高职院校营销学徒制人才所需的基础知识应较为广泛,映射到课程上,体现为职业基本素质课程;“深专业”意指培养高职院校营销学徒制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不能停留在普通“重流程、轻规划”的专业知识上,而是需要强化营销顶层规划原理及方法,映射到课程上,包括专业基础技能课程;“强技术”意指培养高职院校营销学徒制人才的技术技能不能是简单的、机械的市场营销操作,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及优化,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映射到课程上,体现为学徒岗位课程;“提素质”意指培养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徒制不仅要重视文化素质,还要注重自然素质、心理素质,映射到课程上,体现为专业拓展类课程。

在上述思路框架基础上,根据国家及学校课程设置规范和标准,将课程体系分成职业基本素质课(必修课、选修课、任选课)、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必修课)、学徒岗位技术技能基础课(必修课)、专业拓展能力课(选修课、任选课),形成高职院校营销学徒制的课程体系,如附表4 所示。

附表4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

五、结束语

PGSD 能力框架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徒制的职业能力包括竞争对手分析能力、市场需求分析能力、用户偏好分析能力、产品开发能力、产品创新能力,通用能力包括语言、信息技术、文化、健康、艺术,社会能力包括法律法规、与人合作、交流沟通、职业道德,发展能力包括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学会学习能力。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徒制课程体系结构包括职业基本素质课、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学徒岗位技术技能基础课、专业拓展能力课。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因子院校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