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喝为敬”有渊源

2024-01-25

百科知识 2024年1期
关键词:武官公义退休年龄

古人喝酒时,主人必须先于客人饮酒,是为“献”。主人先饮,包含了向客人暗示“酒里无毒、可以放心饮用”之意。主人饮过之后,客人亦须饮酒以回敬主人,这叫“酢”,也称“报”。之后,主人为劝客人多饮,自己必先饮以倡之,这叫“酬”。客人在主人饮过之后也举起酒杯畅饮,这叫“应酬”,即以此回应主人的厚意。这样的礼俗慢慢延承下来,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先喝为敬”。

“见义勇为”源于先秦孔子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意思是人们应该去做有“义”的事情,如果不做,即为“无勇”之人。“见义勇为”一词最早见于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年)刻本《九朝编年备要》:“奖善诋恶,盖其天性,见义勇为,不顾其害。”此后在历代典籍文献中,“见义勇为”常被用来形容个人遇事能够放下一己私利、挺身而出为公义奉献的行为。最知名的一句是明代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所言:“见义勇为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

古代官员的退休年龄历朝历代不尽相同,但大多数朝代以70岁作为退休年龄。汉、唐时期,官員70岁退休。宋代,官员70岁退休后“工资”待遇不变,而且子孙还能荫补官职,武官退休年龄还曾一度被延长至80岁。明代,首次将官员退休年龄提前到60岁。到了清代,参将以下的武官退休年龄被调整到45岁至54岁。

【文稿】晓 军

【责任编辑】蒲 晖

猜你喜欢

武官公义退休年龄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我是一个叛徒
辛公义爱民如子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公平正义视野下对洞穴奇案法学思想的探究
驻外武官怎么派?驻日本、朝鲜大使馆武官调整
明代前中期武官“文教化”现象初探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
中国退休年龄制度中的悖论
论荀子的“德育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