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期导读

2024-01-24

浙江医学 2023年23期
关键词:鼻窦炎鼻咽癌放射性

2023 年是我国器官移植历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目前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与获取已得到社会的初步认可,工作模式已基本成型,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模式”。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各移植医院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为实现器官捐献与获取工作的发展而共同努力,促进各省市自治区的器官移植事业在新的起点上量质同升。本期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屠振华教授撰写“新时代器官捐献与获取工作的发展思考”,对新时代器官捐献与获取的工作框架、发展关键和努力方向作一述评,欢迎阅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随着技术进步及新药研发,乳腺癌筛查技术和治疗策略不断更新;但由于乳腺癌的高度异质性,不同亚型对治疗反应存在明显差异。三阴性乳腺癌(TNBC)存在较高恶性生物学特征,在治疗过程中化疗耐药和免疫逃逸较常见,预后相对较差。因此,迫切需要鉴定新型治疗靶点或预后指标来指导TNBC 治疗。铜死亡是由过量铜离子引起的细胞死亡形式,与已知的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和铁死亡等明显不同。铜死亡相关基因如硫辛酸合酶基因、二氢硫辛酰胺S-乙酰转移酶、丙酮酸脱氢酶E1亚基α1和丙酮酸脱氢酶E1亚基β等已被报道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虽然不具备编码功能,但可通过染色质功能调节、转录干扰等多方面影响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有望成为乳腺癌新型靶点及标志物。浙江医院许春景的“铜死亡相关lncRNA 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及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关系”一文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获取TNBC 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转录组测序数据,建立铜死亡相关lncRNA 预后模型并评估其预测能力;通过比较不同风险分组的分子差异,揭示铜死亡相关lncRNA 与TNBC患者预后及肿瘤免疫浸润的关系。

鼻咽癌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其中又以广东省发病率最高。对于早期患者,治疗主要以单纯根治性放疗为主。对于中晚期患者则需行放化疗联合治疗。近年来调强放疗(IMRT)已经广泛应用于鼻咽癌治疗中,IMRT对肿瘤具有高度适形的剂量分布,减少了放疗相关毒性反应的发生。尽管如此,放疗后损伤及并发症依然存在,其中放疗后继发放射性鼻窦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既往文献对于放疗后继发放射性鼻窦炎的研究多为其发生因素及发病机制的探讨,对于预后因素的报道较少。浙江中医药大学赵江的“鼻咽癌放疗后首次出现继发放射性鼻窦炎时间评估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一文基于MRI 影像,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首次出现继发放射性鼻窦炎时间评估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发现MRI 影像学上观察到放疗后较早发生的继发放射性鼻窦炎(1 个月)是预测累积总生存率、累积无进展生存率、累积无局部复发生存率、累积无转移生存率的独立风险因素,可作为临床评估鼻咽癌预后的一项经济、简便、有效的参考依据。

所有文章均可登录本刊官网(www.zjyxzzs.com)获取全文,欢迎下载!

猜你喜欢

鼻窦炎鼻咽癌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
中医外治法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