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头骨琴:琴声浑厚越天山

2024-01-23张悦牛可心孙庄

大学生 2024年1期
关键词:腿骨马头头骨

张悦 牛可心 孙庄

编者按:“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是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项品牌实践教学活动。自2010年起,每年暑假,新闻学子从兰州出发,循着著名记者范长江当年西北行的路线,一路采访,一路写作。2023年,团队走进甘肃天水、武威、庆阳及新疆昌吉等地。

本刊上期刊登了部分同学的实践作品,鉴于其他佳作仍多,现特推出第二期,展示同学们对辽阔西部诸多“非遗”的记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北庭镇有一个余家宫村,做了15年马头骨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克武就住在这里。

李克武今年68岁,但他腰杆笔直,腿脚灵活,眼睛炯炯有神。他说:“马头骨琴是我们宝贵的民族财富,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一直做,如果我做不动了,那就下一代做。”认识的人都说他“倔”,他自己却说:“我这不是倔,是执着。”

农家小院里的制琴艺人

初见李克武,是在他家的小院。恰逢雨停,李克武将东边天棚上挂着的黑马尾取下,用手蘸着地上的积水,将土盐抹到黑马尾上,他说:“这样蚊虫就不咬马尾了。”

李克武家的院子很宽敞,西边有一口大铁锅,里面泡着用来制作琴杆的马腿骨和用来固定琴弦的牛皮。挨着南屋墙边有一排未处理好的马头骨,看着有些油腻,李克武解释说:“这些头骨返脂了,烧碱加多了,头骨就会腐朽,一碰就碎,加少了,又会返脂,我现在只能摸索着来。”

进到小屋里,有张工作台紧挨着窗户,台面上堆满了做琴时需要用到的各种工具,墙上挂着李克武精心制作及收藏的马头骨琴。我们试着靠近琴柱部位,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奶香和油香味。

往上数六代,李氏家族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来到余家宫村。李克武回忆道:“听父亲和叔伯讲,那时祖上在本地是大家族,和蒙古族的接触、交流比较多。” 李克武对马头骨琴最初的记忆来自他的爷爷,他补充说:“我没有见过我爷爷,不过我大哥讲过我爷爷的故事,我爷爷做的琴可好了,他把这手艺传给了我叔叔和大哥,大哥又传授给了我。我大哥和三哥还会雕马头,我的这个技艺也是和他们学的。”

李氏家族马头骨琴的制作手艺便这样传承下来,到今天,这手艺已经传到李克武年仅12岁的孙子李佩轩手中。

李克武骄傲地说:“我孙子3岁就会拉曲了!”成年的马,马头骨重,李克武当年寻得年幼的马,给佩轩做了一把轻便的琴。

“李老师,您能给我们演奏一曲吗?”

“好,我拉一曲《万马奔腾》……”

“哗哗哗”,窗外突然下起了大雨,李克武用手拨了一下琴弦,琴声响起,他闭上眼睛,仰起头,没有了刚见面时紧绷的神情。琴弓是他手臂的延伸,内外弦被他自由掌控。余音在琴箱中停留,悠远浑厚、深沉壮阔,仿佛真的有无数匹马正在飞越广阔的天山,气势磅礴,满眼是苍茫辽阔的草原。

原生态的马头骨琴

“这琴声,之所以听起来浑厚,就因为它是原生态的琴,我也只做原汁原味的马头骨琴”,李克武介绍道,“从琴箱、琴杆、弦轴,到琴头、琴弦和琴弓,都是我亲手制作的,没有一点机械化的痕迹”。

这些年,李克武走访了很多音乐人和器乐制作艺人,学习马头骨琴制作技艺。为了寻找合适的原材料,李克武走遍山区、戈壁、沙漠,他曾偶然寻得一个骆驼头,“那可真是大自然的馈赠”,李克武说,“我用高温蒸煮、碱水去脂法,尽量保留原材料独有的天然气息”。

李克武一边擦拭着琴箱,一边介绍,制作琴箱要将马头内的杂质掏空,音质才能苍凉辽阔。制作琴杆要将两条腿骨穿孔,再用销子串起来,连接成杆。弦轴则是截取马的上腿骨打磨而成。120根内弦,80根外弦和琴弓,都由马尾制作而成。琴头最快也要3天才能雕刻成形。

“制作一把马头骨琴需要多久呢?”

李克武笑着说:“从拿到马头开始,到一把琴完成,要历经四季轮转、风吹雨打的两个年头。”

李克武对马头第一步的处理,仍然沿用老祖宗留下的“土”方法。“如果在沙漠地区,不出3个月,马头就会完美地白化”,但受地域限制,李克武将马头埋到了自己的菜园里,半年过后,待马头被分解到只剩马头骨时,再将马头骨取出。

“第二步就是去脂”,李克武翻弄着铁锅里的马腿骨、马头骨说,“铁锅中混有烧碱和芒硝,经过一个昼夜不间断地高温蒸煮,骨头中的油脂析出,去掉浮油,再把锅洗干净,继续蒸煮,骨头才得以去脂和白化。”

第三道工序是自然晾干。“你们看这堆头骨,这是晾了两年的结果”,李克武指着一堆头骨说道,“只有经过风吹雨打的琴,才是一把好琴。”

说着,李克武捞起铁锅里的牛皮,用铲子将牛皮表面的牛毛铲掉,他解释说牛皮是专门用来固定拉弦尾绳的材料。“这是放在马头骨琴下颌处的,用于固定琴弦,参考了古老的潮尔琴(蒙古族传统乐器)拉弦方法”,李克武介绍道,“有厚重的历史感,传统而不华丽”。

接下来的操作重点就是给牛皮做“面膜”,即抹上厚厚的一层发酵面糊,让牛皮熟化。李克武说起这一道道制作工序,满眼的骄傲与自豪。

“要让马头骨琴走出天山”

在旁人看来,李克武對马头骨琴的热爱,有点走火入魔。

李克武笑着说:“他们都说我一把岁数了,还学马头骨琴。”李克武自幼喜爱音乐,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舞台上,那高亢激昂的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让李克武激情澎湃。他一下子就爱上了马头琴,并且产生了制作马头骨琴的想法。“活到老学到老,中国这么好的传统民族乐器,我们应当把它传承下去”,而那时李克武已经53岁了。

为了让马头骨琴代代相传、后继有人,李克武辗转多地宣传马头骨琴文化。如今,有从乌鲁木齐、阜康等地专门来找李克武学习的人。李克武说,最近他收了个徒弟,是位自媒体歌手。此外,李克武还常常参加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教孩子们马头骨琴演奏技巧。

“我从来不收任何人一分钱费用!”李克武坦言,所有的教学活动只为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

对于未来,李克武说:“我打算多带一些学生,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马头骨琴。”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天山山脉的轮廓若隐若现。李克武走出院子,伸手指向博格达峰的方向,“我要让马头骨琴走出吉木萨尔,走出天山”。

(作者简介:张悦、牛可心,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研究生;孙庄,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指导教师:王晓红、韩亮,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涂博一,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丁莉莎

猜你喜欢

腿骨马头头骨
头骨祈福
鹰 笛
腿骨康复辅助电路
马头星云
凯恩斯的手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四室与二室切开减张的疗效比较
Desoutter马头动力工具自动送钉系统推动高效率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