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修辞,让你的习作文采飞扬

2024-01-22胡善恩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24年1期
关键词:排比句文采拟人

胡善恩

导语

修辞,“修”即修饰,“辞”是言辞。“修辞”就是利用各种手法对语言进行修饰和润色,从而使语言达到优美、生动、形象、有情、有趣、有味的境界。

朱自清是妙用修辞的高手,他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修饰语言的典范之作。今天我们就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来学习在写作中妙用修辞,扮靓语言的技法。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大家看,朱自清写景抒情,就没离开过修辞。第一段“盼望着,盼望着”,运用的是反复;“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一句话两种修辞,写出了人们对春天急切盼望的心情。第二段“欣欣然张开了眼”运用了拟人手法,“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是排比,两句话展现出春天来临的变化,趣味十足。再看第三段,作者描绘的是“春草图”。“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运用的是拟人手法。在第四段,作者描绘了“春花图”,各种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一句运用的是拟人,以动写静,便有了人情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句,既是排比,又是比喻。“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又是比喻。在第五段,作者开始引用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接着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比拟春风,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整个选段文字不多,但是运用的修辞种类和数量却很可观。朱自清巧用修辞来描绘景物,语言经过了修饰,更具形象感。这样描形绘景,启人联想和想象,更能够增添文章语言表达的感染力。

运用修辞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比喻和拟人能使语言活泼、形象,更具美感;排比、对偶能使语言气势磅礴,富有节奏美;引用可使文章内容丰富,增加文采。写作时,我们应学习朱自清运用语言的艺术,有意识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这样既可以美化语言,又可以增加文采,使文章形象生动,文采飞扬。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而修辞就是这件外衣上华美的点缀。恰当地运用修辞,能够让语言生辉,文字更有温度。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善用修辞描绘

《春》一文中,作者用“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句,描绘了春花的绚丽多彩。如果不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就变成了“有红色,有粉色,有白色”,看起来表达就不那么精准、鲜活了。拿“红色”来说,到底是朱红、酒红还是别的什么红色,读者无法确切地知道,更重要的是也不能带给读者美的感受。而作者运用了比喻,由花色自然而然地就能引发读者的联想:这些花儿,像火一样红艳,像霞一样灿烂,像雪一样洁白。这样,一幅热闹、蓬勃的“春花图”,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那么,怎么才能运用好修辞手法修饰我们的习作呢?大家不妨记住八个字——抓准特征,同类联想。简单地说,就是先理解要描绘的事物,然后抓住其特征,寻求同样具备这个特征的其他的更容易感知的事物来描绘。比如想写春风的温暖,用“像母亲的手”,二者都是温暖的,有相同的特点。那我们就可以用“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种有形的、可视的形象来描绘无形的春风。比拟则可以通过替换动词、改变名词、添加修饰语等来实现。比如“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一句,鸟儿鸣唱是本能,但作者却用了一个“高兴”和一个“卖弄”,以“唱”来替换“鸣叫”,就赋予了鸟儿以人的动作和行为,具有了人的心理和情态。这样,语言一下子就有了情味,有了温度。

二、巧构排比表达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短语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排比句式气势贯通,既可以展露文采,又可以在写作中制造亮点。我们还是看“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个例子,三个比喻句描绘了花色分别是红色、粉色、白色。中国古代哲学有“一生三,三生万物”之说。写一种花色太单调,三种就构成了排比句式。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是不是眼前有了繁花似锦的画面?这就是巧用排比的妙处。

那么,如何构筑排比句式呢?写作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变换时空构成排比,如通过时间的早、中、晚,空间的上、中、下的变换,从多方面展开,使句子丰富多彩;二是物类变换构成排比,如用不同動物、植物、景物进行组合;三是同类连缀构成排比,即利用同类词语连用或相关意象叠加的方式,构成排比形式;四是妙用假设构成排比,也就是将假设和排比结合到一起,假设多种情况,从而形成排比句式。写作中运用排比,句式有长有短、有整有散,在整齐中求变化,在错落中有节奏,语言自然就有了韵味。

三、引用丰盈文章

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等都是由前人锤炼、传诵的语言精华,巧妙灵活地引用、化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能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使文章更具表现力。还是看《春》一文的选段,作者在描绘春风时,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引出话题,既交代了春风的特点,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让春风有了诗的韵味。

那么,在写作中我们该如何借助引用,达到靓化语言的目的呢?一是要精准把握引用材料的内涵,这样才能灵活巧妙地去引用。二是要学会在不同的位置中引用,比如可以借助引用一则材料引出相关的话题,放在文章的题记或开头的位置。当然也可以用在内文中,为自己的观点增加说服力,起到搭建文章框架、深化中心等作用。三是要注意把握引用的三条标准,即内容的哲思性、表达的凝练性和认知的陌生感。引用的语言不可冗长,而应干脆利落,寥寥数字就能概括繁复的现象和感受,还要注意引语最好有几分陌生感、新鲜感。高品质的引用,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能够很好地彰显个人的文化素养、思想素质。

我正十五岁

一考生

十五岁的人生五五开,一半是青涩,一半是灿烂。

——题记

一半青澀

我总以为跨过十四岁,自己就该褪去青涩,其实不然。

以前课桌上明显的“三八线”在我心中慢慢淡化,却从此多了一份期望。我偶尔偷瞥一眼镜子,“哟!长几根胡须了。”“今天理的这小平头怎么感觉怪怪的?”

下课一起嬉戏、追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球场上挥汗如雨、疾驰如风的同学们,正荡漾着几丝稚嫩、几许缤纷的小心思。

“少年不识愁滋味”。十五岁的我同样是“爱上层楼”地强说愁。小圆镜掩藏在书包的角落,青春期的“愁滋味”被演绎成独坐的忧郁。我的忧愁是:那几颗偷偷冒出来的青春痘,为何要苦苦纠缠在脸蛋这方寸之地?

望着那可怜巴巴的分数,我鼻子一酸。泪水与懊恼结伴而来,我此时脑子里才记起老师的谆谆教导,耳畔才回忆起父母殷切的希望,心里才想起笔记本上悄悄书写着的“小目标”。

此时,我正十五岁,生活里一半是憧憬,一半是青涩。

一半灿烂

十五岁的名字叫激情飞扬,十五岁的歌曲叫快乐无比,十五岁的颜色叫五彩缤纷,十五岁的眼睛清澈透亮,十五岁的心儿透明晶莹,十五岁的脑子里装的全是希望。

十五岁的我,干脆利落地卸去所有包袱,一身轻装,向着目标进发。心中的雨季,已然是“昨天的故事”。物理联赛中,我与一等奖失之交臂,但我没有放弃,因为我相信只要自己奋起直追,定能夺回桂冠。

十五岁的我,不再喜欢淡淡的忧伤,不再做荡着涟漪的梦。我更喜欢用活力做曲调,诵读苏东坡“月有阴晴圆缺”的豁达;我更喜欢用澎湃做旋律,歌唱辛弃疾“弓如霹雳弦惊”的豪放;我更喜欢用清风做色彩,描摹陆游“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观;我更喜欢用阳光做线条,描绘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向。

此时,我正十五岁,生活里一半是期待,一半是灿烂。

我们正十五岁,一半是雨季的青涩,多梦、稚嫩;一半是艳阳的灿烂,激情、明朗。青春的花蕾绽放,经风雨烈日的洗礼,定当开出异常美丽的花朵。

这是一篇巧用修辞,表达精彩的佳作。文章开篇巧用题记,将十五岁形容为“一半是青涩,一半是灿烂”。然后分层展开,在展现“青涩”的一半时,运用了比喻描绘行动和心理,引用了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一句,表现自己幼稚的忧愁;在展现“灿烂”的一半时,作者先用一组排比句总写十五岁的风貌,再展现自己花季岁月里的表现及思想倾向,中间比喻、引用、排比随处可见。最后以“雨季”和“艳阳”作比,运用对比凸显十五岁的青春,照应开头,以花蕾的经历风雨比拟自己的成长。文章语言凝练,意蕴深厚,文采飞扬。

猜你喜欢

排比句文采拟人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从“四计歌”学排比
排比句
拟人句
拟人句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吼唱在关中大地上的“秦腔”——论小说《白鹿原》中长句和排比句的秦腔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