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平台康复指导模式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影响

2024-01-22沈菲张丹丽姚建儿陈天乐钟勇史晓林陈天鹏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35期
关键词:性骨折骨密度骨质

沈菲,张丹丽,姚建儿,陈天乐,钟勇,史晓林,陈天鹏

1.诸暨市中心医院骨科,浙江绍兴 311800;2.赣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3.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江西南昌 330000;4.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 310000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指骨质疏松症患者在轻微外力或日常活动中所造成的骨折[1]。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2]。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老年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的特征,需要长期用药诊治[3]。康复指导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恢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开展及全程开展骨折后康复,有利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功能恢复,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心理影响[4]。近年来,随着社交软件的兴起,康复指导模式逐渐发生改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康复指导模式逐渐深入人心,幵在慢性病管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5]。本研究主要采用微信平台康复指导模式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线上健康宣教、指导锻炼康复、心理疏导3 个方面,观察微信平台康复指导模式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密度及再骨折发生率的影响,以便于对传统康复指导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8~2019 年以骨质疏松性骨折作为第一诊断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伤科住院的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 例。本研究已通过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伦理审批号:AF-BG-006-1.0)。

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1]进行诊断:①患者DXA 骨密度检查<–2.5 或QCT 骨密度测量<60mg/cm3,同时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骨折;②低骨量或日常生活或无明确外伤史发生的骨折;③排除肿瘤、结核等其他因素导致的病理性骨折。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骨质疏松性骨折;②年龄60~80 岁,有自主意识,沟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③患者和(或)主要照顾者可正确使用微信;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认知障碍;②生活无法自理;③重大脏器疾病;其他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服用激素等。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及试验组出院带药均包括:阿仑膦酸钠(Savio Industrial S.r.L 公司)70mg,每周1 次;钙尔奇D 片剂(惠氏制药有限公司)600mg,每日1次;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0.25μg,每日2 次。

1.2.1 对照组 接受入院宣教及出院康复指导,主要包括:①安排责仸护士负责相应病房,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发放骨质疏松宣传材料;②在饮食、运动锻炼、生活方式等方面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指导;③出院时再次给患者进行宣教,主要包括注意事项、用药注意、复诊时间等,幵记录在随访本上,由责仸护士每3 个月电话随访。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信平台康复指导干预模式,具体包括:①健康宣教,主要推送骨质疏松性骨折疾病相关知识、药物护理、膳食结构、科学运动;②建立个人档案,包括个人信息、疾病年限、骨密度、骨折发生情况、个人用药等;③复诊提醒,抗骨质疏松药用完前提醒患者来院就诊配药,每过1 年,提前1 天简讯提醒来院就诊;④线上进行心理疏导。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患者入院前及入院3 年后骨密度变化情况(采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密度室法国MEDILINK 厂家生产的MEDIXDR 型号双能X 线骨密度仪进行检测)、骨代谢水平[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rocollagen Ⅰ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β-异构C-端肽(beta-isomerized C-telopeptide, β-CTX),早晨6:00 时空腹抽血5ml,送至迪安检验公司检验]、再骨折发生率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如符合正态分布则使用χ2检验分析其差异性,不符合则使用秩和检验,连续变量符合正态分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符合则使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试验组失访7 例,对照组失访6 例,最终87 例完成本研究。对照组及试验组年龄、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s)

组别 n 年龄(岁)身高(cm)体质量(kg)体质量指数(kg/m2)对照组 44 69.64±8.36 160.17±7.98 62.77±9.22 23.43±2.97试验组 43 69.62±8.38 160.46±6.98 61.37±9.91 23.82±3.41 t 0.075 0.458 –1.629 –2.156 P 0.940 0.647 0.104 0.321

2.2 两组骨密度比较

试验组3 年后骨密度高于3 年前,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且3 年后,试验组骨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骨密度比较(±s,g/cm2)

表2 两组骨密度比较(±s,g/cm2)

组别 n 第0 年 第3 年 t P对照组 44 0.78±0.08 0.78±0.04 –2.717 0.989试验组 43 0.77±0.01 0.84±0.06 –0.014 0.035 t 0.578 2.450 P 0.575 0.032

2.3 两组骨代谢水平比较

两组3 年后PINP 较治疗前都有所下降,且3 年后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两组3 年后β-CTX 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3 PINP 指标比较(±s,ng/ml)

表3 PINP 指标比较(±s,ng/ml)

组别 n 第0 年 第3 年 t P对照组 44 48.571±12.054 35.571±14.204 7.916 <0.001试验组 43 46.016±13.179 24.878±9.102 15.852 <0.001 t 1.012 4.462 p 0.314 0.000

表4 β-CTX 指标比较(±s,ng/ml)

表4 β-CTX 指标比较(±s,ng/ml)

组别 n 第0 年 第3 年 t P对照组 44 0.456±0.147 0.124±0.097 19.621 <0.001试验组 43 0.489±0.134 0.118±0.090 20.357 <0.001 t –1.183 0.307 P 0.240 0.760

2.4 两组再骨折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再骨折发生率为16.3%,对照组再骨折发生率为36.3%,试验组再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4,P=0.024),见表5。

表5 两组再骨折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增龄性慢性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长病程的特点[6]。骨质疏松症包括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病程长,依从性较差,需要长期监督管理[7]。在监督管理中,医护合作是关键一环,而模式创新也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的模式已经渗透入各行各业,互联网+康复指导模式已经逐渐应用于各大医院,幵发挥着巨大作用[8]。

骨质疏松症由于其症状隐匿被称为沉默的疾病,其诊治率一直不高[9]。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早期筛查,提高诊治率。覃素姣等[10]利用互联网能够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疾病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患者的诊治率,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应瑛等[11]利用互联网+,如微信平台等居家康复指导模式,即时调整指导骨质疏松骨折术后患者康复锻炼、饮食习惯、预防跌倒等,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预防患者跌倒,甚至对改善骨密度、腰背痛等有积极作用[12]。

本研究采用了微信平台,通过微信平台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健康宣教、饮食、运动、用药就诊等方面进行管理,结果发现,运用微信平台个体化康复指导模式,能够增强患者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认识,加强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增加了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骨密度,且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骨形成指标下降的速度,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再骨折发生率。因此,此模式的推广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大有益处,对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性骨折骨密度骨质
老年糖尿病患者须警惕骨质疏松性骨折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骨质疏松知多少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超负荷运动时当心疲劳性骨折
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特点及转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