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爱融入心田

2024-01-19云浮市第三中学李佩华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陈老师起点王老师

文/云浮市第三中学 李佩华

作为一名从事教师工作十多年的工作者,我感慨万千。想当初,在学校时常常觉得老师是很烦的,但自己又做了老师,才发现做一名老师容易,但是做一名好的老师就很难,做一个学生都喜欢的老师更加难。既然我选择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就是选择了做战士那样,我们担负着对学生们生命的关爱,我们要时刻有一颗仁爱之心,在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以身作则,用我们的智慧去呵护那些小生命。

一、两个学到

一是学会了更有爱心。

我从同事陈老师身上学会了更有爱心。陈老师用爱心驾驭着班级,感染着学生。陈老师常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陈老师不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而且用“爱”关心学生的生活,又关心他们的健康,更关心他们是否懂得学习的方法。他所教的班级成绩一直名列我们学校前列。他为学生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他曾获得了“广东省优秀山村教师称号。”因此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一名山村老师为之付出的一切。在陈老师的潜移默化下,我也在努力尽力去做一个老师该做的事。例如遇到气温变化较大时,我会提醒同学们注意增减衣物、棉被等;每次考试前我会提醒同学们做好充足的准备,学习用具要带齐。在生活与学习上我尽力去关心和爱护他们,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总之,同学们在学校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常常牵动着我的心。我也用行动实践着爱心。

二是学会了表扬激励。

我就从语文组组长王老师身上学会了表扬激励。王老师说过:“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我也像王老师那样在教学过程中,用富有感召力、感染力的语言,以表扬为武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动力。用“表扬”这杆武器真的是很有用处。对学生的一点点闪光点对症下药,成为改变他们一生的一个起点。

我在教育过程中以爱心、赞赏教育的态度征服了学生,树起了学生的自信,所以班级有很强的凝聚力。

二、三个做到

(一)精妙设计导语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会让学生兴趣大增。比如我在教授《贾芸谋差》一课时这样导入: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集市上有两位客商,卖梨的与卖萝卜的,两人在叫卖,卖萝卜的叫:我的萝卜是梨一样的甜。卖梨的吆喝:我的梨萝卜一样的价钱。他们话中有话,都起到了宣传自己商品的作用。今天,我们要看看贾芸如何用自己的伶俐乖巧在大观园里谋到差使的。这样的导语设计,极大地引起的学生探究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巧妙选取文本切入点

当真正找到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的时侯,课堂才会有新的生成,学生在探究思辨中才会有自己的收获,因此,我们要选好切入点,快速切入文本。比如,我在教授《渔家傲》时就选取了这样的切入点:走进诗歌,读懂内容。站在范仲淹的角度,说说“塞下秋来风景异”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样就迅速切入了文本,学生纷纷回答自己的理解,学生的回答都是真切的,教学的效果是有效的。因此,老师对问题的设计很重要,当真正找到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时,学生思维才会活跃,课堂才会精彩,收获才会大,效率才会高。

(三)课堂发问要循序渐进

有的老师常抱怨学生不配合,不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其实是老师设计的问题太突兀、或者太大,偏离了学生学习的起点、思维的起点,学生没有明确的思考目标,所以不知道如何回答。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起点、思维起点,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比如在教授《智取生辰纲》一课时,我这样设计问题:文章写了哪些主要人物?你能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么?“智取生辰纲”的“智”表现在哪些方面?杨志难道不“智”么?那他为什么失掉“生辰纲”?这样的提问逐层深入,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自然取得了好的效果。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教育植根于爱。”老师的工作也是如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需要主动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督促其提高,在生活上也要帮助其成长,只要真正了解学生、顺应成长期的心理特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动配合,相信在这种细致的关怀中,学生们一定会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猜你喜欢

陈老师起点王老师
奇妙的旅行
有趣的动物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的“新”起点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认字”大师
新年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