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乡飘已远》修辞手法的翻译研究

2024-01-17齐美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30期
关键词:辞格喻体对偶

齐美娜

(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00)

1 比喻修辞翻译策略

译文:所以冬天过后,我的袖口上总是结着黑色的污垢,像贴了膏药似的。

译文:群山环绕着那些房子,房子旁边有一小块菜园子,前面是广阔的平原,犹如宽大的裙裾。

译文:那个三角形标志就像对折的邮票那么大,光滑而鲜明,仿佛衔着一片浓艳的花瓣。

译文:“是爷爷!”认出爷爷,我立刻像子弹一样冲向村口。

译文:有一次,那个人偶然来到我们乡下,对这个同辈的亲戚,爷爷却像下人对待主人一样唯唯诺诺。

上述例句中,喻体“膏药”“裙裾”“花瓣”“子弹”和“下人”在中韩文化中所表达的意义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直译,将韩语修辞中的喻体可以直接翻译成汉语中相对应的喻体。

译文:由于那一卡车的征兆,妈妈错失良机,周密计划付诸东流,妈妈神情恍惚,每天都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译文:事情的发展与妈妈的担心截然相反,但妈妈反而更加忐忑不安,如坐针毡。

译文:家中乌云笼罩,尤其是我,像断了翅膀的鸟儿一样失魂落魄。

译文:汉城的孩子们都知道雷阵雨是从天而降的,而我们却觉得它像千军万马一样,是从眼前的田野里冲杀过来的。

译文:男孩子们要么不穿上衣,要么干脆光着下身,香瓜汁流到了像青蛙一样鼓鼓的肚皮上,要是有讨厌的苍蝇落在上面,就扑通一声跳进小溪里。

译文:妈妈自然觉得不可思议,我也是如此,觉得哥哥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还替别人操心,甚至危及自身,觉得他幼稚又不可理喻。

译文:在此期间,由于身边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感觉光阴似箭,沧海桑田,所以难以置信我只是缺了一个学期的课。

译文:我觉得我的包袱像千斤巨石一样沉重。

译文:火车终于从南边开过来,我们争先恐后一窝蜂地拥了过去。

译文:之前人们认为她是为了依靠男人而做小老婆时,都表现得很宽容,可是得知她竟然心甘情愿养男人,都十分惊讶和愤慨,甚至咒骂起来,家里像开锅的粥一样闹翻了天。

译文:最后一批难民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慌慌张张地跑下来,我们却逆流而上,气喘吁吁地到了新的避难处。

译文:对我来说,考上大学和获得自由缺一不可,我可以鱼和熊掌兼得了。

2 拟人修辞的翻译策略

拟人法是指赋予非人类对象以人的属性的修辞手法[7]。拟人将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作者将文中的事物进行拟人化,使事物更加生动鲜明、形象具体,进而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例如:

译文:村子前面十分宽阔,是一片宽阔的田野,没有一块岩石,低缓的小山坡张开双臂包围着它。

译文:松脂很难找,看着到处被剥掉皮的树奄奄一息,可以感受到国土更是满目疮痍。

3 反复辞格的翻译策略

反复指连续重复强调同一单词、短语或句子,从而引起读者注意、渲染文章的气氛,加强作者情感的表达。《修辞学发凡》中,反复的定义为“用同一的词句,一再表现强烈的情思的,名叫反复辞”。这种修辞法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将相同结构、相同意义的词组成句子重叠使用,以增强语气和力量[8]。例如:

译文:爷爷当即大发雷霆说:“看到孩子无依无靠,没精打采的,你就那么高兴吗?你就那么高兴?”

译文:奶奶也哽咽着叫道:“哎哟,我的心肝宝贝!我的乖宝贝!”一边轻轻地拍着我的背安慰我。

4 对偶修辞的翻译策略

“对偶”为所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成双成对排列都叫做“偶辞”[9]。对偶的句子语言精炼,风格统一,节奏感强,能够更好地概括内容,提高文章可读性。例如:

译文:在高看人或是瞧不起人时,爷爷的口头禅就是:“外表骗得了人,骨子却骗不了人。”

译文:……当时都认为“嘴馋的儿媳妇中用,眼馋的儿媳妇不中用。”所以妈妈这种想法十分超前。

5 设问修辞的翻译策略

设问就是在阐明观点之前,有意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和思索,接着自己回答,或答而不问的一种修辞方式[10]。设问的重点在答,故意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注意,强调某部分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引人反省。例如:

译文:这个年龄居然已经出嫁了?当时我才十四岁啊。

译文:在那个年代,除了出嫁,又怎能梦想离开妈妈获得解放呢?我怎么可能没有做过这样的梦呢?那是我梦寐以求的最深切的欲望。

例24 和例25 都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例24 采取直译,体现出当时女子在战争年代的无奈,例25 没有一对一按照原文形式直译,强烈表达了主人公想要离开母亲的意愿,引发读者思考。为了更生动地突出人物形象,使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在翻译设问辞格时,应尽量保留原文的修辞方法,采取直译。

6 结束语

中韩两国建交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韩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作家朴婉绪是当代韩国文坛的领军人物,其作品也不断被翻译介绍到中国,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可避免会受到两国文化差异的约束,而译者的目的语能力和艺术再现能力决定了译文的翻译质量。

李丽秋教授《故乡飘已远》译本中翻译的修辞手法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语言的魅力。比喻辞格中,如果喻体在中韩两国文化中意思相近,可采取直译;若不同,为了尊重对方文化,避免误解应采取意译。运用拟人辞格翻译,对译文进一步加工,使读者更有画面感。反复辞格和对偶辞格翻译时,在不产生误译的情况下,通常保留原文整齐的结构,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设问辞格能够引发读者思考,翻译时通常保留自问自答的形式,突出人物形象。以后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要处理好作品中出现的中韩文化差异,避免误解,在翻译时更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力求体现原文特点。灵活使用翻译策略,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实现译本的经典化。

猜你喜欢

辞格喻体对偶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巧缀辞格在诗词中的应用
如何使用拈连辞格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对偶平行体与对偶Steiner点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
对偶均值积分的Marcus-Lopes不等式
对偶Brunn-Minkowski不等式的逆
关于Hadamard矩阵的一类三元自对偶码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