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4-01-17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4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全麻直肠癌

姬 阳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医院,江苏 新沂 221400)

作为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直肠癌因致死率高、预后差成为威胁中老年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些年随着各类不良饮食生活方式的出现,直肠癌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2]。直肠癌早期通过手术方式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3]。麻醉是直肠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麻醉方法众多,其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均存在一定差异[4]。全身麻醉(全麻)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麻醉方案,但有研究发现全麻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依旧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5]。笔者认为,安全性及麻醉恢复时间是反映麻醉效果的重要指标,而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应激反应小且术后恢复快的麻醉方式。基于此,本研究就直肠癌手术中采用全麻联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 年6 月至2022 年11 月收治的86例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 例。纳入标准:符合直肠癌诊断标准,且满足手术指征;无家族遗传病;肝肾功能正常;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病变;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对麻醉药物过敏。对照组中男24 例,女19 例;年龄45 ~85 岁,平均年龄(64.83±19.87)岁。观察组中男26 例,女17 例;年龄45 ~85 岁,平均年龄(64.51±19.57)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麻联合腰硬联合麻醉。(1)腰硬联合麻醉:术前禁食,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并输入晶体500 mL,实时监测心电、血氧等相关指标。准备工作完毕后,以盐酸利多卡因20 mg进行局麻,采用AS-E/S Ⅱ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套件于L2-L3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国药准字:H31022839;生产单位: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 mL:37.5 mg)1.5 mL。硬膜外向头侧置管3 cm,术中根据需要向硬膜外追加0.75%盐酸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163208;生产单位: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 mL:75 mg),将麻醉平面固定在T6。(2)全麻:腰硬联合麻醉20 min 后进行全麻,静脉注射4 μg/kg 芬太尼(国药准字:H42022076;生产单位: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2 mL:0.1 mg)、0.3 mg/kg 依托咪酯(进口药品注册证号:J20160234;生产单位:B.Braun Melsungen AG;规格:10 mL:20 mg)、0.8 mg/kg 罗库溴铵(国药准字:H20183264;生产单位: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 mL:50 mg)进行麻醉诱导,2 min 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然后给予常规麻醉维持,使用药物为丙泊酚、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7;生产单位: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1 mg)、罗库溴铵。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全麻,麻醉诱导药物:4 μg/kg 芬太尼、0.4 mg/kg 依托咪酯、0.8 mg/kg 罗库溴铵,2 min 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然后给予常规麻醉维持,使用药物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

1.3 观察指标

1.3.1 麻醉恢复时间 对比两组术后的麻醉恢复时间,包括呼吸恢复、苏醒和拔管时间。

1.3.2 术中生命体征 对比两组术中不同时刻(T0:麻醉前,T1:建立气腹前5 min,T2:建立气腹后10 min,T3:放气后5 min)的生命体征,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浆皮质醇(Cor)。

1.3.3 血清S100β 蛋白 对比两组术后1 d、2 d 及3 d的血清S100β 蛋白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1.3.4 认知功能 对比两组术后1 d、2 d 及3 d 的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分值为0 ~30 分,得分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包SPSS 24.0 统计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恢复时间的对比

观察组术后的呼吸恢复、苏醒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恢复时间的对比(min,± s)

表1 两组麻醉恢复时间的对比(min,± s)

组别 呼吸恢复时间 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对照组(n=43) 8.25±3.12 15.38±8.57 21.53±10.82观察组(n=43) 4.48±2.75 8.97±6.42 13.24±6.12 t 值 5.944 3.925 4.373 P 值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术中不同时刻生命体征的对比

T0、T1,两组的MAP、HR、PETCO2、Cor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2、T3,观察组的MAP、HR、PETCO2、Cor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术中不同时刻生命体征的对比(± s)

表2 两组术中不同时刻生命体征的对比(± s)

组别 MAP(kPa) HR(次/min)T0 T1 T2 T3 T0 T1 T2 T3对照组(n=43)10.21±1.54 11.01±1.98 14.53±1.58 12.37±1.52 78.72±5.52 83.61±4.78 89.34±6.51 75.64±5.27观察组(n=43)10.42±1.45 10.23±1.97 10.68±1.35 10.15±1.42 77.92±6.04 81.54±5.26 70.24±5.23 72.84±6.91 t 值 0.651 1.831 12.148 6.998 0.641 1.910 14.999 2.113 P 值 0.517 0.071 <0.001 <0.001 0.523 0.060 <0.001 0.038组别 PETCO2(kPa) Cor(μg/L)T0 T1 T2 T3 T0 T1 T2 T3对照组 4.51±0.23 4.28±0.22 5.59±0.44 4.68±0.32 97.82±43.12 136.86±30.94 196.57±33.42 173.52±34.66观察组 4.60±0.27 4.42±0.45 5.40±0.41 4.51±0.42 96.34±43.25 124.51±30.45 108.75±38.59 102.54±30.25 t 值 1.664 1.833 2.072 2.111 0.159 1.866 11.281 10.118 P 值 0.100 0.070 0.041 0.038 0.874 0.066 <0.001 <0.001

2.3 两组术后血清S100β 蛋白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对比

术后1 d、2 d 及3 d,观察组的血清S100β 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血清S100β 蛋白水平及MMSE 评分的对比(± s)

表3 两组术后血清S100β 蛋白水平及MMSE 评分的对比(± s)

组别 血清S100β 蛋白(pg/L) MMSE 评分(分)术后1 d 术后2 d 术后3 d 术后1 d 术后2 d 术后3 d对照组(n=43) 184.38±15.27 158.57±17.45 140.35±12.59 19.24±0.28 21.73±0.46 23.69±0.38观察组(n=43) 160.35±16.57 97.26±18.45 63.37±15.66 21.75±0.37 25.38±0.51 26.14±0.27 t 值 6.993 15.831 25.122 35.472 34.849 34.464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作为恶性肿瘤的一种,直肠癌的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6-7]。本病患者早期行直肠癌根治术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对延长生存期意义重大。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因此对术中麻醉配合的要求较高[8-9]。全麻是直肠癌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虽然能够达到镇静、镇痛及肌松的效果。但全麻的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易引起患者强烈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此外,受患者群体个体差异的影响,当患者存在肾排泄功能减退、肝酶水平降低等情况时,全麻期间药物清除率会受到影响,易引起药物积蓄,导致患者苏醒时间延迟[10-11]。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结合脊椎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新型麻醉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医疗器械伤害性刺激向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传导,减少机体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素等物质的释放,从而减轻应激反应[12-13]。同时,腰硬联合麻醉还能起到稳定患者心率、血流动力学及降低血压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发现,T2、T3 观察组的MAP、HR、PETCO2、Co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常规全麻,全麻联合腰硬联合麻醉用药剂量较小,既能够保障整体麻醉效果,又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因此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术后的呼吸恢复、苏醒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血清S100β 蛋白为酸性钙结合蛋白,健康人血液中表达水平极低,但当患者神经功能受到损伤后,血清S100β 蛋白就会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血液中,因此其可作为判断神经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14]。本研究发现,术后1 d、2 d 及3 d 观察组的血清S100β 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全麻联合腰硬联合麻醉的神经毒性较小,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

综上所述,在直肠癌手术中,全麻联合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可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平稳,缩短术后麻醉恢复时间,且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全麻直肠癌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更 正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