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4-01-17田苏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4期
关键词:炎性胰岛素用药

杜 瑞,田苏娟

(榆阳区人民医院,榆林市儿童医院妇产科,陕西 榆林 719000)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代谢异常[1],表现为血糖水平异常升高。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妊娠期女性孕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血糖升高[2]。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疲乏、视力模糊等,但也有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14%,且亚洲地区更高,达到20% 以上。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对孕妇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对新生儿造成一定的危害[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羊水过多、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增加分娩难度和剖宫产率,而新生儿可能出现巨大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等并发症,甚至会增加新生儿死亡率[4]。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合理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皮下注射胰岛素等。另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还要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并进行产检,根据检查结果合理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保障母婴安全[5]。本文为分析二甲双胍+ 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特开展如下研究,现将研究方法和结果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2020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这一时间段内入院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84 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治疗研究。依据所有患者的入院顺序,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 例。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中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6],且经3 ~5 d的饮食控制后,空腹或餐前血糖仍≥5.3 mmol/L 或餐后血糖≥6.7 mmol/L;单胎妊娠;对研究知情同意;既往未应用过降糖药物。排除标准:存在精神或沟通障碍;对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临床资料不完整;合并其他妊娠期疾病;中途退出研究。对照组中22 例为初产妇,20 例为经产妇,年龄24 ~34 岁,平均年龄(26.21±1.11)岁;孕周22 ~37 周。观察组中23 例为初产妇,19 例为经产妇,年龄22 ~35 岁,平均年龄(26.28±1.12)岁,孕周23 ~37 周。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就诊后均积极开展基础性的饮食运动干预,其中在饮食方面要多吃营养、清淡的食物,优化膳食结构,适当食用一些粗粮,尽量减少蔗糖、单糖的摄入,不喝甜豆浆、奶茶或甜牛奶等。患者每日能量的摄入量应根据妊娠前体质指数、妊娠期体重增长情况等合理规划,妊娠晚期能量摄入控制为1800 kcal/d,碳水化合物、蛋白、脂肪的比例为2:1:2。在孕20 周前,可选择进行不同形式的休闲运动,其中体质指数>33 kg/m2的肥胖孕妇应保证每天运动时间不低于30min,运动方式包括孕妇瑜伽、慢走、游泳等。运动时需要有他人陪伴,避免出现意外。此外,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告知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和控制措施,从而提高其饮食控制的依从性及运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干预效果。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孕妇口服二甲双胍(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371 ;生产厂家: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治疗,0.5 g/ 次,早晚各服1 次,根据患者血糖的波动情况合理调整用药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门冬胰岛素治疗,每晚睡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J20050097 ;生产厂家: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根据孕妇的血糖水平确定注射剂量。在用药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做好用药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在治疗过程中,每天对产妇的血压、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定期检查眼底状况,判断眼底血管是否出现痉挛,及时询问患者有无视力模糊、心慌、头痛等症状出现,制定预见性处理计划。若有不良情况发生,要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处理。妊娠后期密切关注胎动情况,必要时及时行剖宫产手术。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胰岛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临床疗效用显效、有效、无效评价,其中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为显效,血糖控制尚可为有效,血糖控制不佳为无效,将有效和显效纳入总有效,计算总有效率。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hPG),评价时间为治疗前和治疗后。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 素(IL)-6、IL-8、IL-23、 肿 瘤 坏 死 因 子-α(TNF-α),评价时间为治疗后。胰岛功能指标包括C 肽曲线下面积、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时间为治疗后。妊娠结局包括胎盘异常、早产、巨大儿、产后出血等[7]。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差异性分析由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完成,分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两类,前者以±s描述,采用t检验;后者以频数及构成比描述,采用χ² 检验。若P<0.05,则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FPG、2hPG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PG、2hPG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的比较(mmol/L,±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的比较(mmol/L,± s)

组别 FPG 2hP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2) 5.71±1.27 4.98±0.25 9.36±0.23 7.79±0.21观察组(n=42) 5.72±1.13 4.11±0.19 9.37±0.41 6.67±0.29 t 值 0.038 17.956 0.138 20.272 P 值 0.970 <0.001 0.891 <0.001

2.3 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IL-6、IL-8、IL-23、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s)

组别 IL-6(ng/L) IL-8(ng/L) IL-23(ng/L) TNF-α(U/mL)对照组(n=42) 32.56±1.23 5.15±0.45 521.35±11.24 9.87±0.34观察组(n=42) 24.18±1.25 3.11±0.43 343.45±10.89 6.14±0.42 t 值 30.968 21.241 73.668 44.734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4 两组治疗后胰岛功能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C 肽曲线下面积、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HOMA-IR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胰岛功能的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后胰岛功能的比较(± s)

组别 C 肽曲线下面积(ng•mL-1•h) 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ng•mL-1•h) HOMA-IR对照组(n=42) 1.12±0.12 536.11±7.24 4.32±2.11观察组(n=42) 1.45±0.11 466.87±7.23 1.76±2.09 t 值 13.138 43.856 5.586 P 值 <0.001 <0.001 <0.001

2.5 两组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两组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2.6 两组妊娠结局的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妊娠结局的比较

3 讨论

妊娠糖期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糖代谢紊乱,表现为高血糖[8]。妊娠糖期尿病会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门冬胰岛素(Aspart insulin)是一种人工胰岛素类似物[9],其主要成分是门冬酰胺酸和普鲁酸。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后,能通过模拟人体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糖水平。针对妊娠期糖尿病,门冬胰岛素起效迅速[10],能够使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使用门冬胰岛素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定期检测血糖水平,根据血糖情况合理调整剂量;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注意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局部皮肤出现硬结。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口服降糖药,主要成分为盐酸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肝脏产生葡萄糖、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11]。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时,二甲双胍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与胰岛素、饮食控制和运动相结合,帮助控制血糖。使用二甲双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严格遵医嘱用药;用药期间定期检测血糖水平,根据血糖情况合理调整剂量[12];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因为二甲双胍可能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将门冬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的发生风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同时,二甲双胍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提高胰岛素的利用率,减少胰岛素的用量[13-14]。总之,门冬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胰岛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由此可见,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二甲双胍+ 门冬胰岛素治疗疗效确切,可改善血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妊娠结局,且用药安全性值得肯定,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炎性胰岛素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