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害怕被夸奖吗?

2024-01-17张佳琳

心理与健康 2024年1期
关键词:夸赞正性赞美

张佳琳

演员赵丽颖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这样说:“如果我得意,我也不排斥,我要认同。我就是得意了,我就是风光了。因为我不想压抑住自己这些该有的情绪。”

从这番话中,我们能看出赵丽颖的内心有一股非常积极的信念—— 我很好,我值得。在取得成就时,她能够认可自己,坦然接受他人的赞美,可以自信地说出:“我知道,我就是足够好。”

在面对别人的夸赞时,自信地说出一句“我知道”,这其实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相反,有些人特别害怕被夸,一被夸奖就浑身不自在,脸红、出汗、想躲藏,仿佛不是被表扬而是被指责了一般,并会对别人的夸奖极力否认。比如,迅速摆手说:“没有没有……”立刻开始自嘲:“那是你还不了解我……”或者憋了半天只憋出一句:“谢谢……”

被夸奖本来是很值得高兴的事,为什么会有人在被夸奖的时候如坐针毡,更不知道该怎么去回应呢?

正性评价恐惧,是指我们会因为他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感到不适,并因此而担忧的一种情绪反应。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被夸奖的人会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对于焦点,我们通常认为那是一个被关注的位置,被关注就意味着被评价,包括肯定和否定的评价。

一个内心不自信、容易动摇的人,会害怕站在“聚光灯”下,因为他既对别人肯定的评价持怀疑态度,也无法接受别人否定的评价。

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考试得了90分,家长夸赞他,可他自己却不高兴,为什么?

因为学生认为自己的真正水平不是90分,这次考得好纯属侥幸,但由于这次考了90分,家长下一次会期望自己考到95分,再下一次考到98分,

学生担心自己达不到家长的期望,也担心家长的标准会越来越高。

一个职场人最近要升职加薪了,为此他只感到焦虑不安,这是为什么?

职场有等级区分,等级的提升靠什么?靠竞争。有竞争就有胜利者和失败者。当个体在竞争中成为胜利者,受到赞扬、提拔时,意味着该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上升。此时,该个体感到不安和有压力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担心失败者想方设法超越、攻击自己;另一方面,是担心更高等级的人会打压自己。

有正性评价恐惧的人,通常都存在这样一种矛盾心理:在社交活動中,希望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却又会对他人给予的正面评价感到不自在,甚至回避这些正面评价。可以说,对正面评价的恐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交焦虑的产生。

有研究表明,个体的正性评价恐惧越高,就越容易曲解外界的积极反馈。当得到夸赞时,会曲解对方的意图,怀疑自己得到的夸赞是否真心,是否带有目的—— 这种心态会使人带有敌意,或表现为冷漠、距离感强。

有正性评价恐惧的个体,会为了回避他人关注,采取策略性失败。策略性失败是指个体在活动开始初期,积极主动地尝试失败,以降低他人的期待,从而避免高期待带给自己的压力感。也就是说,一件事明明努把力就可以做到90分,但有正性评价恐惧的个体为了回避压力和降低他人期待,只做到60分,并认为这样做他人的期待就会降低。

总的来说,正性评价恐惧会增加个体的负面情绪,减少正面情绪,

并对自身发展与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 不要习惯性地谦虚或推开别人的赞美

有人夸你漂亮,你不需要马上否认,说自己长得很一般、不好看、化妆了。如果我们一味拒绝对方的肯定,表现出过分的谦逊,会让我们看起来有些虚伪,同时也是在否定对方的眼光,让对方不高兴。

● 放下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你不需要去怀疑对方的夸奖有几分真心、揣测对方有什么企图,也不需要过于纠结对方的夸奖有多少客气的成分。别人有自己的标准,而我们不需要知道这些标准是什么,也不需要想得太复杂,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 练习对他人赞美做出肯定回复

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去练习面对他人赞美时做出肯定的回复,这样就等于提前打好“腹稿”。在真实情景下,面对他人的赞美时,就会知道如何回答、回答到什么程度,而不是局促不安,不知所措。

真诚、从容且肯定地回复他人对我们的赞美,也是提升自信的一个方法,并且会加深和巩固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好印象,让别人更重视我们。

有时,我们无法对他人的认可感到开心,是担心犯错。学生在家长心里是90分的成绩,但实际上考了70分,在学生看来是自己犯了错;职场人对晋升感到压力大,也是担心自己犯错,被其他人超越、攻击、打压。

担心自己犯错,有多种原因:比如思维习惯,头脑里总会先预设好所有可能出错的情形,习惯把事情先往最坏的方向去想,有个心理准备;比如,很在意他人看法,有点讨好型人格;再比如,对自己各项要求都比较高。

事实上,我们随时都有可能犯错误。当下你成功了,得到了赞赏,那就享受当下,不要因为担心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纰漏而压抑现在的情绪。

如果你总害怕犯错,最后你害怕的事情可能真的会发生。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身条件、素质、才能等各方面情况的一种判断。

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观察的方法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能力水平,通过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来进行自我特点的发掘,评价自我个性和行为;还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取自我评价,比如从与他人的比较中衡量自我价值,使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得到确认;或是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如果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则表示你存在自我认知的偏差,需要进行调整。

综合直接和间接的自我评价,我们对自身的认知才会更客观和全面。只有个体的自我评价足够全面和客观时,才能从容面对外界的一切评价,不论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

猜你喜欢

夸赞正性赞美
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春天
远离否定式赞美
国学教育理念带给临床护理实习生的正性导向作用的研究
写一句赞美别人的话
聪明的男人,不吝啬夸赞妻子
限量夸赞
正性情绪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赞美胡子(共4则)
高校辅导员正性道德情感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