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红色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2024-01-15杨博雅

新长征 2023年12期
关键词:红色思政精神

杨博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育人价值。将革命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不仅有助于赋予革命精神丰富的时代内涵,而且有助于充实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内容,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红色精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育人价值。红色精神强调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通过对革命先烈事迹的学习和传承,在思政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热情;红色精神可以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其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无论面临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坚持自己的目标,奋勇向前;红色精神强调团结合作、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红色精神注重个人奉献和牺牲精神,可以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品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红色精神的育人价值在于培养学生们坚定的信念、爱国情怀、集体主义观念、勇于担当的品质以及正义感和奋斗精神,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化价值。红色精神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传承,这种传承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和借鉴革命先烈的经验和智慧;红色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文化认同可以加强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提升学生们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归属感;红色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可以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通过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红色精神既是传统的延续,也是时代的创新,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红色精神可以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新文化形态,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红色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久远的传世价值,通过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和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热情和动力。红色精神的文化价值在于历史传承、文化认同、社会凝聚力、文化创新以及久远传世,它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政治价值。红色精神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党的先进性,使学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红色精神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通过弘扬红色精神,可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红色精神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政治信仰,使他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红色精神注重忠诚和担当的品质,可以培养学生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增强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红色精神强调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可以激励学生勇于斗争、勇于创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红色精神的政治价值在于加强党的领导、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政治信仰与担当精神、弘揚革命精神等方面,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价值。

二、红色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红色精神融入课程教学。高校可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如视频、音频、图文等,将红色精神的教育内容多样化地呈现给学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吸引力和参与性。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引入拥有地域特色的红色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开展线上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加强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和传递。在创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通过对劳模精神内涵的讲解,以及劳模真实案例的引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此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组织一些线下的活动,如讲座、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集体观看红色电影等,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增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红色精神融入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意在培养和践行教师职业道德,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是评价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红色精神融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可以通过学习和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秀典范,让教师们深入了解红色精神的内涵和历史背景,增强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展开,教师通过深入了解红色精神培养奉献精神,以高尚的师德践行职业道德,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起责任,把教育事业当作自己的使命。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展开,红色精神强调实践、实干和创新,教师要通过教学实践,开展创新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为新时代培养更多创新人才。从建设阳光师风展开,通过红色精神的学习,培养教师时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秉持真实、坦诚、宽容的态度与学生沟通,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深入学生中去,切实为学生解决困难,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红色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红色精神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最直接的体现,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等,以直观的引导,让学生亲身感受红色历史的伟大和党的奋斗精神。通过组织开展红色传统文化展示活动,集体观看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红色歌曲演唱、红色书籍展览等,让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感受红色精神的力量,在加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扶贫助困、义务劳动等,让学生和教师亲身体验红色精神中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以上活动和举措,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效地融入红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地将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好地结合起来,将追求梦想的信心和决心化为服务人民、报效祖国、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行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红色思政精神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