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山“黄金棒”甜了致富路

2024-01-15滕飞

新长征 2023年12期
关键词:龙井市泗水领办

滕飞

走进龙井市老头沟镇泗水村鲜食玉米加工厂,映入眼帘的是村民们热火朝天的忙碌场面,有的人在给玉米去皮,有的人将玉米一车一车推进蒸锅,有的人将真空完成的玉米装箱打包……但无一例外的是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过去是种玉米糊口,如今我们是在播撒幸福生活的阳光。一穗玉米,一缕阳光!”村民们的幸福溢于言表。

泗水村位于龙井市南部31公里处,主要产业为鲜食玉米种植、延边黄牛养殖等,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1.51万元,是龙井市首个村集体经济超百万元的村,村党支部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五星级村党组织。

记者了解到,与现在的景象完全不同,延边州曾是我省两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耕地面积少,经济基础差,人口外流多。曾经的泗水村更是国家级贫困村,人均收入低,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就业,村里只有留守的老人和儿童。伴随着脱贫攻坚号角的吹响,一股股实干的力量涌向了大山、奔向了农村。2016年,泗水村“两委”换届,重振旗鼓的泗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不断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村百姓发扬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的精神,奔向新时代的小康生活。

“甜”品牌——让农产品“叫得响”

为带领群众尽快摆脱贫困,省人民检察院下派的第一书记王利斌和新上任的泗水村党支部书记尹秀华带队外出考察10余次,邀请专家到村指导后,最终确定了泗水村绿色可持续发展规划。同样的土地,同样是种玉米,他们把玉米变成泗水村脱贫致富的一张“王牌”。

泗水村过去种植的老品种玉米口味干涩,卖不上价。2016年初,经前期考察摸索,泗水村有了“致富高招”——种“不一样的玉米”。“地处北纬42°黄金玉米带,无霜期短,早晚温差大,鲜食糯玉米的口感极佳。且每棒单价可达1.5元,经济效益至少是普通玉米的两倍以上!”王利斌详细算过账。为了将这个美好愿景变为现实,泗水村党支部决定由村集体领办合作社。但这一决定并没有得到村民响应,许多村民未曾听说过这种发展模式,不敢将积蓄拿出来“冒险”。为消除村民疑虑,尹秀华带头拿出积蓄投入村集体合作社。隨后,村“两委”和驻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又争取到上级扶持资金2400万元。2016年12月,龙井市秀华农作物种植合作社正式成立,其中60%股份为村集体所有,40%股份分给提供劳动力、土地、资金的村民。

村里产品要做大做强,打开销路,做出影响力,必须要做自己的品牌。于是通过村集体表决,决定使用尹秀华的肖像和名字。“尹秀华”牌鲜食玉米不仅在国内销售,成立了鲜食玉米出口公司后,销往国外一个标准集装箱的玉米可结算2.22万美元,销售利润比在国内增加了35%,且供不应求。“一穗玉米,一缕阳光”的鲜食玉米,是泗水村打响脱贫攻坚战的第一仗。截至目前,泗水村合作社共吸纳了623名村民,以年为周期,按入股比例分配收益。村集体收入从2015年的5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111.51万元,村民平均收入从2015年的5900元增长到2022年的1.9万元。

“甜”合作——让惠农经“传得开”

村富不算富,村村都富才可行。尝到村集体领办合作社甜头的泗水村,也没有忘了其他兄弟村。在龙井市委组织部的支持和领导下,2022年8月,老头沟镇确定五星级村党组织泗水村党支部领办的秀华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领建社”,牵头带动奋斗村、水北村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以强带弱、抱团取暖、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联合机制。2022年,水北村包保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向老头沟镇泗水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社购买农特产品,其中农特产品有大米、榛蘑、豆油、煎饼、黑木耳、豆包,总计978份,销售金额达29万元。龙井市老头沟镇泗水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社的成立,开创了延边州乡村振兴工作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联合社的先河。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找到壮大村集体的新办法。”龙井市有7个乡镇,65个村,每个村的发展都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但都没放弃寻找突破限制的努力。泗水村拥有玉米加工厂,但种植规模不足,东盛涌镇勇成村拥有优良的玉米种植环境,但加工能力和销路匮乏。2022年,在龙井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泗水村与东盛涌镇勇成村探索开展“跨镇跨村”联建工作,统筹利用泗水村鲜食玉米产销经验和勇成村土地肥沃、玉米产量高等优势,合作发展鲜食玉米项目,双方在勇成村种植了6公顷鲜食玉米试验田。

“普通的玉米按斤卖,我们的玉米按根卖。”尹秀华介绍。目前鲜食玉米出口供不应求,2022年销售额达150万元,可使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千元左右。

合作社产业的发展不仅使村民得到了分红,更使得农闲的村民得到了工作的机会。在泗水村的鲜食玉米加工厂,村民顾艳华介绍:“自从加入鲜食玉米合作社,我除了种地之外,还能在离家很近的地方找到一份工作,冬天能多赚一万多块钱,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每年八月下旬,村集体种植的黏玉米开镰收获,参加劳动的人们在家门口就业,日工资140元、180元、200元不等。联村发展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最重要的一点是能留住人、吸引劳动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泗水村终于摆脱了贫穷落后、闭塞的印象标签。而今,一个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实现多元化、村庄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群众手中一粒粒“黄金”,如同一颗颗“希望种子”,带着泗水各族群众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相信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泗水村的产业发展会越来越多元、人居环境会越来越舒适、村民的“钱袋子”会越来越鼓。

猜你喜欢

龙井市泗水领办
土地适度规模的有效形式——股份合作——村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见成效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乔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做好粮食种植“大文章”
泗水变迁与春秋晚期、战国时期泗水流域内外的大国趋势——兼论泗上十二诸侯之宋、薛、邳的灭亡
泗水流经这片土地
印尼·泗水
印尼·泗水
“围绕”在百姓四周——黄陵“代办领办”拓展为民服务
吉林省龙井市老干部(老年)大学校歌
延边地区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联动研究——以龙井市为例
龙井市农业局举办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