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环境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

2024-01-15磊,韩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23期
关键词:监测技术环境质量环境污染

曹 磊,韩 湉

(北京市朝阳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北京 100025)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环境质量监督是保障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公民权利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从环境质量监督的意义、现状、对策、注意要点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以期为环境质量监督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环境质量监督的意义

环境质量监督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环境质量监督的意义在于确保环境保护政策得到切实执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环境质量监督有助于控制环境污染。通过监督环境质量,可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现象,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防止环境污染扩散,保护生态环境。

环境质量监督能够促进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监督部门可以对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环境保护政策的顺利实施。

环境质量监督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环境质量监督可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和其他环境问题,采取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

环境质量监督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是人类的生存之本,而环境质量监督可以及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措施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环境质量监督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通过环境质量监督,可以控制环境污染,促进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2 环境质量监督现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质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环境质量监督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环境质量监督已经成为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环境监督的主体是政府部门,但是由于监督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监督机制不够灵活和高效。同时,监督机制在监督过程中缺乏公开透明,导致很多问题难以解决。

2.2 监测手段不够先进

在现代社会中,环境问题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而监测手段却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动采样和实验室分析阶段。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本较高,无法满足对于环境质量监督的实时性要求。

2.3 监督标准不够严格

环境质量监督的标准是评价监测数据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的标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标准过于宽松,导致环境问题被掩盖和忽视。而另一些标准则过于严格,企业难以达到,甚至有些企业为了达标而采取了一些不正当手段[2]。

2.4 公众参与度不够高

环境质量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态平衡,因此公众的参与度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公众参与度不够高,大部分公众对于环境质量监督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高。

3 提高环境质量监督水平的对策

目前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质量监督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关注的焦点。环境质量监督是指通过监测、评估和管理环境质量,为保障环境和公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的一项工作。

3.1 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

环境质量监督的核心是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是环境质量监督的基础。目前,环境监测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电子监测、遥感监测等高科技领域。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监测的精度和准确度,还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和速度。同时,监测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环境监测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3.1.1 传统监测技术

传统监测技术是指使用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的技术。这种技术具有可靠性高、精度高、准确性高等优点。但是,这种技术存在着监测时间长、监测点少、监测范围狭窄等缺点。

3.1.2 在线监测技术

在线监测技术(如图1)是指监测仪器直接安装在污染源或者环境中,通过实时监测污染物浓度,提供实时数据的技术。这种技术具有监测时间短、监测点多、监测范围广等优点。但是,这种技术存在着仪器成本高、仪器维护难度大等缺点[3]。

图1 在线监测技术

3.1.3 遥感监测技术

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飞机等高空平台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通过遥感技术(图2)可以对大范围的环境进行监测,而且监测数据准确性高。但是,这种技术存在着数据量大、数据处理难度大等缺点。

图2 遥感监测技术

3.1.4 生物监测技术

3.2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环境质量监督的重要保障

环境质量监督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环境质量监督的保障和支持。目前,各国政府对环境污染的立法和监管都越来越严格。环境污染责任追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许可制度等已经成为各国法律法规中的重要内容。

3.2.1 环境污染责任追究制度

环境污染责任追究制度是指对环境污染者进行追究责任的制度。这种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地遏制污染行为的发生,增强污染者的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同时,这种制度也能够促进企业进行环保投入,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

3.2.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各种开发项目实施前,对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的制度。这种制度能够避免开发项目对环境的破坏,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和公众健康。同时,这种制度也能够促进企业进行环保投入,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

3.2.3 排污许可制度

排污许可制度是指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的制度。这种制度能够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进行环保投入,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

答:眩晕和脑缺血有关,血液的一个主要功能是输氧,通过血红蛋白携带氧气,输送给全身各器官。正是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缺氧,使人产生眩晕的感觉。脑缺氧患者不但会眩晕、头疼,而且多有失眠,你可让老公试服补氧胶丸,定会有很好的效果。晚上临睡前,服用绞股蓝或灵芝粉,可解失眠之困。

3.3 提高社会参与度

环境质量监督的第三个方面是社会的参与度。社会参与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让公众参与到环境质量监督中来,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社会参与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提高环保管理的效率和公信力。

3.3.1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指让公众参与到环境监测、评估和管理中来。公众参与能够促进政府和企业环保工作的公开透明度,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增强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同时,公众参与也能够促进环保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3.3.2 环保组织参与

环保组织参与是指环保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环境质量监督中来。环保组织可以通过社会监督、法律诉讼等方式,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同时,环保组织也能够促进环保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环境质量监督是保障环境和公众健康的重要工作。在环境质量监督中,监测技术、法律法规和社会参与是三个重要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环境质量监督的效率和精度也会不断提高。同时,加强社会参与也能够促进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技术的发展[5]。

4 环境质量监督需要注意的要点

4.1 注重监督的全面性

环境质量监督需要从多个角度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土壤、水体、大气和噪声等多个方面。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差异性,以便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监督的全面性。

4.2 注重监督的及时性

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环境质量监督需要及时开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果监督过程中出现延误,可能会导致环境问题的扩大和加剧,对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4.3 注重监督的科学性

环境质量监督需要依据科学的监测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同时,也要不断更新监测方法和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技术要求。

4.4 注重监督的公正性

环境质量监督需要保持公正、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不受任何利益干扰。只有保持公正性,才能够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4.5 注重监督的效果性

环境质量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因此需要关注监督的效果。监督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企业,以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对监督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完善监督工作,提高监督效果[6]。

5 环境质量监督的案例分析

如今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环境监督也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环境质量监督的目的是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防止环境污染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环境质量监督的案例有很多,以下将对个别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是中国福建三明铅锌尾矿处理场污染事件。2018年,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发布消息称,三明市铅锌尾矿处理场存在环境问题,已造成周边土壤和地下水严重污染。该处理场在2016年停止运营后,未能及时进行尾矿的处理和处置,导致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中。此事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相关部门展开调查并制定了整改方案。

再次是2018年北京市气象条件恶劣,空气质量严重污染。2018年11月,北京市连续多天出现重度污染天气,PM2.5浓度高达500微克/立方米以上,严重影响市民的健康和生活。为了应对此次污染,北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工业生产、停止露天烧烤等,最终成功缓解了污染情况。

以上案例反映了环境监督的重要性和难度。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因此环境监督必须具有及时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环境监督也面临着技术、法律等方面的挑战。例如,如何有效监测和治理地下水污染、如何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等。

因此,为了加强环境质量监督,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首先是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公开。通过建立全国性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布环境信息,公开环境数据,让公众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其次是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监管,保障环境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最后是加强技术创新和环境治理研究。通过技术创新和治理研究,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环境质量监督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手段。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环境监督和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6 结语

环境质量监督是保障环境质量、维护社会公正、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环境质量监督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保障环境质量和公民权益,我们需要加大监督力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技术研发、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强化监督执法。通过这些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环境质量监督工作的目标。

猜你喜欢

监测技术环境质量环境污染
为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北省廊坊市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维护群众权益,改善环境质量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