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安市大盈溪流域存在的水环境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4-01-15林月萍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23期
关键词:管网流域污水

林月萍

(泉州市南安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福建 泉州 362300)

引言

大盈溪流域是南安市的主要入海河流之一,发源地上游为石壁水库,从石壁水库起自西向东横贯水头镇北部,而后向南经双溪水闸、安平新桥水闸汇入石井湾,途中纳星辉溪、呈美溪、文斗溪、邦吟溪、南侨溪、下洪溪、仁寿溪及外曾溪等支流,涉及南安市水头镇、官桥镇和晋江市安海镇两市三镇,流域主要范围在南安市水头镇境内,为影响近岸海域安海湾水质的主要因素[1]。推进大盈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流域水质,对促进大盈溪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 大盈溪流域水环境现状

近几年,大盈溪流域经过政府与社会全员的努力,水质逐步改善,2022年大盈溪流域安平桥断面的年均水质为Ⅲ类,而2023年上半年,大盈溪流域水质出现恶化反弹势头,2月大盈溪安平桥断面水质一度下降为劣Ⅴ类。

根据图1大盈溪干支流4月份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大盈溪上游呈美桥断面为Ⅱ类,中上游文斗溪出口断面为Ⅳ类,中游大盈桥断面、双溪水闸断面均为Ⅲ类,下游某养虾场附近断面水质为劣Ⅴ类,末端考核断面安平桥水质为Ⅴ类,汇入大盈溪的外曾溪、下洪溪、朴一朴二排洪渠、呈美溪、文斗溪支流水质监测结果均为劣Ⅴ类。

图1 大盈溪干支流2023年4月份水质监测结果图

从水质监测结果初步分析,汇入大盈溪的各支流对大盈溪干流水质影响较大,而近年来大盈溪流域整治重心主要在干流河道及周边,支流问题已成为制约大盈溪流域水环境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对大盈溪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加快推动大盈溪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

2 大盈溪流域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2.1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水规划滞后

大盈溪流域城镇、工业发达,外来人口急剧增长,日常产污量大增,流域内可消纳污染物的农田、山地较少,城镇环境基础设施负担重,入河排污量大,局部河道水环境容量不足。一是城乡污水治理厂(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流域内虽已配套污水处理厂和一定量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但配套管网建设不足,大部分农污设施进水量小、进水浓度不足,大量的生活污水仍沿着支流、排洪沟等汇入大盈溪。二是污水管网属于地下设施,建设年代久远的管网数据档案不全,管理难度大,甚至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而近年新建污水管网同样存在建成后维护管理不足的问题,使得污水管网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三是牲畜定点屠宰厂(场、点)设置不够,导致牲畜私宰现象频发,私宰产生的废水、废弃物等未能处理到位,存在直接或间接排入河道的问题。四是大盈溪周边城镇污水专项规划空白,污水治理过程中缺乏科学指导,存在治污设施的布局不够合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与管网建设计划存在矛盾等问题,例如水头镇南翼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已达设计能力85%(设计能力为3万吨/日),今年水头镇大力加快镇区污水管网的建设,而污水处理厂扩容工作尚未开展。

2.2 整治措施单一,系统性治理不足

一是流域治理系统性思维不足,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不到位,整治“重干流轻支流”“重截污轻控源”,整治措施普遍采取截污、清淤疏浚方式,按河段、支流分单元分析问题,精准施策少;二是“跨行政区划”系统整治不足。因大盈溪流域主要在水头镇境内,近年来,大盈溪整治以水头镇为主,而流量较大、排污量较大的下洪溪、外曾溪支流涉及两县(市)四镇,相较水头镇,其他镇整治力度低;三是大盈溪治理目标和群众需求之间缺乏一致性[2]。大盈溪的治理目标主要以提升河道水质为主,对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考虑不足。

2.3 监管缺位,管理职责交叉不清

近年来,各相关执法部门已加大对大盈溪周边涉水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但受限于整治任务重、执法人员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对于涉水违法行为仍存在监管不到位或缺位的问题。一是对工业企业日常监管不到位。大盈溪流域城镇工业发达,分布有石材、造纸和陶瓷等涉水工业企业,企业的偷排、漏排和超标排放时有发生,且对企业厂区内的沉淀池、原料堆场的规范化建设督促指导不足,存在沉淀池、原料堆场受雨水冲刷后污水溢流的现象。二是受原有当地村民生活生产习惯的影响,加之属地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及打击力度不够,大盈溪流域部分村庄仍有一定量的牲畜屠宰点,另牛、羊等牲畜的屠宰问题因无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明确其行政主管部门,导致牛、羊等牲畜屠宰存在监管缺位的问题。三是水环境污染问题监管职能部门多,几个部门虽各司其职,但存在职能交叉、协调不畅、多头执法、互相推诿等问题,不能有效、高效地对水污染问题进行监管,使得水环境污染治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2.4 流域水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

当前,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全民的环保意识得到一定的提高,但与现实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一是相关政府部门的水环境保护意识不够强,水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未能协调发展,存在“重经济轻保护”“重地上形象工程轻地下排水工程”等问题。二是大部分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环保投入较少,即使治污设施已配备,也存在对治污设施日常运行维护不足的问题,甚至为降低治污成本而偷排、漏排。三是大盈溪流域存在成片农田,农田大部分租赁给专业种植户经营,目前,农田主要采取传统的土渠引水漫灌方法进行灌溉,引起水资源浪费,且专业种植户种植过程中过度施肥、施药的问题更加突出,残余化肥、农药随雨水冲刷、灌溉渠进退水等排入河道内。四是村(居)民垃圾乱堆放、乱丢弃至河道边或河道内,部分支流河道内及周边存在畜禽散养问题,畜禽的粪污综合化利用不到位,最终汇入河道影响河道水质。五是村(居)民进行农田耕种、围塘养殖、垂钓等生产经营活动时,存在无序引水抢水问题,且大部分村(居)民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这不利于村(居)民之间的和谐,不利于水环境的保护。

3 针对大盈溪流域水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和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

(1)推进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流域内乡镇应紧密围绕人口、用水、面积、已建设施、处理水量、雨污管道等现状情况,准确预测污水排放情况,完善排水分区,做好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安排和污水管网的谋划分布,科学指导污水治理工作。

(2)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厂(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工作,确保污水治理厂(设施)可覆盖范围内的污水应收尽收,进一步削减入河污染物,降低大盈溪水环境污染负荷,释放水环境容量,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加快对南翼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及扩容改造,使污水处理厂产生最大的治污效益。对已有污水管网深度排查,摸清干支管、新旧管及排污口接驳不到位等情况,下大力气推进老旧污水管网改造、破损修复、淤积管道的疏浚。结合实际,通过政府引领推动村庄定点屠宰点的建设,将定点屠宰点建设事项列入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民生项目建设之中,以“疏导”的方式推动私设屠宰点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

(3)引入专业机构参与维管工作。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进行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完善设施及管网数据档案,扭转“重建设轻管理”的局面,充分发挥治污设施的效益。

3.2 强化大盈溪流域的系统性治理

(1)高度注重保护、治理、发展等各项工作的协同性,持续提升大盈溪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将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质量发展全局,立足大盈溪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不同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流域产业布局,明确各单元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促进“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以河段或支流为单元,通过水质监测、现场勘查、人口数量、产业现状等分析各单元水环境问题,建立单元问题清单,以问题为导向分单元制定整治目标和措施,按照“轻重缓急、标本兼治”的原则推进单元问题整治,进一步提升大盈溪水环境质量。

(3)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将用水量大的企事业单位纳入重点管理名录,建立健全用水节水制度;鼓励指导用水量大的企业进行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及治污设施提标改造,推进生产尾水循环使用;采取奖励以及政策扶持方式,加大农田灌溉对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减少农业排水,“以奖促治”,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的整治。

(4)进一步完善南安市与晋江市河长办联防联治工作机制,强化各自辖区内大盈溪水环境监测和监管,加大信息共享,确保科学高效地共同开展大盈溪流域治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适时开展联合巡查、联合执法、联合监测,针对跨界流域问题,增强大局意识和协作意识,发现交界区域的水环境问题时主动沟通协商,协同推动问题整治[3]。

3.3 加强监管,协同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

(1)持续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日常监管,加大对涉水工业企业违法排污的执法力度,不断提升执法威慑力,保持对工业企业水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强化对涉水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规范化建设的督促指导工作,严防雨天企业污水溢流。

(2)建议参考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法,制定出台包含牛羊等牲畜的屠宰管理办法,解决牛羊等牲畜私宰监管缺位问题;加大对私设牲畜屠宰点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控制私设屠宰点乱排污等问题的产生;做好畜禽养殖的粪污综合化利用指导工作,规范畜禽养殖农灌行为,结合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工作,对于粪污治理不到位、占用河道、违法搭盖的畜禽散养户进行清理取缔,最大限度地减少畜禽养殖污染对大盈溪的影响。

(3)强化大盈溪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无序的抢水用水会破坏河道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大盈溪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解决该问题,应统筹供水、灌溉、生态等需求,根据雨情、水情、旱情、水库蓄水量等,按照节水优先、保护生态、统一调度、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区域间、行业间不同调度需求统筹,构建目标科学、配置合理、调度优化、监管有力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系,实现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4]。

(4)进一步厘清各行政部门对于水环境管理治理的工作职责,建议将行业主管部门作为各类水环境问题管理治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会商制度,统一执法标准,减少“多龙治水”引起“执法偏差、互相推诿、监管缺位”等问题的产生;充分发挥河长办的组织协调、督导检查、分办督办的职能作用,提升河长办的统筹协调能力,群策群力推动大盈溪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3.4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提高全民的水环境保护和节水意识对助推大盈溪水环境质量改善的作用不可忽视,为充分发挥环保宣传教育的助推力,建议:

(1)扩大覆盖面,增强渗透力。以往环保宣传教育主体主要为企业、个体经营户、村(居)民,为更好地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宣传受众应扩大到政府人员、学生等群体,实现社会全覆盖宣传教育。

(2)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效果。除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传统媒体宣传方式外,应将环保宣传教育纳入各级党组织党课培训课程,建立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环保部门积极配合的学校环境教育体制,结合农村实际,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加大对关注度高的“环境违法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

(3)鼓励大众参与,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主要缘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提高公众对大盈溪水环境治理的参与度,应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方便快捷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投诉渠道,吸收热心环保公益人士成立大盈溪巡护环保志愿服务队,构建政府与公众共管共治的治水新格局。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盈溪的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且大盈溪周边的官桥镇、水头镇、安海镇已纳入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未来流域内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将大大提速,这使大盈溪的水环境保护压力大增,加快大盈溪水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改善河道水质、释放水环境容量已迫在眉睫。政府要坚持“科学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的思路,引导公众共管共治大盈溪,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整治工作。政府重视、社会全面参与,相信不久的将来,大盈溪流域水环境将有焕然新貌。

猜你喜欢

管网流域污水
处理污水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压油沟小流域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罗堰小流域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