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DT综合治疗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4-01-12丁茂乾张金顺丁红梅叶晓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放化疗消化道生存率

丁茂乾, 张金顺, 丁红梅, 叶晓健

(重庆海吉亚医院1麻醉科, 2肿瘤科, 重庆 400072; 3上海长征医院肿瘤科, 上海 200003)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放化疗、免疫靶向治疗虽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但单一的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复杂病情的诊疗[1-2]。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协作诊疗可有效衔接综合医院各科室资源,建立完整治疗体系,提升治疗效果[3]。消化道MDT一般由普外科、内镜室、手术室、影像科、放疗科、病理科、营养科、护理等相关人员组成。既往研究发现[3-4],MDT不仅可延长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还可从态度、知识等多方面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预后。但MDT 综合治疗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尚欠缺充分的证据。鉴于此本研究采用MDT综合诊疗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探究其对患者免疫功能、心理状态及3年生存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3月-2021年 8 月在重庆海吉亚院普外科治疗的12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3例,女性47例,患者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63.3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纳入标准:(1)年龄30~70岁;(2)体重指数18~26 kg/m2;(3)消化道恶性肿瘤初发患者;(4)经评估需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者。排除标准:(1)入院前已接受放化疗治疗者;(2)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3)消化道恶性肿瘤复发患者;(4)合并心肝脑肾肺严重疾病的患者。本研究经重庆海吉亚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由普外科医师主导所有检查和治疗决策。术前准备完毕后行新辅助治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

1.2.2 试验组 成立MD 团队,由普外科、内镜室、影像科、肿瘤放化疗科、病理科、营养科、护理人员组成。具体治疗方案:(1)术前辅助治疗:MDT团队根据患者病情和自身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新辅助治疗方案。(2)营养干预:营养宣教,根据患者的基础热量和基础代谢,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口服有障碍患者,以肠外营养途径干预。(3)手术治疗:新辅助治疗和营养支持完成后,予以腹腔镜消化道恶性肿瘤切除术。(4)整体护理模式,包括:(a)心理护理;(b)康复行为指导;(c)并发症护理;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清CD3+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测定 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及结束治疗出院前,采集静脉血5 mL,采用流式细胞仪测量血清CD3+与 CD4+T淋巴细胞的水平。

1.3.2 心理状态评估 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1.3.3 治疗依从性评价 于治疗结束时采用依从性量表[6]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完全依从:≥80分;部分依从:70~80分;完全不依从:<70分。

1.3.4 生存情况分析 两组患者于出院后1、2、3年进行电话随访,计算生存率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CD3+与 CD4+T 淋巴细胞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CD3+T与 CD4+T淋巴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试验组CD3+T与 CD4+T淋巴细胞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试验组CD3+T与 CD4+T淋巴细胞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CD3+T与CD4+T比较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依从性较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2.5 两组患者近3年生存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近3年生存率比较/例(%)

3 讨论

本研究证实使用MDT综合治疗后,可提高患者短期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进而提高医疗依从性和1年和3年生存率。

目前临床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倾向于术前新辅助治疗,以期通过术前放化疗降低临床分期,再联合手术干预治疗,提高肿瘤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7]。但消化道恶性肿瘤大多存在高度异质性,放化疗联合手术干预效果有较大的个体差异,预后效果不一[8]。MDT被认为是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最佳选择,MDT采用多个相关学科的专家医生组成的工作团队,共同为患者拟定出整体化、综合化、个性化的诊疗方案[9-10]。研究表明MDT 可以减少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住院和治疗时间,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11-12]。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大多合并营养不良,加上恶性肿瘤对机体造成的影响,会进一步损伤机体的免疫功能[13-15]。戴科军等[16]对118例行根治性放化疗的老年贲门癌患者进行了14周的MTD营养干预,发现实验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得到了极大改善。CD3+T和CD4+T 淋巴细胞可反映细胞免疫水平和机体免疫平衡状况[17]。本试验中,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D3+与 CD4+T 淋巴细胞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证实MDT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这是因为MTD 营养干预是以营养学出发,通过饮食指导、营养补充剂、肠内肠外营养干预等多种形式改善患者体内营养,维持机体细胞功能及代谢、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18]。

多项研究表明[19-20],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医患关系良性循环,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本试验中,干预后试验组依从率高,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较对照组低。是因为MDT综合治疗的护理干预通过为患者详细讲解相关疾病知识,纠正患者对疾病本身和自身状况的认知偏差,进一步提升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通过病例示范、言语鼓励、心理暗示等方法提高了肿瘤患者治疗的主观能动性。这些因素减轻了患者消极、抵触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对疾病管理的参与性起到了正面影响。邱金伦等[21]通过MDT运用于肝癌患者,证实该方法可以改善患者5年内的生存率,这也与本研究结果吻合。这个结果与患者免疫功能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有密切联系。

综上所述,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 MTD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3年内的长期生存率。

猜你喜欢

放化疗消化道生存率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猪的消化道营养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