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弥合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温差”

2024-01-11

文萃报·周二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宏观温差微观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注意把握和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关系。

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理想状态当然是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保持一致,但现实往往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国内生产总值、消费价格指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宏观经济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回升向好,但在一些人对微观经济的感觉中,似乎感受并不突出,甚至会觉得不太好,信心不足。2023年7月,國家统计局发言人就表示,要正确认识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

之所以出现“温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宏观数据的综合性与微观感受的局部性存在结构性差异。与此同时,“温差”也存在经济发展态势与个体现实感受之间的差异。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这也是很多微观主体面临的现实问题,感觉自然不会很好,可能是“阵阵寒意”。加之政策效力的传导、消费潜能的释放等都需要时间,微观主体的感受还会出现一定的滞后性。

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其实是提供了客观看待经济发展的双重视角。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他们需要关注宏观数据的总体趋势和微观层面的具体情况,以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和有效的政策措施,努力弥合“温差”。同时,也要在政策实施上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在政策储备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在政策效果评价上注重有效性、增强获得感。

从一定意义上说,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折射的正是经济发展的堵塞点,也正是解决经济难题的切入点。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工作,既是为了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也是为了提振微观主体的信心和底气,从而让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同频共振”,让人们的感受与经济数据逐渐“同温”。

(摘自《南方日报》2023.11.28)

猜你喜欢

宏观温差微观
手表与温差
北方冬季养猪当心“四差”
温差“催甜”等
低级热温差发电器的开发应用研究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宏观与政策
宏观
微观的山水
宏观
微观中国